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及各自特性的差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的集聚模式和特征并不完全相同,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模式。Sam 和 Kee-Bom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从汉城城区向郊区扩散及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和部门的重构、中央商务区的重新布局调整,汉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逐渐从“单核心”演化成“多核心”,中央商务区只保留规模较大且成立时间较久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
2023-11-27
在世界服务业大发展的潮流中,中国中央政府也开始关注服务业的发展。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十一五”计划中又进一步明确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2007 年 3 月 19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提出在“十一五”时期,“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中国服务业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00—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3.2%增加到 44.6%。未来15~20年,中国处于适合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伴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合力下,城市中迅速出现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区域,如北京中关村计算机软件业集聚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集聚区、南京河西CBD等均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些区域不仅对带动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优化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除上述区域集聚特征外,现代服务业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内集聚的趋势,如2008年10月15日成立的新联通即为先前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而成,电信业的重组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设置和浪费,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显现了行业集聚的优势。早在2006年9月,江苏省服务业座谈会就明确提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问题。随后一些城市已经或正在开展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如苏州、常州、连云港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在这些规划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随后上海率先明确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对服务业集聚区的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提出到2010年要建设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包括西郊、市北、潮北和金桥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当前江苏和其他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城市主导功能由生产型逐渐向生产、消费、服务型转变,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阶段,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结构和布局都发生巨大变化,服务业集聚现象越发明显。截至目前,江苏省规划和发展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达88家。“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发展100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孙宁等,2011)。服务业集聚区在很多城市,尤其是沿海诸多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开发区大发展的态势,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地区。中国东部沿海继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热点区域之后再次成为世界服务业转移的热点区域之一。
面对服务业集聚区风起云涌的实践及由此产生的盲目投资,理论界也开始关注服务业集聚及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早在1993年,在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里)曾经成为和依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之时,国外学者Moulaert和Gallouj(1993)就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角度,质疑已有的集聚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上的适用性。2001年,Kandampully意识到应在集聚研究领域里对服务业问题展开研究(Kandampully,2001)。随后,国内学者也开始重视和关注服务业集聚,如王晓玉认为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6)。
1.1.3 快速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亟待探究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的内在规律(www.chuimin.cn)
城市作为服务业集聚的主要载体,从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典型的服务型经济,从空间上更是天然的服务型集聚体。服务业集聚是服务业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及由此带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集合。而城市经济本身是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集中体现,其经济主体反映到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经济的服务化,且在城市中心区域表现出日益强化的服务业集聚经济。
21世纪以来,在大刀阔斧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52.57%,地级市以上城市市辖区创造的GDP占全市的比重达到或接近60%,意味着中国经济向城市集中发展迈入新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城市都在快速扩张,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中小城市的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凭借其知识和技术的密集性特点正逐渐取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2010年起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随后的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服务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政策要求。在此背景下,城市的良性发展及城市发展背后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直觉告诉我们,一些城市以某几类服务业为核心,表现为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另一些城市则表现为服务业集聚的“多样化”。那么,究竟是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还是多样化能够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呢?
正是基于以上时代背景,国内逐渐开始有学者借鉴制造业集聚的理论和方法,展开以服务业集聚为主体的相关研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特性的差异,制造业集聚的理论和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集聚的研究。
由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及各自特性的差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的集聚模式和特征并不完全相同,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模式。Sam 和 Kee-Bom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从汉城城区向郊区扩散及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和部门的重构、中央商务区的重新布局调整,汉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逐渐从“单核心”演化成“多核心”,中央商务区只保留规模较大且成立时间较久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
2023-11-27
按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服务业集聚区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面对生产者,主要为下游生产者提供某些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及下游企业的反馈进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如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某一种或相关多种服务,如零售业集聚区、文化休闲业集聚区等。......
2023-11-27
D.Keeble和 L.Nacham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指在一个小的地理范围内,大量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中。Daniels指出传统和威望等人为因素及劳动力等经济因素会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办公场所向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集聚。陈建军等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度、信息技术水平、城市和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2023-11-27
外部经济理论是相对受到较多认可的解释产业集聚成因的理论。1970年代以前的外部经济理论由马歇尔和庇古创立,随后众多学者作了补充和发展。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马歇尔以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认为产业集聚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MAR的外部性论证了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外部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联系。后者称Jacobs多样化外部性。......
2023-11-2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罗默于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地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2023-11-27
自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现象以来,产业集聚的概念被不断地提出,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生产。该定义强调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专业化并存,这已成为目前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大量引入报酬递增原理的基础。集聚经济本身是涵盖内容极为丰富的概念。......
2023-11-27
旅游休闲园区:主要以从事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业的企业为主体,以旅游风景区为载体,重点布局在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区内有AAA级以上景区和较完善的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