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期刊OA出版政策-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成果

期刊OA出版政策-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成果

【摘要】:鉴于商业出版者的营利动机及其掌握的众多商业性OA期刊,笔者选取了世界5大STM期刊出版商,从其官网和SHERPA/RoMEO数据库观察他们的OA出版政策。图3.32002~2011年OA期刊数量变化图3.2.4.1国外期刊OA政策1)Reed Elsevier的OA出版政策Elsevier公司1894年成立于英国,现分为科技医药、法律和商务三个部门,2010年出版图书约2 400种,期刊1 800多种,指南100种,快报31种,年收入约为94亿美元[70]。3)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的OA出版政策Springer公司1845年成立于德国。

尽管Elsevier等10大出版巨头依然占据着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十年来,OA期刊增长非常迅速(见图3.3),已经从2002年的33种发展到2011年的7 360种。根据2007~2008年的数据,以英文刊为样本,如果将拥有超过50种OA期刊或者年刊载论文1 000篇以上的出版者定义为“大型出版者”,那么14家“大型出版者”拥有616种OA期刊,年发文3.6万篇,而其他约1 800家出版者仅拥有2 222种OA期刊,年发文约8万篇。14家大型出版者中有6家商业出版者拥有545种商业性OA期刊,其余出版者中有近1 400家(占80%)属非营利性出版者,拥有1 600多种(占72%)非营利性OA期刊[69]。鉴于商业出版者的营利动机及其掌握的众多商业性OA期刊,笔者选取了世界5大STM期刊出版商,从其官网和SHERPA/RoMEO数据库观察他们的OA出版政策。

图3.3 2002~2011年OA期刊数量变化图

3.2.4.1 国外期刊OA政策

1)Reed Elsevier的OA出版政策

Elsevier公司1894年成立于英国,现分为科技医药(Elsevier)、法律(Lexis-Nexis)和商务(Reed Business)三个部门,2010年出版图书约2 400种,期刊1 800多种,指南100种,快报31种,年收入约为94亿美元[70]。Elsevier是RoMEO的绿色出版者,即允许存储预印本、最终手稿或出版者版本。2011年Elsevier明确表示,旗下2092种期刊允许存储作者的预印本和最终手稿。除一般政策外,具体的期刊可能包含各自的特殊条款。一般政策包括:作者自愿在机构开放学术站点和预印本服务器上存储预印本(《柳叶刀》除外);作者自愿在机构开放学术站点(包括机构库)存储最终手稿;机构或政府的义务存档政策须与出版者单独签署合同;存储时注明本政策;必须标注期刊出处;必须链接到期刊主页或者文章的DOI;不能存储出版者定稿;部分期刊采用作者付费方式允许开放存取;NIH资助的文章在出版12个月内存储到PubMed Central数据库;需要在学科库存储的作者也要选择基金付费方式出版。

Elsevier期刊一般要求作者转让著作权,对政府雇员作品则采用非专有许可方式。为保证商业利益,Elsevier推出了4种OA机制,即作者付费、基金付费、延时开放和手稿存储。前两种方式实际上是花“钱”保“权”,每篇文章要交大约3 000美元的出版费,因此出版者并不吃亏。基金付费模式需要资助机构与出版者单独签署协议。该条款引发了荷兰、瑞典、美国等大学、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的强烈反对,认为Elsevier变相设置门槛,割裂作者的权益,延长文章开放的时滞,建议将Elsevier排除出开放存取基金资助的出版商列表,同时建议机构不要单独与之签署协议。延时开放与版权让渡无关,而与期刊的学科、用户和出版周期相关,目前7%的STM期刊延时开放,主要是生命和健康科学领域,Elsevier有30种期刊延时开放。尽管原则上允许作者存储手稿,但是Elsevier还是提出一些条件。首先是作者自愿存储;其次,如果是机构或基金强制要求作者存储手稿,那么Elsevier要求机构或基金承诺存储手稿不影响期刊生存,必须在延时到期后方可开放手稿,而且手稿要用DOI链接期刊原文。

2)Thomson Reuters的OA出版政策

Thomson公司1934年成立于加拿大,营业范围包括软件、数据库、网络解决方案、工作流程设计、简报、活页、指南等,2010年收入约13亿美元[70]。Thomson 是RoMEO的蓝色出版者,即只允许存储最终手稿或出版者版本。22种期刊采用专有许可方式,作者许可出版者无需支付版税和其他商业收入提成,在世界范围及版权有效期内出版、复制、演绎、传播、转换格式、再授权等权利,作者在期刊出版后方可以非营利方式复制和传播作品,且该复制行为要注明原文出处并不损害期刊的市场份额。

3)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的OA出版政策

Springer公司1845年成立于德国。2010年大约出版图书7 000种,期刊2 000种,黑榜书70 000种,电子书45 000种,年收入11.4亿美元。2008年收购BioMed Central以来,着力发展电子出版和开放存取。Springer是RoMEO的绿色出版者,其2 000多种传统期刊也要求作者转让著作权或专有许可出版,但允许作者存储预印本和最终手稿。通用政策包括:只能存储作者的最终手稿;不能存储出版社版本;仅能存于作者个人网站或机构知识库;依照法律或基金要求强制存储在资助者网站或知识库的需要延迟12个月;必须注明正式出版信息;必须链接到正式出版的版本;在链接处用短语予以说明(如“原文详见www.springerlink.com”);部分期刊允许采用付费方式OA作品。

SpringerOpen是RoMEO的蓝色出版者,是覆盖科技医药领域的多学科电子出版平台。现有66种经过同行评议的OA期刊,通过向单位(会员)或个人收取大约665~1 996美元的文章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来维持运营。部分期刊免收处理费,对于世界银行认定的欠发达国家的作者也免收文章处理费。SpringerOpen采用CC署名(CC-BY)协议向用户授权,文章一经发表即公开,在署名作者的前提下,允许任何人复制、传播、展示、演绎作品,也允许商业性使用。(www.chuimin.cn)

4)John Wiley &Sons的OA出版政策

Wiley 1807年成立于美国,出版多个学科领域的图书、期刊、百科全书并提供在线服务。2010年出版图书约532种,期刊1 500多种,年收入17亿美元。Wiley 是RoMEO的绿色出版者,500多种期刊有OnlineOpen选项,可以采用作者或机构付费的方式开放存取,收费标准大约为3 000美元/篇。其完全OA期刊(Willey Open Access)刚刚起步,目前仅有8种,与SpringerOpen类似,也是采用电子出版的同行评议期刊。

5)ACS的OA出版政策

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1876年成立,定位为非营利组织,现有个人会员超过16万人。ACS专注于出版化学领域的图书、期刊并提供在线数据库服务,2010年收入4.1亿美元。RoMEO数据库显示ACS为白色出版者,即尚未正式发布自存储政策的机构。其一般原则是:不能存储出版者版本,只能在个人主页、机构知识库或雇主内网存储;同时,链接到期刊网站,并说明“本文非期刊正式定稿”;如果基金有存储要求,ACS将代作者存储作品。据ACS在2010年10月新发布的期刊出版协议,作者分为一般雇员、美国政府雇员和英澳加政府雇员三类。一般雇员需要在提交论文时就转让著作权,如果论文不被录用则转让无效;如果论文被录用,作者仅保留著作人身权和著作权外的知识产权,ACS反向授权作者非商业性使用作品的权利。政府雇员不转让著作权,而是专有许可ACS出版其作品。受出版环境的影响,ACS也提供了付费OA选项(Author-Choice),起步价为3 000美金,根据会员类型给予不同的折扣。此外,ACS还在文章发表一年内依据作者申请提供50个免费电子版文档(ACS Articles on Request)。作为非营利组织,ACS的版权和自存储政策显得比较苛刻。

3.2.4.2 国内期刊OA政策

受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买绝版权的稿酬制影响,我国出版合同是有期限的许可出版合同。一旦合同期满或其他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出版者即不再享有出版该作品的权利,出版权仍归属作者。图书出版属于专有许可性质,因此《著作权法》第29条对图书出版规定了“要式合同”,第30条规定了“专有出版权”;而期刊出版属于非专有许可性质,因此《著作权法》对于合同形式和专有出版权均未作规定。其次,中国特色的出版行政管理(出版资格)制度、职称制度以及学位制度等都为期刊出版者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正是由于《著作权法》对于著作权使用方式的人为限制不能满足出版者向商业数据库转授权的需要,因此在实践当中,许多出版者采用与作者签署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方式达到目的。也有不少出版者利用法律空隙,通过征稿启事或者声明将作者转让的著作权由有形载体(纸张)扩延至无形载体(数据库、网络),囊括了作品的全部传播权利,而对稿酬或价金则含糊其辞。

2006年,秦珂调研了国内23种期刊的著作权转让合同,发现有6大问题:①合同格式问题:由于国家没有期刊合同标准,期刊合同条款少则2~3条,多则20多条,有的甚至“连合同的基本框架都没有”;②合同内容的完整性问题:个别合同无作品名称和合同编号;56%的合同样本将转让的权利笼统地表述为“印刷版和电子著作权”或“各种介质、媒体的著作权”,没有逐一列举;32%的合同规定了转让权利的地域范围;52%的合同明确表示向作者付稿酬;52%的合同有生效条款,32%的合同有终止条款;36%的合同有争议解决办法。③违约归责缺乏合理性,大多数合同将责任归于作者显失公平;④术语不规范;⑤双方权益平等问题:32%的合同中,作者只有义务和责任,没有权利约定;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方面,有的合同还要求作者单位出具“保密审查”[71]。书面的权利转让合同都如此不规范、不公平,何况许多学术期刊还没有书面合同或出版政策。2008年有学者调研了国内82家核心期刊的版权协议,同样发现国内期刊对著作权的控制过严,90%的期刊要求转让全部或部分著作权,仅给作者少量的优先条件下的例外[72]

国内OA期刊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接触了较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他们能否成为国内出版界规范化的内在动力呢?2007年,程维红等学者调研了国内科技期刊OA出版现状。调查显示,中国科协898种科技期刊中有140种是OA期刊,占15.6%。报告比较全面地评估了国内OA期刊的运行现状,但对OA期刊的著作权问题未做深入调研。认为许多期刊的独立法人地位不清晰,许多期刊未履行与作者的著作权合同或者未签订著作权转让协议,OA期刊的著作权保护机制尚未建立等[73]。为了进一步研究OA期刊的出版政策,笔者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上文列举的30种开放全文篇数最多的OA期刊出版合同(附录2)。

调研结果如下:①有无出版合同或著作权合同:30种OA期刊中有23种(77%)以“作者须知”或者协议书的形式涉及了著作权问题,其中英文协议3份。同属一个主管部门、基本雷同的协议有4份。15种期刊有成文的著作权协议,其中协议条款最少的只有1条,最多的有5条13款。有6种期刊(20%)要求在投稿时就签署协议;②合同性质和著作权归属:15种期刊(50%)要求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著作权。3种期刊(10%)只要求专有许可权;③授权范围和期限:12种期刊(40%)要求世界范围权利;只有7种期刊(23%)提及期限,其中3种期刊表述为“无限期”,4种期刊表述为“著作权保护期内”;④转让或者授权的种类:大致分为4类:11种期刊要求转让“全部著作权”、“著作权,含各种介质、各种媒体”等;4种期刊采用列举方式要求转让部分权利,如“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1种期刊以附条件的方式将著作权归属作者,例如著作权归作者,版式归出版者,“本刊已被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不同意者另投他刊”;2种期刊表示著作权归作者,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收入数据库;⑤作者担保与单位担保:作者担保的内容有不一稿多投(17种期刊);无知识产权问题(16种期刊);作品为独创首发(16种期刊);无涉密或泄密(8种期刊);不侵犯隐私(2种期刊);无违法内容(2种期刊);有5种期刊要求提供单位证明。作者单位签字盖章实际上是一种连带担保责任。如果从解决保密审查和职务作品著作权确权角度看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做法是否适合其他学科,值得商榷;⑥作者权利:关于获酬权,12种期刊(40%)明确表示一次性付酬,其中包含要求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的期刊,说明合同术语还欠规范。其次,关于作者的使用权问题:有6种期刊明确表示作者享有非专有、非商业目的使用权;5种期刊允许作者在个人主页张贴作品;3种期刊允许作者向第三方授权,只不过不能使用出版者的版式。有4种期刊明确表示作者机构有使用权。2种期刊允许在IR和基金网站使用,但有6~12个月的“延时”;⑦出版者义务:30种OA期刊几乎没有关于出版者义务的条款。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出版者大体承担了审稿、出版、收取版面费、付稿酬、赠送样刊和单行本以及向各类全文和索引数据库报送信息的责任。其次,审稿周期也不同,少则2个月多则半年,作者均不能另投他处。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即便双方约定可以延长,那么以30天为参照,OA期刊的审稿期是国家法律规定的2~6倍。如果加上出版印刷的时滞和网络版的“延时”,文章从创作到传播给读者至少需要半年以上;⑧合同生效与管辖:3种期刊规定作者签字后合同立即生效。有2种英文协议提及司法管辖。不过很奇怪,中国科协的期刊竟然适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法律。即便是期刊国际化合作出版,直接适用对方法律也不恰当。建议暂时适用香港的法规和中文文本,逐步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OA期刊出版合同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秦珂文章中揭示的期刊合同六大问题OA期刊也普遍存在;②没有涉及开放内容许可,如CC协议;③如果这些期刊采用的是作者付费模式,那么出版者要求作者转让全部著作权就值得商榷。尽管如此,这个小调研还是令笔者感到兴奋。首先,期刊出版者关注著作权问题了,至少这些OA期刊(70%)已经起步了。其次,出版合同或著作权合同出现了多种方式,不再千篇一律地要求作者转让全部权利。第三,OA期刊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学习了西方的著作权管理模式,能够给予作者及其单位一定的非商业性使用权。由此,笔者大胆预测,OA期刊的著作权管理会走在传统期刊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