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首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实证研究结果

首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实证研究结果

【摘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在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再如,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以首都旅游产业为主要面向,已成为现代旅游管理高中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旅游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一、首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调查

(一)与国外旅游院校的交流合作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1]。由于我国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待于提高,而首都旅游院校依托其地缘优势所带来的机会,国际化之路走在了国内同类院校的前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在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外旅管院与世界多所大学和文化机构有着广泛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例如:与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俄力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建立校际交流联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培养旅游管理硕士与学士,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普渡大学、休斯顿大学等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科研、办学及交流。二外旅游管理学院经常会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旅游学术研究动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表2-1给出了在二外做过讲座的国外著名学者:

表2-1 在二外做过讲座的国外著名学者

img1

img2

二外旅游管理学院还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开办了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引进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先进培养模式和核心知识产权,加入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学术认证体系,共享其在全球的教学、实习、就业等资源。此外,二外旅游管理学院凭借在国内雄厚的办学条件成功地进行了教育输出,专门开设了旅游管理硕士留学生班。

再如,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以首都旅游产业为主要面向,已成为现代旅游管理高中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旅游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交流基地。目前,学院分别与世界10余个国家的十七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展项目交流。在这些项目交流中,包括教师赴境外培训、学者互访、学生短期交流,及学生留学项目。学院注重与境外高校共同开展旅游项目的课题研究及就某一学科专业与国外院校共同进行研究。此外,学院积极加强与世界旅游各类组织,机构的合作与联系。学院每年派出各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与联大旅游学院已签署协议开展国际合作的境外院校如表2-2所示

表2-2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签属交流协议,国际合作院校一览表[2]

img3

(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www.chuimin.cn)

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的第一人,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可以说,教师的国际化是影响整个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决定因素。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其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将为培养适应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依托外语院校的基础和优势,在师资团队的国际化方面走在首都旅游高校的前列。二外旅管院从领导到教师到教辅管理人员几乎全部具备海外留学经历,近年来分别从美国、英国旅游名校引进多名海归博士与硕士充实学术队伍,教学秘书也是海归的旅游管理硕士,学工办人员也要求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学院有10名海呆教师实行全英文授课。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了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可以能力,已经先后组织近50余名教师赴国外考察、培训、实习、进修等交流项目。学院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参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为提高学院的外语教学、师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学院对教师的不断培养,才换来了联大丰硕的教学成果。

(三)教学环境的国际化

如前文所述,本文中的教学环境的国际化侧重于语言环境。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参与国际竞争,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工具即外语能力。当今世界,是否具备外语运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必然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学生提供专业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进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依托于二外这样一所外语院校,具有天然的外语优势,再加上旅管院领导对国际化的超前意识,学院的教师基本实现了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装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随时都能用专业英语来进行讲解,这样的一种语言环境确保了二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同类院校学生不具备的外语优势。而且,学院还经常聘请一些国外知名的旅游学者来讲学,在检验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同时又进一步使这种能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从而形成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与二外相比,首都其他非外语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语言环境的提供上明显不足。其他院校具备语言背景的教师为数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塑造语言环境这样一种需求。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催生的一种办学形式,除了共享对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外,最大的好处莫过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首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尝试与国外先进的旅游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培养适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如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与法国克里西勒内-奥弗莱饭店旅游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开始合作,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有:互派学生短期实习,互派长期留学生,开展短期学习旅游项目,深化了两国旅游教育交流。学生的得益不仅仅是能够置身真实的语言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机会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针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学生参与国际学习和实习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指标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国际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作用。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有机会聆听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和观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习也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标准,国际化的实习更是提供了增强学生国际化竞争力的平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国际交流。2003-2008年,共派遣4批17人研究生到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留学,派遣2人到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留学,派研究生参加在澳门、釜山、夏威夷参加学术会议26人次。而且,二外还经常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如第5届亚太旅游教育理事会与第13届亚太旅游协会联会、国际旅游科学院双年会、遗产旅游管理与创新研讨会、中国旅游发展论坛等,二外的学生都可以去旁听这些会议,这就为他们进一步了解国际旅游发展形势创造了机会。二外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参加丹麦油轮实习的机会,这样得益于学校与北欧旅游局建立的合作关系以及二外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语言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确保了取得这种国际实习的优势。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其他院校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充分,相应地,学生得到的机会也就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