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无德无良与恶中有善

《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无德无良与恶中有善

【摘要】:大灾之年,不知有多少农民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可贾珍贪得无厌,一味苛求。但很可惜,等他晚上说与凤姐时,她已亲自出面将此事做成。相形之下,贾琏之德行远胜于明知就里还要作恶的凤姐。贾琏的为人,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对于石呆子事件的态度。

二、无德无良与恶中有善

作为贵族公子哥,贾珍廉耻丧尽,是个无德无良的人形动物;而贾琏恶中有善,是一个有缺点,但仍不失良知的人物。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满足感官享受,及时行乐要紧。

曹雪芹对贾府的败家子弟,流露出明显的厌恶情绪,“特别是不肖子孙的代表人物贾珍,更是强烈憎恶的对象,在描写中赋予他人世间最骄纵的性格,最卑劣的品质,最污浊的思想,最丑恶的行径,使他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饶恕的祸首作用”[3]。薛蟠是出了名的败家子,但跟贾珍们一打交道,“引诱得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聚赌嫖娼”,“无所不至”(第四回)。每次宴庆时,贾珍在席面上虚应一下,便“邀了贾琏去追欢买笑”(第五十四回),“弟兄两个本是风月场中耍惯的”(第六十五回)。贾珍训斥贾芹在家庙里“为王称霸”、“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第五十三回),而他自己其实更糟。种种恶行,令贾府内外无人看得上,连老家奴赖嬷嬷都说他:“也不管一管他自己,这些兄弟侄儿们怎么怨的不怕他?”(第四十五回)

一般纨绔子弟多躺在祖先创建的基业上,恣意奢华,尽情玩乐,在这方面贾珍也最为典型。“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别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这就是他办理秦可卿丧事的基本态度。脂评曰:“‘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故前此有恶奴酒后狂言,及今复见此语,含而不露,吾不能为贾珍隐讳。”(戚序本)结果连薛蟠店里存放的万年不坏的,原为义忠老亲王准备的贵重棺材都用上了,还托大明宫内监戴权,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衔,实际上是为秦可卿买个封号,以平衡其造罪作孽的心态。脂批曰“贾珍是乱费”(庚辰本)!

贾敬吞金服砂而殁之后,作为独子的贾珍因礼法所拘,热孝在身,守丧不过应景而已。因不得游玩,倍觉无聊之极,于是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几位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明里说练习射箭,暗地里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其中有两个十六七岁娈童以备奉酒的,都打扮的粉妆玉琢”,粗话、脏话满天飞,闹得乌烟瘴气。尤氏在外面听了,骂道:“这一起子没廉耻的小挨刀的!”(第七十五回)

贾珍、贾蓉父子与尤二姐、尤三姐不干不净,“素有聚麀之诮”(第六十四回);又在国丧、父丧期间,与二尤打得一团火热。有人对此痛斥道:“贾珍、贾蓉之居贾敬之丧也,寝苫枕块,俨然孝子,而聚麀之行,公然为之而不恤。此犹曰狗彘之徒不足齿也。”(季新《红楼梦新评》)宁府作为“孝家”,按例不能过中秋节,但贾珍却提前一天,带了妻子姬妾在会芳园丛绿堂照样过节,“开怀赏月作乐”,“猜枚划拳”,吹箫唱曲,直到三更时分。如此无视孝道,违礼取乐,以致惹得宁荣二公显灵,发出长叹的“悲音”。(第七十五回)“忽闻祠中有长叹之声,岂宁荣二公叹其泽之将斩耶”(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可见,“贾珍居长,不能承先启后,丕振家风:兄弟问柳寻花,父子呼幺喝六,贾氏宗风,其坠地矣,安得不发先灵一叹”(戚序本回前评)?“宁府荒淫作恶,不但人言可畏,甚至先灵悲叹,其一败涂地,自当不远”(王希廉回评)。(www.chuimin.cn)

贾府的奢华生活,时时处处浸透着被榨干了的农民的血汗。第五十三回,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前来缴租,诉说了雪大难行的路途艰难以及天灾造成收成不好的情况。贾珍非但没有丝毫同情,反而对他一顿斥骂——“我说呢,怎么今儿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大灾之年,不知有多少农民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可贾珍贪得无厌,一味苛求。由此可见其作威作福,为富不仁。

贾琏管理着荣府事务,自己生活又浮华,难免有时徇私舞弊。鲍二家的死后,贾琏给了二百两银子,命林之孝将银子入在流年账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这种败家的行径估计不只一回。因此,有人认为其名谐音“假廉也,想见下江南时之贪暴”[4]。贾琏办理了林如海丧事,回京适逢元妃将要省亲,于是林家的财产就填补了修造大观园的资金空缺。第七十二回透露了个中消息:太监们一再来荣府勒索,贾琏气恼之极,与凤姐商量时无可奈何地感叹:“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同样是好色,与贾珍的私通儿媳、姨妹相比,贾琏要干净些许;与薛蟠的为争夺英莲打死人命,贾赦的得不到鸳鸯就威胁对方,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等行径相比,贾琏只勾引同类,两厢情愿。可见贾琏的好色,没有太多伦理或法律上的问题,不过是一个情欲不能发泄的男子的偷腥罢了。

第七十二回,王熙凤的心腹陪房旺儿媳妇,仗势欲为儿子强娶彩霞,贾琏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答应了,但嘱咐道:“虽然他们必依,然这事也不可霸道了。”后来听林之孝说了内情,知道旺儿之子吃喝嫖赌不成器,便说:“既这样,那里还给他老婆,且给他一顿棍,锁起来,再问他老子娘。”这话虽然主子气十足,但不失公道,他不愿倚势霸道偏袒旺儿家而随意牺牲一个丫头的终身幸福。但很可惜,等他晚上说与凤姐时,她已亲自出面将此事做成。相形之下,贾琏之德行远胜于明知就里还要作恶的凤姐。

贾琏的为人,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对于石呆子事件的态度。贾琏对处于饥寒窘境中仍爱扇如命的石呆子是同情的,所以没有仗势欺人地夺回古扇,于是贾赦天天骂他无能。贾雨村为讨好贾赦,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到衙门里,将扇子抄来送给贾赦,逼得石呆子生死不明。当贾赦为此洋洋得意时,贾琏却不以为然:“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第四十八回)于是贾赦恼羞成怒,将贾琏一顿混打。可见贾琏还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倚势害人。冯其庸先生在此评曰:“贾琏有不少丑事,但这句话却是香话。琏爷敢讲此话,还算不错,虽挨了打,亦值得令人同情。”[5]此外,他还对贾赦强索鸳鸯为妾很是反感,在邢夫人面前抱怨:“都是老爷闹的,如今都搬在我和太太身上。”(第四十七回)可见,“贾琏虽跻身于贾府那样‘衣冠禽兽’之列,本身也染上了不少恶习,然而,他那颗人性未泯的心也确实在时时地跳动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