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规范,对李执的气质、心理和性格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比之下,王熙凤不仅不知书识字,没有像李纨那样系统地接受女德妇道的熏染,而且与一般的女孩子也不同。末世凤凰难自舞,凤姐的才能并没有给她带来好的命运;相反,还为她以后的不幸结局埋下了伏笔。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她的“才”惹的祸。......
2023-11-27
三、仇视与歧视
在对待儿媳方面,她们均表现的冷漠无情,毫无怜惜之心。邢夫人与王熙凤好似敌对的双方,相互提防、仇视;王夫人与李纨则隔膜的如同路人,甚至不时流露出歧视。
邢夫人、王熙凤婆媳俩各据一端,以封建婆婆的威势或豪门千金的眼光,镇压或斜睨着对方,可谓旗鼓相当。邢夫人对掌握贾府大权的王氏姑侄总是心怀不满,冷嘲热讽,说她们是“黑母鸡一窝儿”,说王熙凤“雀儿拣着旺处飞”,“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第六十五回)。第四十六回,贾赦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凤姐商议。凤姐一听,就连忙说“别碰这个钉子去”,并委婉地批评了邢夫人纵容丈夫的做法。但她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埋怨凤姐倒“先派上了一篇不是”。王熙凤一味地迎合贾府的最高权威祖婆婆,把自己的亲婆婆晾在一边,且时有谩侮之言事。如邢夫人为贾赦要鸳鸯做小一事到贾母处探听消息,被贾母骂了一顿。当时贾母、薛姨妈、凤姐等人斗牌,邢夫人被晾在一旁。仗着贾母之情面,邢夫人在此不敢发作,然一有机会,久积的愤怨就会如火山般喷发。第七十一回,贾母过生日,王熙凤要惩治一个不晓事的老婆子,偏巧这婆子七拉八扯和邢夫人连上了关系,邢夫人便佯作赔笑,喊着“二奶奶”的名字求情,又举出贾母生日不宜处置下人的旗号,噎得王熙凤“不觉灰心转悲,滚下泪来”。这是前八十回贾母尚且在世时婆媳矛盾最尖锐的一次冲突。在封建宗法家庭中,婆媳失和就预示着地位的失落。贾母健在时既已如此,那么“贾母死后,邢夫人与凤姐必发生很大的冲突,其结果凤姐被休还家。这也是八十回后应有的文章”[6]。果然,贾母去世之后,邢夫人处处以大太太自居,任性而为。在贾母的丧事上,她一面死拿住银子不放,一面反责怪凤姐“不用心”,以致凤姐“力诎失人心”,一病不起。(www.chuimin.cn)
李纨身为长媳,原比作为侄媳的王熙凤要名正言顺;且李纨心地善良,气度宽厚,又有文化,本是荣国府理家的优选人才。但是,因为是个寡妇,不人道、不公平的男权社会规定她必须扮演“槁木死灰”般的未亡人角色,做一个无语的“沉默者”。“眼见王熙凤占据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管家岗位,且又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的模样,李纨确实会暗怀忌恨之心的”[7]。其实,李纨不仅具有治理家政的才能,也有掌权理家的欲望。第三十九回吃螃蟹时,李纨长篇大论地评说平儿:“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目的在于引出自己的慨叹:“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是:我要有一个像平儿这样的得力助手,理家就不会比凤姐差。事实上,李纨在荣国府上下大忙的几个情节中,尤其是多次组织诗社活动所扮演的指挥调度角色,都是很出色的。
说来奇怪,在前八十回居然找不到王夫人和李纨之间的对话。第四十三回贾母发起为凤姐凑钱做生日的倡议时,李纨主动提出要出份子钱,贾母见她“寡妇失业、可怜见的”,忙说“我替你出了罢”。但作为婆婆的王夫人,就是在凤姐替老祖宗打抱不平的玩话之后,也不曾有任何表示。还有第二十二回,荣府正月里举办家宴,全家猜谜取乐时,贾政突然发现贾兰缺席。李纨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这乖巧的回答,既表示了对贾政的尊重,又不得罪实际上的邀请人,但这回答本身却是不通的。贾政是后来才临时赶来的,贾兰未被邀请,与他毫无关系。脂砚斋说这是为了“透出贾政极爱贾兰”,可这也反衬出早已在场的王夫人对孙子的态度。贾兰来后,“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对重孙也很喜爱,可身为祖母的王夫人却毫无表示。后来贾兰在中秋家宴上即席赋诗,贾政“喜不自胜”,“贾母也十分欢喜”,可王夫人仍然毫无表情。还有,王夫人在抄检大观园后,又去巡视,发现稻香村新进了一个年轻的奶妈。王夫人认为她生的“娇乔”,当即蛮不讲理地要李纨辞掉。由此可知王夫人对李纨母子的歧视,以及婆媳情感之冷淡。
有关《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的文章
可见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规范,对李执的气质、心理和性格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比之下,王熙凤不仅不知书识字,没有像李纨那样系统地接受女德妇道的熏染,而且与一般的女孩子也不同。末世凤凰难自舞,凤姐的才能并没有给她带来好的命运;相反,还为她以后的不幸结局埋下了伏笔。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她的“才”惹的祸。......
2023-11-27
邢夫人亲自做媒,主要是怯于贾赦的淫威,表明自己的“不妒”之德。从中可见她对父权制原则的违逆,而其夫妻关系亦不过是表面的相安无事,实质上内里隔膜。她的这种麻木,与贾政的迂腐,可谓天造地设。......
2023-11-27
[1]元朝统一中国后,又对南方民众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而汉人、南人是被奴役的民族,是下等人,地位低下,在政治上、法律上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元朝统治者对于汉人、南人的猜疑和歧视,走到了很极端的地步。在科举制度方面,对于汉人、南人的歧视也很明显。元朝统治者对于蛮子一类南人的鄙视之心定然更深。在任官方面,元朝对于南人的排斥也更彻底。......
2023-08-23
其一,精心育子之德。因为贾珠死后,联结李纨与日益衰败的荣府的纽带就较为脆弱,她不能不考虑“树倒猢狲散”的可能性,而经济上预作准备,是她唯一可采取的应急手段。其二,淡泊公正之德。李纨的“德”,还体现在她的恪守礼法,与世无争。......
2023-11-27
[6]文中明确镇海李云书之母,即李太夫人曾为修佛顶灯塔捐资若干。民国癸亥年即1923年,而李太夫人已于民国七年仙逝,所以应该是李云书亲手捐助灯塔的灯油费。太夫人亦为佽助若干圆。其二,李太夫人生前也曾经捐助若干圆筹建此灯塔。其三,李太夫人生前有遗愿,希望其儿子李云书设法“供永年灯油”。综上所述,镇海李老太家族捐建的灯塔,是佛顶山的灯塔,而不是洛迦山的灯塔;其次,其出资额分三次,分别由李太夫人和其子李云书完成。......
2023-11-21
《海上夫人》中亦有不同表达:凌格斯川的艺术生命与“南方”有很大关联,看似十分短暂的生命里,却有一股新生的力量悄悄滋长;陌生人的神秘与“北方”密不可分,那是一股不可知的强大的力量,艾梨达在不知不觉中被控制,其心灵时常处于两难困境。在《海上夫人》中,故事发生在“挪威北部靠近一个海峡的小城市”。在此,南方的大海,是与剧中许多人物所抱有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北方滨海的小城——“忧郁”的象征。......
2023-11-29
李希凡、蓝翎“小人物”掀起“龙卷风”人物档案李希凡,原名李锡范,祖籍绍兴,1927年生于北京通州。青岛解放后,李希凡入伍参军,后赴华东大学学习。蓝翎一度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才恢复职务,后以杂文名世。李希凡和蓝翎是同学,也是好朋友。那一天,李希凡和蓝翎去中山公园玩。李希凡和蓝翎没有功利目的,他们的初衷只是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两个年轻人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研究复杂文学现象的一种努力”。......
2024-04-23
李晃对程朱“主敬”思想的扬弃金仁权理学是道德至上的信仰主义,非常重视心性修养方法的选择,非常讲求细密的功夫。其突出特点强调了“敬”之思想中的“敬畏”之义。用“敬”之思想,将他的全部哲学思想构筑成为体系。二程和朱熹、退溪的“主敬”思想,在理学发展中乃至研究人类“心”之活动中,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贡献和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二程与朱熹“敬”思想理论依据和基石。......
2024-04-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