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乡村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摘要】:在达赖集团改变分裂和策反手法,加紧向农牧区渗透的今天,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

一、充分认识西藏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2000年底,西藏共有乡598个、民族乡8个、镇112个、街道办事处8个、村委会6359个、居委会124个。这次调研期间,我们较广泛接触了自治区上下各方面人士,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从自治区部分现任领导到部分卸任的领导,从自治区党、政、军有关部门到中直机关驻藏机构和部分地(市)、县、乡(镇)领导机构,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农牧民群众,在众多的座谈、走访中有一个问题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发表意见和看法,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表示种种担忧,对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加强西藏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工作建设的有力举措,表现出强烈的期盼。

为什么方方面面都很关注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呢?为什么大家都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寄予强烈的厚望呢?归纳各方面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边防的巩固,需要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强有力支持。西藏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3500多公里。在73个县市区中,有边境县21个、边境乡镇85个、边境村委会585个。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对外交流和出入境人员大增,这其中也夹杂了不少非法活动。为巩固边防,增加驻军、增加政法力量是必要的,但也会增大成本,有些问题即使增加专政力量也难以奏效。据日喀则地委常务副书记宋善礼介绍,该区边境线长1573公里,通往境外的口子多达200多处,由于边境线长,失控的地方也就相对多,出问题的地方也会多。自治区组织部部长赵廉认为,边防要巩固,光靠军队是不够的,基础还在于群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普穷同志说,边防上要稳定,首先农村要稳定。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生活在群众之中,只要加强建设,就会具有其他专政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二,只有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在与达赖集团的斗争中才有胜利之本。境外存在一个仰仗东、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达赖集团,这是西藏区别于内地省份的独特之处。达赖等反动势力自从叛逃国外后,一刻也没有停止分裂民族、分裂祖国的活动。民政厅马泽碧厅长介绍说,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爆炸等破坏活动失败后,从90年代初开始,达赖集团将分裂活动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爆炸活动改向争夺寺庙,提出“掌握一个活佛,就控制一座寺庙;控制了一座寺庙,就控制了共产党的一个地区”的新的渗透和策反手法,并把青少年、农牧民等作为重点渗透和策反对象。他们利用一些农牧区尚未摆脱贫困的状况,对农牧民群众进行煽动,歪曲西藏历史,制造民族隔阂,非法干预基层事务,以致在90年代中期,使山南地区的甲日乡、克西乡、甲竹林乡,那曲地区索县部分乡村,昌都地区部分乡村出现失控。有的地方出现了不是政府管理寺庙,而是寺庙管理政府的不正常现象。原那曲地委书记、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俊同志说,有的寺庙一年收入二三十万,财力跟县政府一样大,群众出了问题,不去请政权组织处理,而是找寺庙处理,有的寺庙对老百姓的影响要比我们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影响大得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对寺庙的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赖集团的渗透、策反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那曲地委书记宫报扎西认为,在基层、在农牧区,对藏传佛教及达赖的迷信、崇拜依然存在,分裂势力利用基层、农牧区群众的信教心理,进行分裂活动的能量不能低估。在达赖集团改变分裂和策反手法,加紧向农牧区渗透的今天,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实践证明,那里的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好了,那里就能筑起一道反渗透、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钢铁长城。(www.chuimin.cn)

第三,硬件建设状况滞后,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作用发挥。1994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把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用六年时间先后开展了两轮整顿。据统计,两轮共整顿软弱涣散、经济落后和处于中间状态的乡镇党组织和政府677个、村级党组织3908个,村(居)委会4309个。从1998年开始,全区逐步推行了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并从实际出发,对乡村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合并,全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从1999年前的931个减少到726个,村委会由原来的7104个减少到6359个,这些都为做好西藏的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基层组织的硬件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差。我们在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地区看到,一些乡镇政府除了几间破旧不堪的房子外,什么都没有,有的房子还是危房。村级组织普遍没有开会、办公的场所。据自治区民政厅介绍,在全区718个乡镇政府中,有496个的办公房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有222个乡镇的办公房是在1987年撤区并乡时修建的,因多数房屋是土木结构,目前墙体开裂、梁柱腐蚀普遍存在。在全区6483个村(居)委会中,仅有1945个建有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有1269个村(居)委会根本没有办公和活动场所,村干部开会只好在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家进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只能在露天进行;另外,还有3042个村(居)委会急需维修。二是缺乏配套服务机构。全区乡镇核定行政编制8300名,每一乡镇平均11名,乡镇一般设有党委、人大主席团、政府、共青团、妇联、武装部、治安等组织。全区核定乡镇事业编制8000名。有567个乡镇没有医疗卫生院(站)、兽医站、供销社、信用社等为群众服务的机构。三是交通、通讯条件差。全区每个乡镇平均管辖范围达1670平方公里,大的则达3万多平方公里,而乡镇政府基本没有汽车交通工具。全区226个乡镇不通电,乡镇干部既无法依靠电话办公,也不能与家人取得联系。四是生活条件艰苦。绝大多数乡镇都没有生活用房,连中午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自治区党委书记郭金龙同志说,管理、经营西藏是要支付合理的成本,由于我们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上投入太少,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在干部群众中的凝聚力、战斗力,许多地方甚至使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也化为乌有。不仅干部下不去,人才留不住,工作效率低,难以做好对农牧民群众的服务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在同达赖集团进行斗争和争取群众中,使我们处于不利的地位。达赖在外国反华势力支持下,架起了高功率的电台对藏族群众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而我们的电台功率太小群众收不到。达赖还在边境地区办学校,实行什么“五免”,这些实际上都是在与我们争夺民心、争夺群众。粉碎达赖集团的种种阴谋,需要过硬的基层组织,通过他们的服务和工作,让农牧民群众自觉自愿地跟党走,而不是跟达赖走。

第四,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这次调研期间,我们耳闻目睹了西藏基层工作的艰苦条件和艰辛程度。从总体上讲,西藏的基层干部队伍确实是值得信赖的,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为西藏的团结、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正像许多同志指出的那样,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民族结构不合理。据自治区组织部介绍,全区共有乡镇干部14709名,其中,藏族干部13796人,占93.7%,汉族干部913人,占6.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下滑。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基本是清一色的藏族干部。二是文化素质偏低。在农牧区68478名党员中,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289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2640人,初中文化的有7332人,小学文化的有42855人,文盲15362人。在7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达288人。在5910个村党支部书记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就达3575人。三是在少数基层干部中还存在政治不纯、组织不纯、思想不纯问题。有的基层干部信仰宗教,并参与宗教活动,据自治区组织部统计,全区乡村干部和党员中信仰宗教的约13000人左右,约占农牧区党员总数的20%。有的基层干部为达赖集团收集、提供情报,参与分裂活动。有的基层干部立场软弱,面对分裂主义的挑战不敢斗争,据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汉昌同志介绍,现在到达赖在境外办的学校上学的有3000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基层干部的子女。

总之,西藏的安全涉及全国的安全,西藏的稳定涉及全国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全国的发展。要防止达赖集团等反动势力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要使西藏尽快从较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