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全球旅游产业领袖模式对我国酒店教育的启示

研究:全球旅游产业领袖模式对我国酒店教育的启示

【摘要】:通过对洛桑模式和理诺士模式的解读,我们发现,虽然瑞士的酒店教育体制有其历史的原因,主要侧重于职业化教育,但是,瑞士酒店教育也在与时俱进,在培养适合当今产业要求的人才方面还是居于世界前列。当前我国酒店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对我国酒店教育的启示

没有良好的人才供给,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岌岌可危的,而中国酒店业目前正面临着人才瓶颈之困。随着20多年来酒店行业的不断扩充,目前我国的星级酒店多达1万多家,酒店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非常突出,这种短缺不仅体现在基层高素质员工,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管理素质和领导素质的中层管理人员也面临着刚性替代的问题,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呈现了未来梯队严重不足的局面。优秀的酒店职业经理人已成为我国酒店业中的稀缺资源。

目前我国从事酒店业的管理人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学历低,他们从基层做起,经验丰富,可一旦升到高职位后,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另一类是学历层次高,但属于非酒店管理类专业,对于这个应用性极强的行业,他们往往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熟悉酒店的管理。所以,目前酒店业最缺乏的不只是某一部门的专才,更多的是需要集理论、实践、公关、外语等于一身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26]

通过对洛桑模式和理诺士模式的解读,我们发现,虽然瑞士的酒店教育体制有其历史的原因,主要侧重于职业化教育,但是,瑞士酒店教育也在与时俱进,在培养适合当今产业要求的人才方面还是居于世界前列。因此,我们应该从瑞士酒店教育中看到酒店教育的方向,结合本土,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定位要明确

目前,在我国的酒店教育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都在提倡产学结合,但是,要么是过分强调学生进行某一酒店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不重视理论课程,特别是轻视学生对酒店管理宏观上的认识。要么是理论教学仍然是基础,虽然也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实践仅限于一般的观摩活动,学生根本就没有获得实际意义上的锻炼。

从前文洛桑和理诺士的培养方式来看,理论与实践的地位相当,甚至实践的重要性多余理论。虽然瑞士的酒店教育重视实践有其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酒店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实践在教学当中的重要角色。而且,面对如今的产业环境变化,传统的人才角色已不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时更新和改进教学模式。而这种改进和更新是基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定位,对于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各院校对自己所培养人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有了定位,教学活动才能围绕这个定位展开,而不是蜂拥而至地提倡产学结合。

(二)人才培养关注行业特点和需求

目前,我国的旅游教育整体上还是偏重于理论教育,还是以教材为主。学生即使接触到一些行业发展动态,也只能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介绍,缺乏真正去体验这种动态和变化的平台和机会。没有参与到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就不可能切身感受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www.chuimin.cn)

因此,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需求。理论课不应仅局限于旅游基础课程,而应当引入更多的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借鉴“洛桑模式”,实践教学应当成为酒店教育的核心课程,可以尝试把实践教学分为由课堂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分别完成专业技能实习、专业素质训练和专业理论实践三部分内容。坚持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分阶段实习,做到以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实践操作,以实践经验补充、完善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尽快掌握最基层服务技能,培养职业意识,熟悉行业环境,从而对酒店经营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和酒店实际管理活动能有更直观的了解[27]

(三)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和里诺士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成功经验来看,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旅游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化,讲授理论课的教师的比例远远大于拥有行业背景或者实践经验的教师。大多数院校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都是请企业领导做客座教授或者定期请企业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这也对于弥补学生缺乏了解行业动态的空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毕竟有限。因此,我国旅游教育要上新台阶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一方面,要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把是否具有行业经历作为考核新教师的一个指标。二是保证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其长效性。

(四)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培养

“我们的教育哲学、敬业是职业学校的灵魂”。这是洛桑成功培养国际服务行业一流人才的一个要诀。职业技能可以在酒店实际工作中学,但缺乏团结与敬业的精神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的。当前我国酒店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洛桑从办学宗旨到每一位教师,无不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风范[28]

目前,由于我国酒店教育的实践环节普遍比较弱,导致学生对酒店并不是很了解,学生在学校根本接触不到酒店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标准是,以至于学生普遍浮躁、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团队合作意识差,就业后普遍存在心理落差。洛桑和理诺士的具体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视角。我们应当结合酒店管理的学科特性,围绕产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在实际的工作氛围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一直以来,酒店管理相关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酒店行业的预期和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能不使我们对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产生思考。谷慧敏对此提出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为稍微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让高校有办学自主权。这样整个高校的办学导向就要变化,尤其是应用型学科要仔细地研究定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以及围绕课程模式的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招生体系以及就业体系等问题。称之为“产业链生产过程”。希望在广大旅游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实现这个过程,开启我国旅游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