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保障农民自治权利的意见和建议

保障农民自治权利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第二,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

四、对今后切实保障农民行使村民自治权利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保障村民行使好自治权利越来越有意义。一是随着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民群众对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强烈,对农村现有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以及建立公正透明的资源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更加关注自身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形式和过程。什么样的人当村干部,村中重大事务如何决策,村干部表现怎么样,村务、财务能否及时公开,都将得到农民群众更加强烈的关注和参与。二是随着“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大,国家的支农资金、支农物资、支农项目、税费返还、粮食补贴、扶贫救济等将越来越多。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这些事项的管理和监督,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益,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这些事项,农民群众不仅要有知情权,而且要有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将日益加快,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政治参与意识、自治能力和民主管理水平将空前提高。我们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和管理体制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必须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把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要把已有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好。好的法律和政策,如果不落实,都是一纸空文。应该说,我国宪法、有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对保障村民自治权利已经作了许多规定,今后切实保障村民自治权利首先要保证现有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是继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关国家机关、新闻媒体,文化教育单位都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村村民群众都了解自己的权利,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要尊重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推动村民积极履行义务,向各级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村民更好行使权利创造条件;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依法行政,尊重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支持村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执法检查,查处侵犯村民自治权利的案件。

第二,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一是把村民自治权利作为农民享有的重要权利纳入《农民权益保障法》,并使这一权利体现在管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二是尽快把修改《村委会组织法》提上议事日程,把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果、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一事一议制度、村务公开拓展的内容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在总结分析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选举法》,以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三是制定或修订地方配套法规,根据国家立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四是指导农村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和本村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用村民自治的原则规范约束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www.chuimin.cn)

第三,建立健全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监督保障机制。一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本法的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各级人大机构要认真负起责任,不断完善保障该法实施的办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二是要把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纳入党的各级纪律检查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的职责范围,探讨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和违纪惩处制度,对于违反或者不积极实施《村委会组织法》、侵犯农民自治权利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建立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济途径,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行政诉讼范围之内。四是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揭露和曝光那些压制民主、侵犯村民自治权的典型案例。建立一支成熟的村民自治工作者队伍和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参加的观察者队伍。

第四,逐步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集体财产产权制度,为农民普遍行使村民自治权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