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深婉蕴藉的伤春惜春

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深婉蕴藉的伤春惜春

【摘要】:顾太清《东海渔歌》中亦有许多伤春惜春之作。中国文化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就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有限的感慨。伤春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喟。

一、伤春惜春:深婉蕴藉的女性感慨

生活是多色调的,它时时处处并不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还有春愁秋怨、生命悲歌,因此伤春悲秋的主题就成了中国文学作品的传统主题,长盛不衰。顾太清《东海渔歌》中亦有许多伤春惜春之作。如《探春慢·春阴》《寿楼春·暮春》《江城子·落花》《春去也·飞絮》等等。

中国文化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就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有限的感慨。自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发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沉慨叹后,《古诗十九首》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不固”的愁意也很凝重。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于佳会欢聚之时亦免不了“愁”上心头,呼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今之视昔。悲夫!”的愁音。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浩叹,让人感慨万千。有亡国之痛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不断地倾诉着无尽的哀音,如《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浪淘沙令》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等,都将这种感时伤逝的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古诗文中将人生的悲、愁、忧、怨、恨、哀、伤、痛等情感表现得入木三分。陈子昂一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遂成千古绝唱,如此这般的呤唱,让我们感到一代代的先哲们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对人自身的思考。人生有限而自然永恒,这让历代文人感慨不已。

清代享有盛誉的女作家顾太清也不例外,她受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熏陶,也浸润在感怀个体的遭际、命运中,对有限人生的孤苦、忧虑充满了沉思,面对美好事物的稍纵即逝,她懊恼不已。翻开她的词作,“伤春”、“惜春”之作俯拾即是。如《江城子·落花》: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特愁侬。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倚遍栏杆难遣兴,无端底,是游蜂。

春回大地、繁花竞放时,人们常为大自然的万象更新而欣喜。春残花落,自是无限感伤。顾太清这首词“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句,虽是平淡而出,却充溢着惋惜,充满着哀怨。感慨“春又去,太匆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时间上永远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因此,自然永恒、生命短促之感便引起自古及今许多人的感叹。太清赋性高雅娴淑,感觉细腻敏锐,在她的词作里,总表现着一种对万事万物深层次的体悟。伤春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喟。“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特愁侬”,坐对落花纷纷,心中不快,无心理妆,即使“倚遍栏杆”也“难遣兴”,这里对春去花落的惋惜,已外化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愁绪。至此,我们便能感受到她独立花圃,面对落花时那种惆怅莫名的心境。况周颐评这首词为“一片空灵,天仙化人之笔”(7)

《探春慢·春阴》同样表现了时光易逝、岁不我待的悲哀。词云:(www.chuimin.cn)

九十韶光,清明过了,一年春色将尽。雨洒芳田,烟霏深院,偏是轻阴若困。燕子来时候,已辜负、几番花信。海棠零落闲庭,风飘万点成阵。懊恼留春不住,算只有陌头,杨柳勾引。漠漠情怀,恹恹天气,况又阴晴无准。多少伤心处,奈岁月、暗催鬓霜。对酒当歌,回头往事休论。

“一年春色将尽”、“海棠零落闲庭,风飘万点成阵”、“懊恼留春不住”、“奈岁月、暗催鬓霜”、“对酒当歌,回头往事休论”都是作者直抒胸臆。因春色将尽,留不住春而懊恼,美好事物总是这样稍纵即逝,岁月如梭,人生易老!我们无法挽住“春”的步伐。怎么摆脱这一困境呢?词人在无奈中,只能以“对酒当歌”的人生态度自求解脱。

另一首在《定风波·拟古》词云:

花里楼台看不真,绿杨隔断倚楼人。谁谓含愁独不见,一片。桃花人面可怜春。芳草萋萋天远近,难问。马蹄到处总消魂。数尽归鸦三两阵,偏衬,萧萧暮雨又黄昏。

春日的黄昏,绿杨依依,桃花灼灼,芳草茵茵,置身美景中的佳人却茕茕独立,依楼眺望,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伤,只好数着天上的归鸦,期盼意中人回归。这是传统主题,抒发女主人面对大好春光,感伤青春易逝,韶华难觅的寂寞闺情,她渴望意中人早归,长相守,共度良辰美景。“马蹄到处总消魂”,写得直率、大胆,是思妇想象意中人归来时的心情。结尾“数尽归鸦三两阵,偏衬,萧萧暮雨又黄昏”与开头暗合,弥漫着缠绵哀婉的情调,思妇在黄昏时节,淅淅沥沥的春雨中独立眺望,一阵一阵的归鸦散尽也不见意中人的到来。佳人此时盼归不归,失望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

顾太清对人生的思考是深沉的,自古女子伤春,男子悲秋,这都是对岁月流逝、美好难再的无限感伤,其基调是沉郁的,其感慨是深沉的,人生苦短,伤心事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