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袭人接受再嫁命运,与初衷形成嘲讽,对比研究《红楼梦》

袭人接受再嫁命运,与初衷形成嘲讽,对比研究《红楼梦》

【摘要】:袭人接受了再嫁的命运,这与她想当宝二姨娘的初衷形成了莫大的嘲讽,轻薄的桃花正可做比。由此看来,在八十回之后贾家落难时,蒋玉菡、袭人夫妇曾一同奉养宝玉夫妇。贾琏回来后,对她十分感激,打算以后扶她为正妻。所以,“即使是平儿被扶了正,她也不过是由一种不幸进入到另一种更深层次、难于名状的不幸之中而已”[22]。

五、改嫁与扶正

关于袭人的结局,第五回的判词用她的名字作了预示。画面是一束鲜花,一床破席,词曰“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陈其泰评曰,“言外之意可见”。其画面,正点出了她的姓名——花袭人(“席”为“袭”的谐音),破席的比喻显然不太光彩,与后面判词中“枉自”、“空云”等词合看,则作者对袭人的鄙薄之意不难揣摩。袭人接受了再嫁的命运,这与她想当宝二姨娘的初衷形成了莫大的嘲讽,轻薄的桃花正可做比。由于对宝玉的爱并不深刻,所以失去时也没有特别的痛心疾首。凌承枢《红楼梦百咏词》中【好事近】,较为贴切地刻画了袭人当时的心态:“掩泪问东风,何事便抛人去?羞说当年情事,怎商量去住?可怜花也为人疼,人少疼花处。难道罗巾倒换,已将侬分付。”

对于指责她不从一而终,佩之辩解道:“再嫁是她的罪名么?依旧道德说,她只是一个丫头,又没有堂皇正大地许给宝玉做妾,便是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守节的理由。从新道德一方面说,这是不成问题的。嫁人是她的自由。有关系的人,已做了和尚,守着他做甚?”(《红楼梦新评》)(www.chuimin.cn)

第二十八回,庚辰本、戚序本回前,甲戌本回后均有这样的批语:“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始终者,非泛泛之文也。”由此看来,在八十回之后贾家落难时,蒋玉菡、袭人夫妇曾一同奉养宝玉夫妇。如此看来,“袭人对宝玉的主仆间的忠诚和感情也确实是贫贱不移、始终如一的”[21]

第一一九回,在巧姐被骗卖之时,平儿做主带她随刘姥姥到乡下避难。贾琏回来后,对她十分感激,打算以后扶她为正妻。即便如此,也绝非美满的婚姻,因为贾琏是一个“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的轻薄之徒,怎会给予她多少体贴、尊重和温存。所以,“即使是平儿被扶了正,她也不过是由一种不幸进入到另一种更深层次、难于名状的不幸之中而已”[22]。不管她生存的多么体面,却是以其本真的被压抑和对屈辱不平的默默忍受为代价的,因此,美貌、才智、善良、谦和,都只不过更反衬出其令人心酸的悲剧命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