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三大女词人与文人士子的交流与认可

清代三大女词人与文人士子的交流与认可

【摘要】:女性通过拜师学艺、题咏唱和等形式与文人士子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并由此得到男性社会主体的帮助和认可。吴藻与陈文述的师生之谊,以及与魏谦升、赵庆熺、俞少卿等人的题赠交游,前有详述,兹从略。从这些词作中可以看出,吴藻与众多文人士子的交往多属应题酬和之作,由此彰显出吴藻在女性文学领域的声名与威望。

三、与文人士子的交游

清代知识女性与男士的交往已开始冲破传统的藩篱,表现出一种发展的文化态势。女性通过拜师学艺、题咏唱和等形式与文人士子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并由此得到男性社会主体的帮助和认可。吴藻词以大量的篇幅实录了清代女性逐步走出闺门、走向社会、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历史进程。据笔者统计,吴藻词集中与文人士子题和词共计43篇,其中和陈文述2篇、魏谦升6篇、赵庆熺4篇、俞少卿3篇、江秬香(学博)2篇,余26篇,涉及名流32人。与文人名士的广泛交游,表现出清代女性日益宽松的发展空间。这种相对宽容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拓宽了吴藻的艺术视野,使她能够转益多师,从而拓宽了女性词的题材内容,开阔了意境,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文人名士的推举与传播,也为吴藻词的广泛流传与接受打开了重要通道。

陈文述(1771年—1843年),字云伯,号退庵,为碧城仙馆馆主。陈氏早年曾受业于阮元门下,得其赏识。吴藻与陈文述的师生之谊,以及与魏谦升、赵庆熺、俞少卿等人的题赠交游,前有详述,兹从略。

从吴藻的词作中可以看出,在她的社会交往文学活动中,往往为好友的亲人友朋题咏、奉和。在她的挚友中,不乏夫妇俱有才华者。如,汪端与陈裴之、许云林与孙承勋(子勤)、周琴与魏谦升、席慧文与石同福(敦夫)、沈穀(采石)与曾颐吉(笑崖)、董琬贞(双湖)与汤贻汾(雨生)、金礼嬴(云门)与王昙(仲瞿)夫妇等等,吴藻与他们均有题赠唱和之作。这种文学交游活动,既拓宽了彼此的艺术视野,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社会活动与文化生活。

作于《花帘词》早期的《摸鱼子》(绿裙腰、年年芳草),词题“同人重建和靖先生祠于孤山,许玉年明府补梅饲鹤,填词记事,属和原韵”。许玉年,名乃榖,浙江钱塘人,曾任甘肃敦煌知县。这首词应许乃榖嘱题而作,显示出吴藻的文学声望。词云:“绿裙腰、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段家桥畔西泠路,寂寞古梅香冷。”在一年年时光的流逝中,作者流露出的是对宋代隐士和靖先生林逋的尊崇与景仰。在这首词中,吴藻寄予了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伤叹之情溢于言表。

《迈陂塘·陆次山〈蜀游图〉》作于《香南雪北词》时期,词云:

问谁歌、青天蜀道,书生笔健能写。峨眉雪化岷江水,幅幅诗人图画。君看者,看翠劈、双峰剑阁连云挂。碧鸡试马。正红友春招,绿章夜奏,莫任海棠谢。奚童背,古锦一囊又卸,浣花笺纸无价。杜陵茅屋秋风冷,三峡词源长泻。游倦也,但听雨、巴山剪烛西窗话。鹅溪绢把。算家近蓬莱,梦回关塞,且乞镜湖假。

词以真挚的情感层层用典,以李贺、杜甫李商隐、贺知章的故事形容陆氏,描摹出陆次山浓郁的才情,巧妙地融入了吴藻对陆氏的安慰与欣赏。行云流水般清新流丽的语言,营造出精耕细作的神韵美感。《满江红·江秬香学博新得晋城太守孙夫人碑拓本,徵题,为填此解》,词云:“羡生花妙笔,双钩满幅。前代名碑遗篆隶,后来词客挥珠玉。属书星、拓本好收藏,千回读。”词以醇雅清空的语言娓娓道来,尽显浙派词的美学意韵。从这些词作中可以看出,吴藻与众多文人士子的交往多属应题酬和之作,由此彰显出吴藻在女性文学领域的声名与威望。

【注释】

(1)梁绍壬《两般秋雨盦曲谈》,见任讷辑《新曲苑》,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民国29年,第2页。

(2)《乔影·跋》,《续修四库全书》第1768册,第156页。

(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1页。(www.chuimin.cn)

(4)钟慧玲《清代女作家专题》,台湾乐学书局,2001年版,第85页。

(5)黄嫣梨《清代四大女词人——转型中的清代知识女性》,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6)词中自注:“座中除沈采石外,皆碧城弟子。”

(7)词中自注:“谓小韫。”

(8)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卷二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05册,第16页,附齐彦槐原作。

(9)沈善宝《名媛诗话》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706册,第616页。

(10)沈善宝《名媛诗话》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706册,第616页。

(11)沈善宝《名媛诗话》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706册,第616页。

(12)钟慧玲《清代女作家专题》,台湾乐学书局,2001年版,第75页。

(13)张璋《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14)钟慧玲《清代女作家专题》,台湾乐学书局,2001年版,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