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民行使民主权利:乡村政治问题研究

农民行使民主权利:乡村政治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有能力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结束村委会干部的任命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由村民群众自己决定村委会干部的去留,农民群众有这个能力吗?“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民没有民主选举的能力,他们还不会使用民主权利,村委会选举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有关专家指出,农村村委会选举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行使选举村委会的权利并不以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为前提条件。

农民有能力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结束村委会干部的任命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由村民群众自己决定村委会干部的去留,农民群众有这个能力吗?

“直选村委会干部容易把好人选下来,把坏人选上去。”

“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民没有民主选举的能力,他们还不会使用民主权利,村委会选举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

“乡镇没有了任免权,民选的村干部会不听话,以后的工作就难做了。”

——这是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推行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之初,一些人提出的疑问,流露出的种种担心。

“我赞成这样的选举。谁有本事,心眼正,大家心里有数。”

“给了咱选举权咱就得用好,这村官就得谁称职让谁当,让选票说了算。”

“让我们选举自己的带头人,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有谁会马虎呢?”

——面对村委会选举,民主意识日益觉醒的农民群众如是说。

“民选的村干部有号召力,民选的干部腰杆子硬,民选的干部注意自身形象,民选的干部好管理。”(www.chuimin.cn)

“只要把政策交给群众,严格依法办事,选出的干部比我们认定的还准”。

“民选的村干部更能带领群众完成国家的任务。”

——尝了村委会选举甜头的乡镇干部如是说。

在一场大的社会变革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是正常的。尤其在村委会干部产生方式这一社会变革中,因其改革力度大,涉及人员多,特别是刚刚推行之初,经验和办法不多,因此,有些不同的看法或担心也是正常的。但村委会选举的实践活动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

对农民来说,民主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玄奥,她很朴素。民主就是合理合法的程序,就是大多数人说了算。10年选举,农民群众用生动的事实证明,他们有热情、有能力选好自己的意中人,管好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对选举的热情劲儿、认真劲儿,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在选举准备中,许多农民自发学习《村委会组织法》和有关法规,了解选举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办法。外出打工的农民,有的以“函投”形式行使自己的权利,有的踊跃回村参加选举,每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

在选举活动中,绝大多数选民极为珍视自己手中的选票,对于选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希望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进村委会。在提名候选人和填写选票等关键程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也经常各持己见。

民主选举的结果,使一大批政治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有本领、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走上了村委会领导岗位。据最近完成的新一届村委会选举的统计资料显示,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共党员所占比例在70%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村委会成员在30~50岁的占60%,黑龙江新一届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38岁,福建为38.65岁,山东为39岁,江苏为40.4岁,天津为43.6岁。

有关专家指出,农村村委会选举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行使选举村委会的权利并不以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为前提条件。只要有选举资格,哪怕是文盲也有行使权利的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为选民行使权利创造条件。在福建省结束的1997年度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该省各地选举投票站都贴有放大的、附有候选人照片的选票式样,即使是文盲也照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画票、投票、选举自己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