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孤寂凄凉的晚年岁月扶柩归里之后,徐灿已是60岁左右的迟暮之人了。清代诗人吴敦亦有两首小诗,描画了徐灿晚年的生活状况,对她空寂的晚年生活发出了感喟与叹息:阁老厅堂付郁攸,长斋绣佛几经秋。南楼依旧看明月,绝胜如花十二楼。徐灿一生备尝坎坷,由明入清,经历了时代鼎革之变,又随丈夫的宦海沉浮而阅尽人情冷暖,饱尝生活酸辛。......
2023-11-27
二、“不名一家,奄有众妙”的审美品格
魏谦升在《花帘词序》中称赞吴词“不名一家,奄有众妙”。吴藻词“兼众体而尽其妙”(2)的特色,的确已为她的同时代人所认同。吴藻在《洞仙歌·题赵秋舲〈香销酒醒集〉》明确标举北宋南唐词清灵流转、自然天成的美学神韵,词中称许赵秋舲的词“才华清似水,脱口清圆,北宋南唐最佳处”。而吴藻自己的词大多具有这种轻圆柔脆、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如《卜算子》就是这样一首流利天然、清灵婉转的抒情小词。词中写道:“时节未清明,小雨刚刚歇。独倚银屏避晓寒,只把罗衣熨。一阵海棠风,几点梅花雪。打叠春愁不下帘,待燕归来说。”仔细品味这首词的风格情蕴,可以发现作者完全选用清新流畅的的口语入词,娓娓道来,似脱口而出。在春雨刚刚停歇的清明前夕,幽处深闺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中整理着自己的轻罗衣衫。窗外一阵微风吹落了春寒中的梅花。孤独的女子想要收拾起心中淡淡的忧愁,无奈这春愁却依旧挥之不去。于是,这位闺中寂寞的女子只有期待软语呢喃的归燕为自己带来春天的欣喜。作者那淡淡的轻愁和无语的期待带给读者的无疑是轻灵淡雅、清丽怡人的审美享受。
但吴藻词的宗法与取向是丰富多样的,这就使她的词呈现出兼擅各家之美的艺术特色。作为浙西词文化中心的杭州女词人,吴藻词自然兼具浙西词崇尚醇雅清空的美学风格。南宋词在清代词学中备受青睐,也是浙西词取法的对象。吴藻在自己的词体创作中,有意效法南宋词人的醇雅空灵,并以和韵的方式揣摩南宋词精妍细密的神韵美感。吴藻的《高阳台》词题“清明泛湖用玉田韵”,玉田是南宋词人张炎的号。吴藻在这首词中化用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词韵,在精雕细刻的描摹中表现出女词人面对绮丽春光的欣喜之情。词云:
涨绿平堤,匀红缀树,东风吹上湖船。见说芳期,峭寒不似今年。玉梅随意闲开落,便春迟、春早谁怜。正嫣然,桃艳朝霞,柳晕朝烟。嫩晴初蜡游人屐,趁清明时节,金碧山川。第一楼头,还胜第二桥边。繁弦脆管西陵路,夕阳中、惊起鸥眠。卷珠帘,暮雨归来,满耳啼鹃。
这首词在炼字造句上精致讲究,在风格意境上空灵清虚,与浙西词在审美品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通读全词可以发现,本词在内在的情感神韵上与浙西词崇尚雅正唯美的美学风格仍略有不同。凭借着女性词内在情感的细腻柔婉,吴藻在对浙西词的效法中透露出的依然是女性词独有的纤丽与柔美。吴藻的《念奴娇》(瓜皮船小)词题“湖上坐瓜皮船用石帚韵”,词依南宋词人姜夔词韵而作。《木兰花慢·拟草窗》则是拟南宋词人周密词韵而作。词中“明湖千万顷,正春晓,镜奁张。看日脚烟浮,鱼天涨碧,鸥梦迷香”之句,节奏明快,音节响亮,色彩清丽,极尽炼词之精,是吴藻体现浙派词风格意境的得力之作。(www.chuimin.cn)
宋代女性词以李清照的《漱玉词》和朱淑真的《断肠词》为杰出代表。吴藻想必对二人的词作进行过仔细的研读。吴藻的《如梦令·燕子》词云:“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它不许。”细细品味这首词的风格情蕴,有李清照词的品格神韵。在吴藻的两部词集中,类似的词作不胜枚举。吴藻对于《断肠词》的钟爱则可见于吴藻词中对于“断肠”意象、典故的多次化用。《断肠词》中无尽的浓愁也早已化作吴藻词挥之不去的“吾家物”。
吴藻对于苏辛豪放词的继承与发扬在本节前一论题中已有充分论述,兹不赘述。
中年以后,吴藻迁居浙词宗师厉鹗故居,在词学取向上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厉鹗词的影响。在清代浙派词人中,吴藻对厉鹗的词也极为倾心,并多次用厉鹗词韵进行创作。如《夏初临》(梦雨飘帘)词题为“初夏苦雨,追忆湖上旧游,用樊榭韵”。这首词整体意境幽寒清空,抒情清苦而有节制,与厉鹗词追求清、婉、淡、幽的审美情韵极为神似。此外,吴藻在《清平乐》(曝书亭远)词中,对开创浙西词派的朱彝尊也表现出由衷的推崇。
在转益多师的继承与发扬中,吴藻词中“得自于天性灵感的痕迹也相当明显”,(3)表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吴藻天性率真爽直,追求自然情性的情感取向在词体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形诸于作品的创作,使吴藻词在“奄有众妙”的美学品格中,形成了自己“别是一家”的审美品格。
有关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的文章
(三)孤寂凄凉的晚年岁月扶柩归里之后,徐灿已是60岁左右的迟暮之人了。清代诗人吴敦亦有两首小诗,描画了徐灿晚年的生活状况,对她空寂的晚年生活发出了感喟与叹息:阁老厅堂付郁攸,长斋绣佛几经秋。南楼依旧看明月,绝胜如花十二楼。徐灿一生备尝坎坷,由明入清,经历了时代鼎革之变,又随丈夫的宦海沉浮而阅尽人情冷暖,饱尝生活酸辛。......
2023-11-27
雨的意象在表现地域特征和时令特征的同时,尤其表现出女主人公缠绵孤凄的情感意蕴。这些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雨”的疏淡迷朦,传达出丰富的情思意趣。雨所形成的烟水迷离的景象,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情致缠绵,沉迷于细密清冷的意境中。清冷的雨丝,往往寄予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思。......
2023-11-27
六、词情哲理,融为一体哲理诗、词是诗歌领域里隽永的瑰宝,它不以浓艳的色彩、缠绵的情意、华丽的辞藻取胜,往往是用朴实的字句,简练概括的语言,通过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高度的概括,揭示生活中的深邃哲理。顾太清的许多词受此影响,联想奇妙而富含理性的色彩,在阐发事理方面可谓自成一格,见识不凡。结彩为绳,截竹为筒。下片写人事哲理,深思熟虑,恰当地寓人事变幻之理于具体事物当中。......
2023-11-27
(三)意象的丰富多样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是经过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单位,诗词作品从艺术构思来看实际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杨柳的丰富内蕴因了词人遭际不同更趋完善。杜鹃意象在徐词中共出现7次。徐灿偏向于从听觉方面去感受雀鸟意象。......
2023-11-27
(五)传情达意的生动性这一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徐灿的闺怨词中。,起句即营造了一种暗淡、迷茫、冷清的境界,使得词人“盈盈泪暗蘦”。徐灿还有很多的闺怨词将对景物的描写、对自己动作情态的表现和呼告式的直接倾诉合而为一,整体作用于抒情,从而形成直率的抒情方式。这几个意念转换,鲜明地体现了徐灿对丈夫的眷眷深情。......
2023-11-27
心由境生,伤春悲秋亦在情理之中。早年至中年时期的徐灿身为贵妇,生活优裕,此阶段吟咏的伤春悲秋之作为数不少。《拙政园诗馀》的99首词中约有40首题为春怨、春感、春怀或伤春,九首秋怀、秋感、秋暮,敏感是成就一个词人必备的条件,而春秋代序、阴晴冷暖的自然景物和起起落落的人生际遇给温婉多情的徐灿提供了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绮思藻语,触绪纷来。......
2023-11-27
松散型文学女性群体,虽无组织之名,但常常围绕着某位有声望的文学女性或男性文人集会联吟、诗酒唱和,践行结社之实。这种清代女性的文学聚会又可分为“家居式”、“社交式”和“公众式”社团三种结社方式。“家居式”社团,以女性创作主体的家族化为主要特征。如《红楼梦》中有关“海棠诗社”的华美篇章,就是清代女性“家居式”结社的审美再现。......
2023-11-27
道家思想带给她的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词人置身香霭缭绕的禅房,感到了游心世外,远离喧嚣的惬意,也可见她对别样人生的一种爱慕。道人眉上不生愁。......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