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皇族筠邻与奕绘的亲密关系及太清与阮元的友谊

皇族筠邻与奕绘的亲密关系及太清与阮元的友谊

【摘要】:筠邻与奕绘同为皇族,两家关系亲密。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所以称“相国”。他同时又是一位经学家和诗人,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直到晚年,太清与阮元这位前辈学人都保持了牢固的友谊。道光三年,入直南书房,历任贵州学政、侍讲学士、刑部侍郎、尚书等职。

三、异性学人

筠邻,太清诗友。名载铨,字筠邻。定亲王奕绍之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封二等辅国将军。道光三年(1823年),晋二等镇国将军。十五年(1835年),晋辅国公。十六年(1836年),袭定郡王,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兵统领。咸丰三年(1853年),加亲王衔。次年(1854年)薨,追封亲王,谥曰敏,著有《行有恒堂诗词》。他与太清多有唱和,太清《满庭芳·雨中过含芳园谒筠邻主人》《满庭芳·次筠邻主人咏牡丹原韵》《满庭芳·次筠邻主人〈咏絮〉原韵》等词,记下了他们之间的往来酬唱。

太清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月受太夫人之命迁出王府,太清有诗记其事,从诗题就可知其情,《七月七日生夫子弃世,十月二十八奉堂上命携钊、初两儿,叔文、以文两女移居邸外,无所栖迟,卖以金凤钗购得住宅一区,赋诗以纪之》,而此后京城里就把此事和己亥年(1839年)龚自珍仓促离京的事情附会到一起,说是二人有婚外情被逐。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丁香花案”的事件,还引发了一场文字官司,赞同者有之,反对避谣者亦有之。(8)这是一起冤案,太清诗中也愤怒地说:“亡肉含冤谁代雪,牵萝补屋自应该。”说明其中有冤屈之衷情,盼望能有“代诉”者出面为其昭雪。两年以后,由定郡王筠邻帮助太清雪冤。太清的《金缕曲·上定郡王筠邻主人》表达了对定郡王筠邻帮助自己洗雪沉冤的感激:“此生恩拟向来生报”。感情非常真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筠邻与奕绘同为皇族,两家关系亲密。筠邻酷爱诗词,敬慕太清的才华,对太清的遭遇很同情,也了解太清被逐出荣府的冤情,所以趁太夫人离世之机,在皇室内部帮助太清昭雪了冤屈,太清对此非常感激。后来又为定郡王筠邻的词集《行有恒堂词集》题词,即《金缕曲·题〈行有恒堂词集〉》,极尽赞美之情,“缕月裁云手,好文章,天衣无缝,神针刺绣”,“篇篇珠玉,锦心绣口”。这里不乏溢美之辞,但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感激而生过誉之辞,也合乎人之常情。

芸台相国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所以称“相国”。他同时又是一位经学家和诗人,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刊《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书。太清与阮元虽非同辈,但因奕绘与阮元同朝为官,又同有收藏之嗜好,因此交往甚多。又因太清与许云姜为密友,云姜则是阮元儿子的妻子这层关系,故而得以密切交往。太清和丈夫奕绘,同阮元这位大学者都有唱和。太清有《瑶台聚八仙·祝芸台相国八十寿》的词作,称赞阮元“名重三朝”,“紫绶金貂”,但身为三朝元老,却并不以官位显赫而骄世,一派闲适自足,放怀山水的生活态度,并祝“韶光好,任老人行乐,扶杖逍遥”。(www.chuimin.cn)

太清对阮元很敬重,曾认真拜读阮元的《揅经室集》,并作诗《读芸台相国揅经室诗录》:“深闺得诵令公诗,想见乾隆全盛时。为楫为霖真宰相,乃文乃武大宗师。”评价阮元的诗歌雍容华贵,有盛世气象,并称赞阮元既能定国安邦,又文采飞扬。

阮元有收藏之嗜好,家藏金石字画甚丰,著有《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金石志》,珍本秘籍的收藏自不在话下。宋版《金石录》也是他的收藏之一,书中保留了有关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的许多生平史料。在奕绘去世后,芸台相国拿自己珍藏的赵氏《金石录》让太清题词,太清欣然应允,写下了《金缕曲·芸台相国以宋本赵氏〈金石录〉嘱题》一词,词中表达了对阮元送来这本书的咏赞,对这位前辈的敬重,对这部书价值的肯定。直到晚年,太清与阮元这位前辈学人都保持了牢固的友谊

许乃普,字季鸿,一字经厓,号滇生。钱塘(今杭州市)人。嘉庆进士。道光三年(1823年),入直南书房,历任贵州学政、侍讲学士、刑部侍郎、尚书等职。咸丰元年(1851年),仍入直南书房。次年授内阁学士、继授兵部侍郎,迁刑部侍郎,寻擢工部、刑部、吏部尚书,太子少宝等职。同治五年(1866年)卒,谥文恪。著有《谌喜斋集》。太清因认许滇生母亲为义母,故称许滇生为六兄。因这层关系俩人交往颇多,太清有《瑶华·代许滇生六兄题〈海棠庵填词图〉》,从词序来看,原本是有人请许滇生题词,而许滇生让太清代作。后来,太清在丈夫离世之后,离开了荣王府邸,一切在突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清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中。在这位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弱女子拖儿带女,艰难面对生活时,是这位义兄许滇生解囊相助送年货,帮她度难关,这真是雪中送炭。此事见于太清写的《许滇生六兄见赠银鱼螃蟹诗以致谢》一诗,诗云:“岁暮又新年东风解冻天。门庭无客至,盘合感兄怜。白酒持双蟹,银丝脍小鲜。高怀叨屡赠,相报有诗笺。”

在太清最需要人理解和帮助时,是这位义兄的无私援助让她感受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患难之处见真情,真诚的友谊让她感到全身温暖,也伴她度过了丈夫去世,家难袭来的时光,增添了她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