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IR资源建设与开放型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

IR资源建设与开放型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自2003年开展“国家精品课程”以来,申报单位逐年增加,已形成良性循环。仅2008年一年批准的“国家精品课程”就有650门,全部由各单位经互联网开放。“国家精品课程”是教师的荣誉,即便学校享有5年的使用权,教师们也没意见。IR建设过程中也有这样做的。

7.3.4.1 精品战略

2004年9月,荷兰SURF基金会支持的联合型机构知识库DEAR项目开展了一项名为“科学的奶酪”(Cheese of Science)活动。活动要求每家参与项目的单位完整收集本单位前10位著名学者的作品,采用扫描的方式数字化并存储到IR中,由DEARnet提供元数据收割服务。项目开展前,工作人员曾经设计过各种反对的理由。但是,结果出人意料。2005年不仅完成了计划收集的150位学者作品,实际收集了207位,另有30位申请者等待批准。2006年,又有几所大学采用“校内优秀学者”的办法各自补充了数十名学者的作品。根据荷兰的著作权法,1997年以前作品的数字化权利仍在作者手中。加上Springer出版集团的支持,60%的项目作品实现了全文开放[152]。我国自2003年开展“国家精品课程”以来,申报单位逐年增加,已形成良性循环。仅2008年一年批准的“国家精品课程”就有650门,全部由各单位经互联网开放。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网目前整理和链接的国家精品课程达到1 100门。“国家精品课程”是教师的荣誉,即便学校享有5年的使用权,教师们也没意见。由此可见,IR建设要走精品战略,以选优机制激励出精品、存精品、共享精品。

7.3.4.2 服务战略(www.chuimin.cn)

要让教师科研人员觉得IR“有用”、方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而不是增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就必须走“服务战略”。数字化、网络化究竟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师、科研人员当前如何管理自己的成果、参考文献和科研数据?他们需要怎样的支持?只有这样考虑问题,提供的服务才能受到他们的欢迎。英国人文艺术研究委员会资助的“数字化生活”(Digital Life)就是这样一项研究。该项目由大英图书馆、伦敦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Bristol University)联合承担,主要研究个人收藏数字信息的行为和使用研究型知识库(如大英图书馆)的关系。IR建设过程中也有这样做的。例如,南希·福斯特(Nancy F.Foster)和苏珊·吉本斯(Susan Gibbons)就改进了Dspace系统,使提交人可以在个人主页上传作品或简历[153]。因此,IR建设不是软件的应用和资料的征集,而是怎样通过IR服务帮助机构成员管理数字成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