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意象在表现地域特征和时令特征的同时,尤其表现出女主人公缠绵孤凄的情感意蕴。这些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雨”的疏淡迷朦,传达出丰富的情思意趣。雨所形成的烟水迷离的景象,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情致缠绵,沉迷于细密清冷的意境中。清冷的雨丝,往往寄予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思。......
2023-11-27
四、雍容雅静的整体美
顾太清《东海渔歌》词在艺术性方面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以一字一句求工,不以局部描绘见长,而是以浑融完整的整体美取胜。清末词评家况周颐认为:“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沉着,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又认为太清词“当于全体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论定,一声一字为工拙……夫词之为体,而涉纤佻。闺人以小慧为词,欲求其深稳沉者,殆百无一二焉。”(15)在词评家况周颐眼中,太清词呈现出一种整体的艺术效果。如《雪夜渔舟·题励宗万〈雪渡图〉》:
北风紧。狂雪压群山,六花成阵。水面凝烟,芦梢敲玉,败叶乱随风陨。溪山弹粉。掩映出、短篱疏隐。树鸦惊起,弥漫村舍,板桥难认。冻云飞不尽。望长空一色,水天勾引。唤渡纷纷,披蓑戴笠,银海冷光生晕。去程远近。好趁取、晚来风顺。轻桡快桨,船头船尾,大家安稳。
展现在眼前的“雪渡图”气势浑厚,景象苍茫壮阔。词的上片描写呼啸的北风、皑皑白雪、凝烟的水面、瑟瑟的芦苇、惊起的树鸦等等。下片词人欣赏的角度转向天空,弥漫天际的冻云飞不尽,“长空一色,水天勾引”气象浑成,颇为壮观。雪大风紧,“板桥”上的披蓑戴笠的唤渡者急于赶路回家。这一切与画面雪天寒冷异常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最后,作者不由地祝福竞渡者“好趁取、晚来风顺。轻桡快桨,船头船尾,大家安稳”,路途平安,一帆风顺!既展现了“雪渡图”的主题,又因过分喜爱“雪渡图”恰倒好处的融进自己的感情。全词浑融完整,境界阔大,突出了冰雪笼罩下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万物。
太清词从整体上结构作品,以女性的细腻情思体味、发现事物的美,这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如《江城子·题孙子勤〈西溪纪游图〉》就是表现整体美的典范之作。词云: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乘流欲上白云间,小桥边,浪花圆。只有忘机鸥鹭对人间。回首茅庵红叶里,僧送客,倚栏干。
词描写“西溪纪游图”这幅山水画。西溪水面宽广,溪水一望无际,有人乘坐游船在水上自得其乐,留连忘返。小舟划向远方,景色更加怡人,如雪般的芦梢布满前滩,煞是美好。词人于赏画时产生联想:傍晚时节,水面寒烟笼罩,如梦如幻,仙侣同舟乐而忘返,欲上白云间。这里水天一色,鸥鹭自由地嬉戏,一片安详,红叶掩映下的茅庵里定有僧人闲坐,小舟路过时,僧人定会送行。词中溪水、长天、游船、芦梢、夕阳,与赏画者想象中的小桥、鸥鹭、茅庵、僧人共同组合成一个融融和谐画面,表现了一种静谧恬静的美。这类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雕琢的痕迹,完全是自然本色的语言,却绘声绘色,气韵生动,一气呵成,显出一种整体之美。
【注释】
(1)张菊玲《女词人西林春》,《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页。
(2)黄嫣梨《清代四大女词人》,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3)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1页。
(4)《诗经·关睢》。(www.chuimin.cn)
(5)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554页。
(6)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8)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425页。
(9)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451页。
(10)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11)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451页。
(12)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452页。
(13)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9页。
(1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页。
(15)转引自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672页。
有关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的文章
雨的意象在表现地域特征和时令特征的同时,尤其表现出女主人公缠绵孤凄的情感意蕴。这些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雨”的疏淡迷朦,传达出丰富的情思意趣。雨所形成的烟水迷离的景象,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情致缠绵,沉迷于细密清冷的意境中。清冷的雨丝,往往寄予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思。......
2023-11-27
松散型文学女性群体,虽无组织之名,但常常围绕着某位有声望的文学女性或男性文人集会联吟、诗酒唱和,践行结社之实。这种清代女性的文学聚会又可分为“家居式”、“社交式”和“公众式”社团三种结社方式。“家居式”社团,以女性创作主体的家族化为主要特征。如《红楼梦》中有关“海棠诗社”的华美篇章,就是清代女性“家居式”结社的审美再现。......
2023-11-27
心由境生,伤春悲秋亦在情理之中。早年至中年时期的徐灿身为贵妇,生活优裕,此阶段吟咏的伤春悲秋之作为数不少。《拙政园诗馀》的99首词中约有40首题为春怨、春感、春怀或伤春,九首秋怀、秋感、秋暮,敏感是成就一个词人必备的条件,而春秋代序、阴晴冷暖的自然景物和起起落落的人生际遇给温婉多情的徐灿提供了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绮思藻语,触绪纷来。......
2023-11-27
沈善宝《名媛诗话》中特别赞赏她“巧思彗想,出人意外”的构思,认为这是太清词的一个突出特点。谁把柔丝染嫩黄,大文章。该词构思新颖,出入意表,把平常的“春日”写得情趣盎然。再如《早春怨·春夜》一词的构思也非常巧妙。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上片写闺中人的孤独、寂寞,以致长夜难眠。......
2023-11-27
道家思想带给她的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词人置身香霭缭绕的禅房,感到了游心世外,远离喧嚣的惬意,也可见她对别样人生的一种爱慕。道人眉上不生愁。......
2023-11-27
去年同宴乐,此日隔人天。开朗乐观的女词人一下子坠入人生的低谷,往日的一切已成过眼烟云,而今“断肠空有恨,难寄到君前”。诗人四十二岁时写有《庚子生日哭先夫子》诗,回忆过去的时光,抒写今日的凄凉。奕绘的早逝让她心如刀绞、泪如雨下,难以言尽的对丈夫的怀念之情,成了太清后期诗词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歌当哭,何其悲哀。......
2023-11-27
第一节杂剧《乔影》简论杂剧《乔影》,又名《饮酒读骚图》,是吴藻创作于青年时期的一部抒情短剧。全剧仅一折,剧中人物只有谢道韫一人。从这部杂剧的结构和体制看,《乔影》是清代杂剧中典型的文人抒情剧。从艺术表现形式看,《乔影》的文辞极其优美。《乔影》的艺术美,还在于情感的渲泄与表达。由此可见,《乔影》中作者的呼号也是明清知识女性的共同心声。......
2023-11-27
(一)意蕴的沉郁幽咽沉郁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源头可以远溯到屈原,如其在《远游》中有“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后经陆机、钟嵘阐发,直到杜甫,沉郁作为一种诗学风格才渐渐浮出水面,得以确认。她有着十分敏感的心思、偏于柔弱的个人心性与聪慧过人的才思,但却没有大声疾呼和抗争的勇气,只能在词中沉郁幽咽地低徊小唱。词人通过对词意一层一层的翻折,将所要表达的情绪写得无比幽咽。......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