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六月十五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 第十四次——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二月三日,孙中山又任蒋介石为中国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他是二月二十一日“拂然而行”,径自出走的,二月二十三日,孙中山只好派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虽一再向孙中山讨价还价,但技巧地保持渠道畅通,不致因价钱谈不拢而破裂。......
2023-11-27
归沪,轮行稳疾。入夜,公对月华吐朗,追忆少时奉母游招宝山及天童育王诸胜光景。(第二册,页五十二)
到了九月五日,蒋介石才停止出走,离上海。九月十三日回到汕头。九月十八日到了漳州总司令部。
第二次——九月二十六日,蒋介石升任第二支队司令官,司令部设在长泰。十二月十五日,吃了败仗,他“只身冲围而出”。(第二册,页六十五)一九一九年三月五日,他又离开了部队,说是“请假归沪”。(第二册,页七十一)五月二日,返长泰。七月四日,他写信给邓铿,说:“弟自去年怫然而去,赧然而归……”(第二册,页七十七)表示不想干了。九月二日、九月五日,他又游山玩水。十月二十八日,他去了日本。
第三次——一九二O年四月十一日,他又回到漳州。四月十三日,在总司令部议事。四月十四日,筹定作战计划。可是到了四月十六日,他又出走,到了鼓浪屿。四月二十二日,他又回到上海。六月二十八日起,他游山玩水,从普陀游玩起,直到七月二日,才回宁波。七月四日,再来上海。
第四次——七月十六日,他又回到漳州总司令部。八月七日,他又回上海。八月十三日起,游雪窦。八月十六日,“援闽粤军”在漳州誓师,蒋介石却还在游山玩水中!十月十一日,他回到前线。十一月六日,他又留书出走,信中说:“弟既不见信于总座,又不见谅于军长,而受欺于[张]国桢,是诚怀疑于上、受辱于下之时,能不自反而缩、见机而作乎?”(第三册,页二十六至二十七)十一月十二日,他回到上海。十一月二十二日,回到奉化。十一月二十三日,就上雪窦山游山玩水了。
第五次——一九二O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到了广州,恢复军政府。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二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援桂克日出师,请兄速来臂助。兄本允赴粤追随,勿再迟延为幸。盼复。孙文。阳。(第三册,页五十四至五十五)
但是蒋介石显然仍在“迟延”中。一月十二日,杨庶堪也有信给他,字里行间,颇能看出内情:
介石兄台鉴:……颇闻前日(二月二十九日)兄来沪,以读某函不快而归,方欲作书婉劝。……中山先生政治兴趣欲衰。……尤欲持以勉兄,共襄其业。且见兄之关涉重要,过于一般同志。中山先生从事创造,自当仗兄为前驱。然则先生撒手则已耳,如犹奋斗,吾辈安忍作壁上观?故无论如何拂逆,皆当含忍而为之。兄此时固万万不能遽息。……何时来粤?先示极幸。弟庶堪手启一月十二日。(第三册,页五十五)
一月十五日,邵元冲也有信给他,字里行间,也能看出内情:
介石我兄惠鉴:……现时先生(指孙中山)既力促兄赴粤,则亦不能过拂其意。盖先生处能真心办事之人,实亦太少。吾人万不能不尽心以助之。……兄既谓中国宜大改革,宜彻底改革,则兄必已自任为负改革责任之一人。……故不能不自己努力、不能不为社会努力。否则一齐撒手,中国不成其为国家矣!真厌恶社会者,只厌世派隐士自杀者而已。故弟愿兄易厌恶中国社会之心理为爱社会,如慈母对于不肖之子,仍尽心力以谋感化之。此吾人应有之态度也。兄意以为何如?……弟元冲顿。一月十五夕。(第三册,页五十五至五十六)
蒋介石在函电交催之下,才在二月六日到了广州。可是,只一个星期后(二月十四日),他就“径归”而去。(见第三册,页六十二)三月十七日,又上普陀山游山玩水去了。(见第三册,页六十九)
第六次——到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西征关系重要,一切须在事前筹划,兄来更速进行,幸即趣装。孙文。艳。(第三册,页六十九)
四月四日,蒋介石回电,说:
动员无期,来亦何益,且反多阻碍,暂为缓行,特复。中正叩。支。(第三册,页七十)
四月八日,孙中山又来电,说:
介石、静江、季陶、展堂、仲恺诸兄鉴:昨开大会,以外交紧急,不可无政府应付,已决议设立建国政府,并通过克日北伐案。万端待理,务恳诸兄速来,商筹大计,精卫兄如可分身,亦望一临,无任企盼!文。歌。(第三册,页七十一)
四月二十一日,孙中山又电蒋介石,说:
密转介石兄:军事紧急昨已下动员令,汝为(指许崇智)病新愈,非兄来计划助理一切不可,接电速来。文。巧。(第三册,页七十二)
在孙中山这封电报前(四月十四日),陈炯明也电蒋介石,说:“克日将各军调赴前线……战事在即,望兄速来。”(页七十二)四月二十二日,许崇智电张静江,说:“介兄来粤,吾军之幸,亦吾党之幸。”(页七十二)四月二十四日,胡汉民电张静江,说:“今日开始攻击,先生(指孙中山)盼介兄来,欲将警卫团扩充训练,改国军以属介石。”(页七十二)五月三日,胡汉民又电蒋介石,说:“望兄深念国事党事之艰难,积极负责,束装即来。”(页七十三)但是,就在孙中山四月十八日来电之日,蒋介石却又在游山玩水呢!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明载这天行踪说:
是日,携次公子纬国,复为天童之游。薄暮,由江东三眼桥放船,少焉,月出震方,波平如镜,攒峰倒映,人在画中。夜憩小白天童中院。刚逢佛节,香客扰人。翌晨,避往育王寺。登小磐山,再谒摩诃祖师墓。又历大磐山,回寺稍憩。复出山门眺瞩,公称天童全景,为四明诸名胜之冠。又次晨,探古天童及八指头陀冷香塔院。凡阅四日,归邑城寓舍。(第三册,页七十三至七十四)(www.chuimin.cn)
有关《蒋介石研究》的文章
第十二次——六月十五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 第十四次——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二月三日,孙中山又任蒋介石为中国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他是二月二十一日“拂然而行”,径自出走的,二月二十三日,孙中山只好派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虽一再向孙中山讨价还价,但技巧地保持渠道畅通,不致因价钱谈不拢而破裂。......
2023-11-27
第九次——“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在八月九日从永丰舰改登英国船摩汉号,在外人保护下去香港,转赴上海,蒋介石一直跟着。 这时孙中山已开始走联俄路线。八月三十日,孙中山致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函悉,季仲函亦得读。 第十次——十月十八日,孙中山电令入闽各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 十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又有长信致蒋介石,说:......
2023-11-27
一九一O年参与倪映典广东新军起义失败,继又参加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的黄花岗之役,幸而生还。陈炯明所组成的粤军,成为孙中山唯一的枪杆子,并在漳州一带建立根据地,替孙中山夺回广州。一九一九年十月十日,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一九二一年五月五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陈炯明且当了陆军总长兼内务总长。孙中山想要以广东为基地,打算武力统一中国。......
2023-11-27
现已大得其要领,然其中情形之复杂、事体之麻烦,较之福州情形当过百十倍。此次土耳其革命党之成功者,此也。十二月十日,孙中山再电催“盼兄速来商议,并即返闽”。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又电催蒋介石,说要去广州,“如兄赶不上,请乘他船速来为祷。”直到四月九日,孙中山同意他不负“东路讨贼军”之责,他才在四月十五日,由上海启程。......
2023-11-27
实际上,他是被孙中山免职了!孙中山六月一日回广州,同月十六日,发生了史册上所谓的“陈炯明叛变,炮轰观音山总统府,孙大总统广州蒙难”的事件。其实这个六一六事件是孙中山先于六月十二日,以“八英寸大炮毒气弹”相恐吓与威胁而引发的。孙中山于六月十七日登上永丰舰,第二天蒋介石在宁波接到汪精卫从上海拍来的电报:“惊悉粤变,尤幸总理无恙”,同一天又收到孙中山拍来的电报:“事紧急!盼速来!”......
2023-11-27
再从蒋介石来看,自陈其美死后,他已直属孙中山。既然无法在孙中山心目中取得主导地位,蒋介石自一九一六年陈其美遇刺身亡到一九二四年正式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八年之中,对孙的态度是欲迎还拒。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这唯一的主力进军广州之际,蒋介石本人并不在军中。潭前涓流一脉,经第二三潭而入大溪。第三潭为一大岩穴,宽约二丈。......
2023-11-27
六月二十三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竞存、汝为已赴前敌,军事吃紧,望即来粤,墨经从戎。 七月二十日,孙中山又来电,说: 西寇击破易、收拾难,须多一月始得凯旋,我军经入邕宁,明后日,余当驰往巡察。 在孙中山来电前后,其他同志也函电交催。粤桂战役,今日已起,墨绖从戎,古贤不废。近闻桂孽次第扫清。孙先生方有事于中原,倚赖于兄者甚深。......
2023-11-27
当时军校第二团第二营的党代表回忆道: 一九二四年黄埔军校开始一个时期,蒋介石经常亲自检查教官、学员等的训练与生活情况,常常在早晨起床号吹过后即直闯教官、学员的卧室巡视。他当时不吸烟不饮酒,据说与他在日本和上海时已判若两人。 根据黄埔一期徐向前的回忆,蒋校长还有别种“鬼名堂”: 蒋介石这个人,有许多鬼名堂。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