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政府协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

政府协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

【摘要】:考察发达国家内部及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依靠政府干预来启动和深化经济合作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是涉及范围、数量较大的区域更是如此。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如果找到了该地区的合作模式也就等于找到了北方地区甚至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可以考虑通过政府协商的途径从制度层面启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

三、政府协商是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解除行政制约才能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处于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强大市场力量实现了初步产业整合,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开了第一步,“长三角”、“珠三角”就是代表;另一种是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限制,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已经难以深化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仍然具有明显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分割的痕迹,目前我国大部分北方地区处于这种状态。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市场之间的相容性较低,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较小。

既然行政制约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最主要约束因素,那么,北方地区经济合作的启动及南方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化,就都需要同一种办法,即解除行政性制约,给市场以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

(二)运用政府干预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解除行政制约不是指行政手段的简单退出,而是将阻碍市场机制的行政干预解除,代之以能够弥补市场空白、市场失灵或者有利于培育市场机制的行政干预。如果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那么,我国现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缺位问题。就我国区域经济目前的发展状况,过度减小行政干预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地区现有的摊子主要是在政府干预下铺起来的,只有在少数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政府干预的范围较小。甚至一些外向型经济特征较为显著的地区也存在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根据区域经济的这一特点,行政手段硬性撤出不会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甚至会重返改革开放初期那种一放就乱的状态。(www.chuimin.cn)

考察发达国家内部及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依靠政府干预来启动和深化经济合作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是涉及范围、数量较大的区域更是如此。区域经济合作使资源配置跨越了原有的界限,用行政手段打破界限是惯用方式,也是必要方式,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单纯依靠市场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需要条件的,要么是经济结构有着强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的动力能够超越各种限制,甚至是行政性限制,海峡两岸就是典型例子。在缺少互补性的条件下,如果市场机制较为完备,也能够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进一步的整合。在两大条件都不具备的区域之间,政府行政力量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只有政府的行政手段起了积极作用,才能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对这些区域而言,期待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后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能够自动实现是不现实的,也将会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大大减缓,部分地区甚至永远不能获得经济合作及一体化所带来的发展。

(三)构建政府协商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找到我国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症结及启动合作的基本途径后,就能够找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即政府协商机制。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考虑到了通过政府协商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例如198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就是一个具有较高强制力的制度安排,但这一制度安排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出台的,如果考虑到目前市场机制的发育情况,政府协商方式应该有较大的改变。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特点,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济合作及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来启动和深化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事实上,类似国际经济合作的一般原理能够帮助解释国内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国际协调之所以有益,是因为他可以使每个国家和可能目标边界向外移动或者向内移动。这使得有可能提高两个目标中至少一个目标的可达到的水平,而使另一个目标的水平不变。类似在弹性目标情况下,有可能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域是在缺乏政府协商机制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并使得我国南方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各地区都已经意识到在缺少政府协商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甚至重返分割、僵持、过度竞争与无序竞争的状态,认为政府之间的合作、服务、协调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提。“长三角”已经开始积极鼓励资源在中心城市上海与周边卫星城市之间的双向流动,尤其是人才的流动,而其他地区的主要特征仍然是单向流动。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特点,可以考虑借鉴欧盟等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来构建政府协商机制。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如果找到了该地区的合作模式也就等于找到了北方地区甚至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可以考虑通过政府协商的途径从制度层面启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其经济合作的宗旨是“开放的市场、平等的伙伴、协商的政府、自由的联盟”。目标是“创建全方位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大中城市云集的经济协作系统,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