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音乐美:语言的音律和节奏

音乐美:语言的音律和节奏

【摘要】:词的音乐美,通过语言的平仄和对仗来体现,与古典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对应。吴藻词总是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情感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在词的创作中,吴藻非常重视音律声字。吴藻词往往采用类似的表现手法,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来增加语言的音乐性和抒情性。

一、音乐美:语言的音律和节奏

词产生于民间,由音乐的需要发展而成,因而词的语言离不开声调的和谐美。词的音乐美,通过语言的平仄和对仗来体现,与古典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对应。在传统音韵的平、上、去、入四声中,一类声调平和、轻柔、悠扬、低微,为平声,另一类则声调突兀、沉抑,昂然,切响,为仄声。在诗词格律中,语言的平仄、对仗和句式的长短都有严格的规范。词的格律一般是固定的,但有时因为个性表现的需要,词的节奏顿歇、强弱快慢通常会发生一些变化。词的旋律美,体现在声调的高低抑扬和句式的错落有致。通过改变语言的节奏韵律,表现出语言的音乐性美感特质,往往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词人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吴藻词总是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情感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在词的创作中,吴藻非常重视音律声字。她的词往往随着词人情感、心境的不同,在语言的节奏顿歇、强弱快慢上有所变换,表现出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蝶恋花》词云:

旧句新吟窗下比。一种凄凉,两样愁滋味。往日伤心谁得已,而今怕又从头起。揽鬓刚窥明镜里,青入长眉,那有悲愁意。一笑抛书帘自启,携琴去向枕前理。

这首词的上片,节奏舒缓低徊,表现出无限感慨的凄凉愁楚。词的下片,作者以“揽”和“窥”这两个极富生活意趣的动作入词,词人心境,随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一心体味着生命中的悲愁,在不经意间,词人却发现自己依然是一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女子,眉目间哪有悲愁的意味。词的最后两句“一笑抛书帘自启,携琴去向枕前理”,节奏明快清朗,尤其表现出生活的意趣和青春的张力。(www.chuimin.cn)

回旋反复是音乐作品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吴藻词往往采用类似的表现手法,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来增加语言的音乐性和抒情性。如《江城梅花引·再寄云裳》词云:

沉沉莲漏入秋长,怕昏黄,易昏黄。最忆当时,听雨话联床。一样宵深闲不寐,问谁共,剪红灯,坐碧窗?碧窗碧窗夜初凉,月半廊,花半廊。梦也梦也,梦不到、春早池塘。阵阵西风,吹露未成霜。十幅蒲帆何日到?空望杀,美人兮,水一方。

在回环往复、悠长隽永的旋律和音韵中,词人反复吟咏,将自己对好友的思念糅入语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