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开放内容许可协议或开源软件许可证就是典型的著作权授权行为。最后,开放公共健康、疫情预防等信息属于人道主义精神和公共健康义务。......
2023-11-27
6.2.4.1 宣传征集阶段
宣传征集阶段的两项关键任务是制定政策和宣传教育。首先,机构应尽早开展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讨论并制订明确的机构政策,让师生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机构战略政策和实施政策要明确公布学位论文的范围、时间以及自愿还是义务的提交方式。其次,宣传征集阶段还要做好师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阐明各类选项的利弊关系。国外常见方法有:①采用多种方式培训师生。如培训教师带动学生;研究生院开设著作权、知识产权课程培训;还有通过图书馆开展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通过学科馆员开展的院系宣传活动;②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宣传教育。例如网上FAQ、学生手册、宣传单等;③为学生准备著作权指南,解释IR与出版的关系、为什么必须结算第三方关系、怎样预防剽窃和被剽窃等;④授权书面化,规范各类授权或者转让协议;⑤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日常解答师生问题并参与政策制定和培训辅导。从美国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开放范围的变化看,师生对于开放内容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为例,2000年只有大约54%的学生不限制学位论文开放范围。2005年前后,开放存取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校69%的学生愿意在世界范围开放学位论文[121]。国内开放存取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笔者在北京大学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研究生愿意在世界范围开放学位论文。但从科研人员扩大影响力的动机看,学位论文开放是大势所趋(见表6.3)。
表6.3 中美高校学位论文开放范围意愿比较
在学位授予单位局域网(如校园网)公开论文以及法定呈缴给有关机构保存并不算发表。仅仅开放元数据和文摘也不算发表。但是,一旦在互联网上公开全文,无论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公开,只要能被不特定的用户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免费或购买到全文就应当视为发表。一些导师和学生担心开放学位论文会影响未来的出版或者专利申请,其实大可不必。首先,只有少数学生计划正式出版论文或者申请专利。其次,采用一定的延时基本能够解决与出版的矛盾。尽管早期的研究显示,立即开放并没有影响学位论文以专著或期刊论文形式的发表,但是笔者认为出版者政策是随时变化和调整的,应当提醒作者各种发表方式的利弊。从各种开放选项看,对于准备正式出版或者申请专利的学生,笔者推荐B型开放方式;对于不准备正式出版或申请专利的学生,笔者推荐A型开放方式(见表6.4)。
表6.4 开放学位论文的方式及其利弊分析
6.2.4.2 入库审核阶段
入库审核阶段,爱丁堡大学学术文库(ERA)的学位论文“三步许可”控制模型十分值得推荐。他们将学位论文的利用定义为6个级别:①不限制利用;②局域网使用1年后开放;③局域网使用2年后开放;④屏蔽1年;⑤屏蔽2年;⑥永久屏蔽。其次,通过知识库许可协议获得作者授权,允许文库永久持有作品,并且为了永久保存的目的可以转换作品的格式。第三,提交人必须选择CC署名—非商业使用—同等方式共享协议以促进作品标准地开放共享。最后,提交人可以选择限制级别,同时文库向其显示《信息自由法案》。其判断过程为:如果提交人选择不限制使用(级别①),则终端用户签署用户协议后即可根据CC署名—非商业行试用—同等方式共享许可条款使用作品。如果提交人选择局域网使用(级别②或③),IR则根据限制政策到期自动开放。如果提交人选择屏蔽(级别④⑤⑥),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时间要求。如果有时间要求则进入时间控制程序,如果是无限期屏蔽,则根据限制政策予以控制。由此可见,爱丁堡大学IR既巧妙地运用了3个政策和协议,也给提交人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13]。
色欧·安德鲁(Theo Andrew)归纳了入库阶段的著作权管理。他设计的决策树模型分为两条路径,即局域网和互联网。第一步,判断作品是否在互联网发布。如果“是”,判断著作权归属。如果著作权归属学生或者第三方,则请其签署知识库许可协议。第二步,看作品中是否包含未结算的第三方著作权资料。如果“是”,获得其许可,否则删除这部分资料。第三步,看是否限制获取,例如时间限制等。如果“否”添加“终端用户许可协议”然后加入学位论文知识库。相反,如果第一步为“否”,同样先判断著作权归属。如果作品归属学生或者第三方,也要签署知识库许可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局域网使用的知识库许可协议比互联网使用的协议简单,不需要结算第三方著作权、没有权利义务以及传播与获取的条款。接下来,跳过第三方著作权检查环节,直接检查有无限制获取的条件。如果有,则添加信息自由法案的陈述;如果没有,则添加终端用户许可协议后入库[117]。
保尔·阿瑞斯和查理斯·欧芬海姆(Paul Ayris &Charles Oppenheim)建议,学位论文知识库许可协议的要件是:①学位论文版本真实;②结清第三方权利;③高校可以提供获取、保存并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④给学生补偿;⑤尊重学生的精神权利;⑥非专有许可;⑦未来应用文本挖掘、数据挖掘或者类似系统必先征得著作权人许可;⑧允许管理目的使用;⑨允许将许可协议转换为机器可读的协议[122]。(www.chuimin.cn)
综上所述,入库阶段的许可模型、著作权管理流程、知识库许可协议等措施是IR学位论文著作权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核心是判断著作权状态,给著作权人适度的选择空间,结算第三方权利,以非专有许可的形式发表作品并且适当地补偿著作权人。
6.2.4.3 网络传播阶段
网络传播阶段是IR与终端用户之间的关系。因此,知识库许可协议主要是要求用户保证合理使用作品、正确署名作者并注明出处。其次,传播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侵犯第三方权利。例如学位论文剽窃、改写或引注不当,没有结清第三方著作权等。为了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除了采用投诉处理和“通知—删除”办法外,还要进行风险管理。SURF项目法律专家保尔·阿瑞斯和查理斯·欧芬海姆建议机构应避免不计后果的行动,要准备一些钱处理法律问题或者购买保险。
6.2.4.4 再利用阶段
作为出版者,IR是商业型数据库和非商业型数据库的上游环节。商业数据库方面,UMI公司与高校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也适应OA潮流提供了开放选项,不仅接收学校集体转交的作品也接收个人提交作品。因为著作权人授予IR 和UMI/PQDT的都是非专有许可,所以两者不存在冲突。PQDT在收费出版的同时提供了一些增值服务。IR建设是否影响商业数据库,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非商业数据库的典型是美国的NDLTD和英国的EThOS。NDLTD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资助,不收取作者和用户的任何费用,以会员机构为单位自愿发布,但征集率不高。英国EThOS主要由JISC资助,采用“作者—机构—中心库—用户”的著作权许可流程。这种方式需要EThOS加强与数据提供者之间的协调。
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有潜力发展学位论文OAI收割服务的非商业机构有三家,即国家图书馆、CALIS和NSTL。国家图书馆有接收呈缴本的传统,可以考虑采用英国图书馆早期的版税制模式,在学校环节获得著作权人授权,或者允许著作权人直接提交作品(附加学位授予单位完整性和一致性证明文件),采用非专有许可的方式发布作品。不收作者的出版费,根据下载收入给作者提取10%的版税,给学校提取10%的管理费。学位论文阅览室纸本服务模式不变。CALIS具有高校间共建共享长期合作的关系,也有OAI技术和人员基础。建议争取国家经费,建立三级开放机制。第一级为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开放,第二级为CALIS成员单位开放,第三级为世界范围全文开放。通过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作者开放作品。NSTL具有平台优势,可以仿效日本的NII模式建立一站式的元数据收割与服务门户。至于商业性数据库,建议学习UMI模式提供增值服务,不打政策“擦边球”。
6.2.4.5 保存/剔除阶段
与期刊发表不同,学位论文提交后作者可能还希望修改作品。修改权属于著作人身权。IR允许作者修改作品并可以发布不同的版本,但是每次修改应当经过原有提交程序验证以保证质量。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IR允许学生通过个人账户登陆修改学位论文,不过每次修改信息都会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和管理员。
简而言之,超出学位授予单位局域网使用作品全文就属于“发表”,该权利应由著作权人享有。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署名的作者(学生)即为著作权人。此外,由于受到出版、专利申请、第三方著作权结算、隐私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学位论文发表呈现权利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发表、复制、汇编以及网络传播学位论文都应当提前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学校为提高学术透明度,可以采用“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办法,同时提供配套措施。例如,以“延时”选项来满足学位论文出版或申请专利的需求。陈传夫等学者提出的我国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创新的建议[123],如解决学位论文产权不清的问题、解决学位论文授权成本过高的问题、解决规则缺失的问题以及解决学位论文服务运行机制的问题都是切中肯綮的。
有关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的文章
表6.12IR收集和利用科研数据集的政策情况6.5.4.2IR收集与传播科研数据的权利管理1)知识库存储协议剑桥CCDC模式:剑桥大学晶体数据中心是JISC资助的4大专业数据知识库项目之一。......
2023-11-27
“Digital Repository”简称“Repository”,国内学者通常翻译为“数字知识库”、“知识库”或“典藏库”,是指存储数字内容、数字资产以便未来查检使用的地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数据库。截至2013年1月20日,全球2 253家OA知识库中IR为1 866家,占总数的83%。为避免歧义,国外有些文献增加了定语,如“OA机构知识库”或“开放数字知识库”等。表1.1机构知识库的类型......
2023-11-27
或者该文系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或者简某与其学位授予单位之间对于该文著作权归属存在特别约定。因此,该数据库辩称学位论文的著作权不应完全归属于作者,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119]。......
2023-11-27
IR的兴起既有技术因素又有人文因素。两种动力是指技术动力和意识动力,两条路径是指推动IR发展的OA运动和机构知识管理活动,三个转变是指用户行为、学术出版模式以及知识产权法制环境的转变。此外,支持OA有利于减少机构对于商业期刊的依赖。......
2023-11-27
“雇佣作品”是基于事实作者与法定作者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而“法人作品”则直接指明了著作权的归属。欧美国家一般通过雇佣合同或机构知识产权政策明确雇员受雇期间作品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归属。为鼓励创作,机构通常附条件地让渡著作权给作者。......
2023-11-27
澳大利亚学者认为,著作权让渡像光谱一样是个连续的过程。该协议把著作权的“一捆”权利拆分处理。表3.7RoMEO数据库出版者自存储政策统计3.2.3.5作者转让全部著作权,保留自存储或知识库存储的默示许可如前所述,许多出版合同没有明确作者能否自存储作品。......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