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养生之道:贵与贱有别!

养生之道:贵与贱有别!

【摘要】:这充分说明刘姥姥身体的硬朗。贾母、刘姥姥虽然身份地位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都是心地善良之人,都能得各自生活之所益,从而成就长寿之道。贾母去世时83岁,刘姥姥85岁依然健在。两人虽然一富一贫,生活环境迥异,但都心情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正是这样称心快意的生活状态,成就了贾母的长寿之道。

五、一贵一贱的养生之道

贾母和刘姥姥,是《红楼梦》里真正的两个老寿星。游大观园时,先到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地上布满苍苔,中间一条石子路。琥珀说:“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她只顾说话,不妨果然滑倒了,又自己爬了起来,且安然无事。这充分说明刘姥姥身体的硬朗。贾母身体也很好的,虽然她说自己“眼也花了,耳也聋了,记性也没了”,但小说中并未提及她经常生病,且不时“和孙子孙女们玩笑一回”,可见她平日里精神是很好的。

子曰:“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善良的人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贾母、刘姥姥虽然身份地位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都是心地善良之人,都能得各自生活之所益,从而成就长寿之道。

她们的养生之道,各有特点。从饮食方面看,刘姥姥寄居在生活窘迫的女婿家中,吃的是五谷杂粮。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杂粮、菜蔬更有益于健康。贾母乃贾府“至尊”,自然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从荣国府开宴供每人使用的餐具、杯饮及样式之多,就可想到饮食菜肴的丰富奢侈,但贾母不过略尝尝而已。她爱吃甜、烂之物,如莲子羹,各种糕、汤之类,吩咐下人去做,只是让大家尝个新鲜,她自己却吃得极少。倒是刘姥姥带来的瓜果蔬菜,她情有独钟,欢喜得不得了。贾母的饮食多样化,“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第六十一回),这样有利于营养的调剂。贾母还注意冬令的进补,如芦雪庵联句时,宝玉急不可耐,“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道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见了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可见“牛乳蒸羊羔”之类食品,是贾母的专用补品。(www.chuimin.cn)

生命在于运动。刘姥姥一年到头下田劳作,或忙于家务,体力活动总少不了,因而筋骨比较硬朗。贾母虽然过着安富尊荣、子孙满堂的贵族生活,但她心胸豁达,乐天知命,将管家的具体权力下放给儿孙,对人也不算苛求。除了宝玉偶有不适,令她担心外,很少有事情需要她费心劳神。她喜欢散步游玩,她认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第七十五回),每逢节日总是和儿孙媳妇们在大观园里走动、玩乐。

寿从乐中来。贾母去世时83岁,刘姥姥85岁依然健在。两人虽然一富一贫,生活环境迥异,但都心情快乐。贾母很注重享受天伦之乐,喜欢和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爱热闹;又有众儿媳、孙子孙女常设计取悦她,让她几乎每天都处在“笑”的状态中。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正是这样称心快意的生活状态,成就了贾母的长寿之道。刘姥姥生性乐观、幽默,受了戏弄也不生气,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知足常乐的平常心。她虽没有什么文化,但却是全书中念佛次数最多的人。“刘姥姥言必称佛,可见当时普通百姓对世俗宗教信仰的虔诚,即使如此地穷困,也没有失去这个精神支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