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黛玉与妙玉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黛玉与妙玉命运的悲剧

【摘要】:后四十回中三次写到妙玉,即第八十七回的走火入魔、第九十五回的失玉扶毡、第一一二回的惨遭劫难。黛玉积极地抗争,尚无力改变严酷的现实;妙玉消极地回避,更不能逃避污淖的没顶。或许有人以为,“黛玉的悲剧似乎是因为没有出家。今以妙玉验之,如果当初黛玉随和尚而去,也将是更为凄惨的命运”[15]。

七、悲剧的命运

红楼女儿的命运都是悲剧,都是“薄命司”中的人物,却又各有其独特的结局。我们虽未能得见曹雪芹对她们最终结局的描写文字,但从前八十回的暗示中还是可以知其大略的。

“没有恋爱生活,就没有黛玉的存在。……黛玉似乎不知道除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生活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咀嚼着这里边的一切,从这里酿造出自己的性灵、嗜好、妒恨,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幽美的诗歌;以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13]。黛玉所寻求的“木石前盟”,最终落得个一腔“心事终虚化”。绛珠仙子终于把她一生所有的眼泪,都用来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泪尽而逝,魂归离恨天。人去楼空,红颜已归黄土垅中;天边香丘,唯有冷月葬花魂。最后宝玉也为了她,抛下宝钗,决然做和尚去了。

作为尼姑,妙玉既不能逃入深山古刹,更不能还俗嫁人,她将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呢?在前八十回中留下了一些隐喻性的文字,最突出的当推第五回《红楼梦曲・世难容》中“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金陵十二钗”中她的判词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后四十回中三次写到妙玉,即第八十七回的走火入魔、第九十五回的失玉扶毡、第一一二回的惨遭劫难。妙玉是《红楼梦》的理想世界中第一干净人物,竟然半夜坐禅时被一伙盗贼用香料熏晕而被劫去,因拒绝受辱而被杀,落得个现实世界中最龌龊悲惨的结局。不过,脂砚斋在妙玉判词后批曰:“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红颜故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所谓“枯骨”,可能指行将就木的老头,即妙玉被逼嫁了个老头作小妾;也可能指寻花问柳的嫖客,即妙玉流落风尘,做了妓女。(www.chuimin.cn)

妙玉一生,“处境十分尴尬,青青貌美,却不得不遁入空门;不愿与富贵人家交往,却不得不托身贾府;心仪宝玉,却不得不百般掩饰;追求雅洁,却最终沦落风尘,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妙玉孤高的个性及与环境的对抗与悲剧结局是黛玉形象的衬托”[14]。她俩一个内慧外秀,才学横溢,流尽了爱情的眼泪,最终情空而逝;一个灵根慧性,天赋过人,却在滚滚红尘之中持经诵佛,终陷泥淖。黛玉积极地抗争,尚无力改变严酷的现实;妙玉消极地回避,更不能逃避污淖的没顶。或许有人以为,“黛玉的悲剧似乎是因为没有出家。今以妙玉验之,如果当初黛玉随和尚而去,也将是更为凄惨的命运”[15]

腐朽的封建末世,以吞噬一切美好、善良的灵魂,扑灭一切美好、善良的憧憬,来苟延残喘;所以,不管采取何种样式抗争,都是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