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时期服务业集聚研究:机理、影响与发展规划

新时期服务业集聚研究:机理、影响与发展规划

【摘要】:由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及各自特性的差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的集聚模式和特征并不完全相同,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模式。Sam 和 Kee-Bom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从汉城城区向郊区扩散及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和部门的重构、中央商务区的重新布局调整,汉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逐渐从“单核心”演化成“多核心”,中央商务区只保留规模较大且成立时间较久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

服务业本身是集聚性很强的行业,它们的发展和集聚表现为各种规模和结构形态的经济中心的兴起。服务业空间过程包括集聚、扩散、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研究服务业的空间过程实质就是从时间的尺度透视服务业是如何通过集聚、扩散、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服务业空间形态或景观。由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及各自特性的差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的集聚模式和特征并不完全相同,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模式。Markusen(1996)发现英国西南部金融服务业集聚区是“卫星平台”模式,主要由一些大型金融服务公司建立的分支机构组成,集群内部联系较弱,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母公司联系密切。伦敦和南苏格兰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区都属于“中心辐射”模式,由大型金融服务公司主导,其他小型公司围绕分布。Sam 和 Kee-Bom(1998)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从汉城城区向郊区扩散及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和部门的重构、中央商务区的重新布局调整,汉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逐渐从“单核心”演化成“多核心”,中央商务区只保留规模较大且成立时间较久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Naresh和Gary(2003)认为服务业集群呈动态发展,其积极效果不会无限期地持续存在,到一定临界点就会成熟,拥挤和竞争现象会加剧,企业进入和成长速度降低,最终导致集群衰落。李文秀和胡继明(2008)对中国服务业集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我国服务业无论是行业区域集聚程度还是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都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行业内企业的集聚程度较低,导致我国服务业的集聚结构较差。任英华和陈雪梅(2011)结合共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的Logistic模型,将现代服务业集聚分为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增长会有一个先加速增长后减速增长的过程。李红和孙秋碧(2013)运用符号数据方法,从机构集聚和产业资产集聚角度发现,自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呈现扩散—形成集聚—集聚稳定增长—集聚扩散的发展规律。(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