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蒋介石研究》:粤海波澜多,孙中山讨价还价

《蒋介石研究》:粤海波澜多,孙中山讨价还价

【摘要】:第十二次——六月十五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 第十四次——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二月三日,孙中山又任蒋介石为中国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他是二月二十一日“拂然而行”,径自出走的,二月二十三日,孙中山只好派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虽一再向孙中山讨价还价,但技巧地保持渠道畅通,不致因价钱谈不拢而破裂。

第十二次——六月十五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可是,七月四日早上,蒋介石忽然又要引退为安了。到了七月十二日,他终于愤而辞职,避往香港(页四十)七月十四日,又由香港转回宁波。孙中山于是安排了蒋介石有志西图的计划,决定派他到苏联去。八月十六日,蒋介石由上海启程了。  
第十三次——十二月十五日,蒋介石回到上海,但是,他却又迟迟其行,不肯到广州去。十二月三十日,孙中山等不及了,去电催蒋介石,说:  
译转介石兄:兄此行责任至重,望速来粤报告一切,并详筹中俄合作办法,台意对于时局所有主张,皆非至粤面谈不可,并希约静江、季陶两兄同来,因有要务欲与商酌也。孙文。敬。(第五册,页七十六至七十七)
于十二月二十六日,汪精卫已有信致蒋介石,说:今诸问题待兄至而决,兄迟迟不来,党事无形停顿,所关甚大。军官学校由兄负完全责任,办理一切,条件不得兄提议,无从进行。诸如此类,非兄来不可……”(页七十七至七十八)再过两天后,廖仲恺也有信致蒋介石,两日后,说:请兄最迟明正四日船,偕精卫、鲍君等同行,万不能再延,否则事近儿戏。党务改组后,而可乘此惰气乎?……”(页七十八)简直是责备蒋介石行事已近儿戏了。可是,尽管函电交催,蒋介石却照样游山玩水。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九二三年十二月条下明写:  
公半月来,息影慈庵。拂案焚香,绕茔抚树。入夜,闲躅山门外。岭上寒风,松间明月,清景耐人寻思。与次公子纬国相伴守,穆如也。一日,读武侯出师表,乃感忠孝同源,其性光照千古,自喜素所为文,多与此旨符合。(页七十九)
直到第二年(一九二四)一月十六日,他才动身去了广州。  
第十四次——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二月三日,孙中山又任蒋介石为中国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当时孙中山的本意,并不是把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给蒋介石做,而是要给许崇智做。蒋介石心存不满,就在刀口上突然一走了之,回到奉化。他是二月二十一日拂然而行,径自出走的,二月二十三日,孙中山只好派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二月二十五日,邓演达衔孙中山之命,到奉化拉蒋介石回广州,蒋介石不肯。二月二十六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致函蒋介石,说:  
径复者,顷准执事函开:前蒙总理委办陆军军官学校,自维愚陋,不克胜任,请另选贤能接替,所有该校筹备处,已交廖仲恺同志代为交卸,以免贻误党事。等由,经面呈总理,奉批:该委员长务须任劳任怨,勉为其难,从艰苦中去奋斗,百折不回,以贯彻革命党牺牲之主张,所请辞职,碍难照准。等因。奉此,相应函复,即希查照为荷。此复蒋介石同志。中央执行委员会秘密处启。(第六册,页六)
三天以后(二月二十九日),孙中山亲电蒋介石,说:  
沪执行部转介石兄:军官学校,以兄担任,故遂开办。现在筹备既着手进行,经费亦有着落,军官及学生远方来者逾数百人,多为慕兄主持校务,不应使热诚倾向者失望而去。且兄在职,辞呈未准,何得拂然而行?希即返,勿延误!孙文。艳。(第六册,页七八)
到了三月七日,廖仲恺电胡汉民,略述蒋介石走后,使军校陷入势成骑虎的苦况,说:(蒋介石)不来,学生、学校皆不了,只有迫弟自杀谢人,务请催介行,勿延。可是,蒋介石还是在乡不动。三月二十一日,廖仲恺再电蒋介石,说:先生(指孙中山)将顺兄意,不为不至,兄当有以慰之。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第六册,页三十三)三月三十一日,许崇智由上海到奉化劝驾。蒋介石又拿乔了半个月,才在四月十九日从上海启程。四月二十一日,回到广州,见孙中山。孙中山在五月三日发表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从此以后,军权逐步由蒋介石取得,当然再也不出走了。  
关于这一层孙蒋关系的真相,历史学家从来不追究,今把真相排比结果,发现蒋介石至少有十四次的脱队纪录(包括拂然而行、留书而去、不告而别等等),而使孙中山直接间接不胜感冒之至”!蒋介石自称是追随孙中山多年的忠实信徒,但在追随过程中,竟有这么多次的脱队纪录,倒真令人大为惊叹也!也许蒋介石来去进退忒多,有敝屣尊荣的意味在内,但廖仲恺说得好: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
前后十四次脱队纪录,到底是敝屣了什么呢?倒可以仔细分析下。蒋介石虽一再向孙中山讨价还价,但技巧地保持渠道畅通,不致因价钱谈不拢而破裂。从最浅显的道理也可看出,蒋介石的这种表现,对革命不忠,对孙中山不义。这种不忠不义的背后,浮现瑞元无赖的性格。蒋介石自小不如意时就会耍赖。不忠不义也就是耍赖的表现。他不如意,因他不愿意在别人手下当参谋,他在给邓铿(仲元)的私函里已说得很清楚,他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因而,孙中山要他去帮陈炯明做事,就老大不高兴。不仅一再出走,还要在孙中山面前讲陈炯明的坏话,表演两面手法,以离间孙、陈关系。  
蒋介石初奉孙中山之命投效粤军时,在致邓铿信中,恭维陈炯明,如谓:(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