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低眉敛首听任摆布时,晴雯的举动显示了强烈的反抗意识。被逐出大观园后,她对爱情的忠贞仍是矢志不渝,最后一头撞死在墙上。......
2023-11-27
主要参考与征引文献
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第3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增订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孙逊.红楼梦鉴赏辞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冯其庸校订.八家评批红楼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
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王志良.红楼梦评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陈其泰评,刘操南辑.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辑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王伯沆批.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王墀绘.王墀增刻红楼梦图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洪秋蕃.读红楼梦随笔.成都:巴蜀书社,1984.
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萨孟武.红楼梦与旧家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李辰冬.知味红楼——红楼梦研究.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第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蒋和森.红楼梦概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舒芜.红楼说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王朝闻.论凤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李希凡,李萌.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冯其庸校批.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冯其庸,李广柏.红楼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冯其庸.论红楼梦思想.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冯其庸.解梦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丁维忠等.红楼六家谈.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张庆善等.红楼梦中人.北京:中华书局,2008.
吕启祥.红楼梦开卷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吕启祥.红楼梦寻味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
胡文彬.冷眼看红楼.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北京:中华书局,2005.
周思源.红楼梦创作方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
曾扬华.红楼梦引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李劼.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刘再复.红楼梦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陈大康,胡小伟.说红楼.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沈治钧.红楼梦成书研究.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4.
朱淡文.红楼梦论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潘知常.说《红楼》人物.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徐乃为:红楼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
徐乃为.大旨谈情——《红楼梦》的情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饶道庆.红楼梦的超前意识与现代阐释(增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梁扬,谢仁敏.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张锦池.红楼梦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曹立波.红楼十二钗评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曹立波.红楼梦版本与文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
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邸瑞平.红楼撷英.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梁归智.红楼探佚红.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梁归智.石头记探佚.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张毕来.漫说红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张国风.漫话红楼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孙伟科.《红楼梦》的美学阐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蔚然.《红楼梦》的写实主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www.chuimin.cn)
刘晓明.红楼人物谈.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
赤飞.红楼人物姓名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张弛.红楼梦中人.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丁武光.百态人间红楼梦.成都:巴蜀书社,2006.
丁维忠.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启思.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贺信民.红情绿意——《红楼梦》点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王蒙评点.红楼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王蒙.红楼启示录(第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二月河.采红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李国文.李国文楼外说红楼.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李书磊.重读经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张曼菱.张曼菱评点红楼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林方直.红楼梦与符号解读.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王昌定.《红楼梦》艺术探.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徐学鹏.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虎子.说红楼话性情.北京:长虹出版公司,2001.
周锡山.红楼梦的奴婢世界.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
周锡山.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陈建平.红楼臆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章必功.《红楼》讲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王意如.红楼纷华话处世.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王意如.趣说红楼人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王海燕.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张燮南.红楼全咏.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潘富俊著(摄影).红楼梦植物图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谢鹏雄.红楼梦女人新解.济南:齐鲁书社,2006.
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艾芜.文学手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宋歌.楼外说梦——论红楼女性.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
宋淇.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0.
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台北:商务印书馆,1993.
子旭.解读《红楼梦》.台北:云龙出版社,1999.
陈美玲.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陈美玲.红楼梦里的小姐与丫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郭玉雯.红楼梦人物研究.台北:里仁书局,1998.
谭立刚.红楼梦社经面面观.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
星佑.贾宝玉生命中的十二个女子.台中:好读出版有限公司,2002.
(法)雨果著,柳鸣九译.雨果论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俄)克雷洛夫著,吴岩译.克雷洛夫寓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美)布洛克曼・珍妮.《红楼梦》——富贵府中的韵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胥惠民.20世纪《红楼梦》研究综述.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
贵州省红学会.红楼梦人物论——1985年全国红学讨论会论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处.红楼梦艺术论.济南:齐鲁书社,1983.
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武汉:崇文书局,2006.
古.百年一觉红楼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马瑞芳,左振坤.名家解读《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1984.
杜贵晨.红楼人物百家言.北京:中华书局,2006.
张庆善,丁亚平等.名家解读红楼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006.
王翠艳,栖花等.名家图说红楼人物系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007.
王国维,冯其庸等.红楼大家丛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2006.
聂绀弩全集(第七卷・古典小说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齐白石全集(第十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红楼梦研究集刊(1—1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9.
红楼梦学刊.北京:1979年创刊以来各辑。
说明:征引的其他期刊(集刊)文献,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有关《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的文章
[附录四]《红楼梦》与满族文化之关系研究综述关于《红楼梦》与满族文化之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讨论的比较多,也有过一些争议。不论从曹雪芹自身,还是从《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与满族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红楼梦》与长白山是否存在相关性的问题,颇有争议。......
2023-11-27
抄检大观园时,周瑞家的从司棋箱中搜出男物、情书。最能刺激人类感情的生离死别,她仍旧表现得如此冷漠、自私、软弱。由于不敢力谏,她失去了司棋这个唯一与她关系较密切的丫鬟。这就是她对黑暗社会、封建婚姻、不幸命运的仅有的抗争。可见迎春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无疑地负有一定责任。......
2023-11-27
大观园内美女如云,主仆混杂,姿态迥异。[2]鸳鸯、袭人、平儿、金钏儿,分别是贾府举足轻重的主子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王夫人的大丫头,同时又可称半个主子。这种美德便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不媚上、不欺下,所以赢得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再如,晴雯与芳官两个女奴,虽性格相近,但同中有别,绝不含混。......
2023-11-27
可见,《红楼梦》善于将年龄、出身、地位相近的人物放置一处,进行横向对照。不难看出,通过探伤的不同表现,就像一面镜子,把宝钗的封建思想与黛玉的叛逆思想,成功地进行了横向对比,取得了鲜明突出的艺术效果。......
2023-11-27
贾珍不知感情为何物,是个十足的无视人伦的淫棍;贾琏虽是个“浪荡子”,但也曾付出过一些真情。贾珍的“作为”在于能摆脱一切道德伦理的约束,将女性视为猎物,恣意放纵。贾珍不仅私通儿媳,还与小姨子有染。后经贾蓉出谋,欲使贾琏娶尤二姐做二房,禀与贾珍,贾珍立即赞同。......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