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古典宏观区位论在我国欠发达与发达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中的应用

新古典宏观区位论在我国欠发达与发达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具体而言,新古典宏观区位论有如下特点:在古典区位论的基础上,在放宽某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推动对区位选择的研究从局部均衡向一般均衡发展,使其更接近现实经济情况。

二、新古典宏观区位论

以艾萨德和贝克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古典区位论、早期的市场区位论、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凯恩斯宏观均衡分析和列昂剔夫投入产出结构等方法对古典区位论进行了拓展,并形成了新古典宏观区位论。

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考虑了资本和技术均不能自由流动的产业区位问题,把贸易理论看做是区位理论的一部分,并使区位论成为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理论[26]。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继承并拓展了俄林的思想,将局部均衡的厂址优选的微观区位论看做是特殊区位论,而将一般均衡的宏观区位论称作一般均衡论,这与凯恩斯把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称作局部均衡论、而把宏观经济学称为正统的一般均衡论的做法相一致。

艾萨德在《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在新古典微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利用宏观均衡方法对美国各个地区在人口、产出、收入、资本和增长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将局部静态均衡的微观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他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将单个部门、单个企业最优规模与最优布局加以扩大,形成企业性综合开发模型,涉及生产、流通、运输、生态、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他所独创的区域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宏观区位论分析的一种拓展。(www.chuimin.cn)

新古典宏观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企业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对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其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益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从内容到形式扩大了古典区位论的分析框架

具体而言,新古典宏观区位论有如下特点:在古典区位论的基础上,在放宽某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推动对区位选择的研究从局部均衡向一般均衡发展,使其更接近现实经济情况。然而,新古典宏观区位论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这较大地影响了其理论对现实区位选择的解释力和实际运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