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邢夫人与王熙凤的仇视与王夫人对李纨的歧视

邢夫人与王熙凤的仇视与王夫人对李纨的歧视

【摘要】:邢夫人与王熙凤好似敌对的双方,相互提防、仇视;王夫人与李纨则隔膜的如同路人,甚至不时流露出歧视。第四十三回贾母发起为凤姐凑钱做生日的倡议时,李纨主动提出要出份子钱,贾母见她“寡妇失业、可怜见的”,忙说“我替你出了罢”。由此可知王夫人对李纨母子的歧视,以及婆媳情感之冷淡。

三、仇视与歧视

在对待儿媳方面,她们均表现的冷漠无情,毫无怜惜之心。邢夫人与王熙凤好似敌对的双方,相互提防、仇视;王夫人与李纨则隔膜的如同路人,甚至不时流露出歧视。

邢夫人、王熙凤婆媳俩各据一端,以封建婆婆的威势或豪门千金的眼光,镇压或斜睨着对方,可谓旗鼓相当。邢夫人对掌握贾府大权的王氏姑侄总是心怀不满,冷嘲热讽,说她们是“黑母鸡一窝儿”,说王熙凤“雀儿拣着旺处飞”,“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第六十五回)。第四十六回,贾赦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凤姐商议。凤姐一听,就连忙说“别碰这个钉子去”,并委婉地批评了邢夫人纵容丈夫的做法。但她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埋怨凤姐倒“先派上了一篇不是”。王熙凤一味地迎合贾府的最高权威祖婆婆,把自己的亲婆婆晾在一边,且时有谩侮之言事。如邢夫人为贾赦要鸳鸯做小一事到贾母处探听消息,被贾母骂了一顿。当时贾母、薛姨妈、凤姐等人斗牌,邢夫人被晾在一旁。仗着贾母之情面,邢夫人在此不敢发作,然一有机会,久积的愤怨就会如火山般喷发。第七十一回,贾母过生日,王熙凤要惩治一个不晓事的老婆子,偏巧这婆子七拉八扯和邢夫人连上了关系,邢夫人便佯作赔笑,喊着“二奶奶”的名字求情,又举出贾母生日不宜处置下人的旗号,噎得王熙凤“不觉灰心转悲,滚下泪来”。这是前八十回贾母尚且在世时婆媳矛盾最尖锐的一次冲突。在封建宗法家庭中,婆媳失和就预示着地位的失落。贾母健在时既已如此,那么“贾母死后,邢夫人与凤姐必发生很大的冲突,其结果凤姐被休还家。这也是八十回后应有的文章”[6]。果然,贾母去世之后,邢夫人处处以大太太自居,任性而为。在贾母的丧事上,她一面死拿住银子不放,一面反责怪凤姐“不用心”,以致凤姐“力诎失人心”,一病不起。(www.chuimin.cn)

李纨身为长媳,原比作为侄媳的王熙凤要名正言顺;且李纨心地善良,气度宽厚,又有文化,本是荣国府理家的优选人才。但是,因为是个寡妇,不人道、不公平的男权社会规定她必须扮演“槁木死灰”般的未亡人角色,做一个无语的“沉默者”。“眼见王熙凤占据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管家岗位,且又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的模样,李纨确实会暗怀忌恨之心的”[7]。其实,李纨不仅具有治理家政的才能,也有掌权理家的欲望。第三十九回吃螃蟹时,李纨长篇大论地评说平儿:“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目的在于引出自己的慨叹:“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是:我要有一个像平儿这样的得力助手,理家就不会比凤姐差。事实上,李纨在荣国府上下大忙的几个情节中,尤其是多次组织诗社活动所扮演的指挥调度角色,都是很出色的。

说来奇怪,在前八十回居然找不到王夫人和李纨之间的对话。第四十三回贾母发起为凤姐凑钱做生日的倡议时,李纨主动提出要出份子钱,贾母见她“寡妇失业、可怜见的”,忙说“我替你出了罢”。但作为婆婆的王夫人,就是在凤姐替老祖宗打抱不平的玩话之后,也不曾有任何表示。还有第二十二回,荣府正月里举办家宴,全家猜谜取乐时,贾政突然发现贾兰缺席。李纨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这乖巧的回答,既表示了对贾政的尊重,又不得罪实际上的邀请人,但这回答本身却是不通的。贾政是后来才临时赶来的,贾兰未被邀请,与他毫无关系。脂砚斋说这是为了“透出贾政极爱贾兰”,可这也反衬出早已在场的王夫人对孙子的态度。贾兰来后,“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对重孙也很喜爱,可身为祖母的王夫人却毫无表示。后来贾兰在中秋家宴上即席赋诗,贾政“喜不自胜”,“贾母也十分欢喜”,可王夫人仍然毫无表情。还有,王夫人在抄检大观园后,又去巡视,发现稻香村新进了一个年轻的奶妈。王夫人认为她生的“娇乔”,当即蛮不讲理地要李纨辞掉。由此可知王夫人对李纨母子的歧视,以及婆媳情感之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