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三大女词人与文学女性的交往

清代三大女词人与文学女性的交往

【摘要】:这种相知相契、相惜相怜的闺中真情与封建时代女性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以上仅以吴藻交往密切的若干重要文学女性为例进行评述,吴藻词中仍有与众多文学女性的交游、题咏之作,兹不详述。

二、与其他文学女性的交游

吴藻与其他女性的文学交游涉及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她的题咏、交游对象包括:才女名媛、商女贵妇、闺塾教师、隐逸道士、歌女名妓等等。如《迈陂塘·题李纫兰〈生香馆遗集〉》,词在痛悼李佩金早逝的伤惋中,抒写了一段相知相契的闺中真情:“伤心事,除却兰姨琼姊,眼前谁复知己?瑶清旧侣和烟散,亲舍白云无际。”在这首词中,作者深感于女性知己的相知情意,而加以真诚的赞美。这种相知相契、相惜相怜的闺中真情与封建时代女性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弱势群体,这些才艺出众的优秀女性从彼此的身世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结局。她们相知相惜,从对方的才情中感受着女性生命价值的光芒。

沈善宝,字湘佩,浙江钱塘人,有《名媛诗话》《鸿雪楼初集》和《鸿雪楼词》等作品传世。吴藻《和沈善宝女史留别三章》诗自注云:“余晤君于夏氏园,看盆梅,一见倾心,遂成莫逆。”(9)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人名索引提要》“沈善宝”条记载,《名媛诗话》末题“img39香姊吴藻拜读僭撰”。从《名媛诗话》的记录中可以看出,二人时常偕游联吟,与闺中好友举行诗词酒会,其乐融融。同时,《名媛诗话》也存留了吴藻大量的诗、曲作品,对于吴藻作品的辑佚,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这部十五卷的诗话著作也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献,文学与文献价值并重。

周琴,字暖姝,是魏谦升的继室。吴藻用大量的词作记述了与周琴、魏谦升夫妇的深厚情谊。《浣溪沙·周暖姝夫人〈修梅小影〉》词中写道:“修到今生并蒂莲,前身明月十分圆,梅花如雪悟香禅”,在嫣然盛开的梅花中,作者对清雅不俗的好友致以由衷的欣赏。《名媛诗话》卷六载,道光十七年(1837年)秋,沈善宝即将北行,吴藻约鲍靓在“香南雪北庐”为其饯行,“时晚桂盛开,周暖姝携花适至img40香即留共饮。四人纵谈今古,相得甚欢”(10)。沈善宝即席赋诗《留别三章》,“img41香、玉士、暖姝皆为黯然”(11)

鲍靓,字玉士,工诗词,精音律,善鼓琴,尤善吹箫,为许延礽族亲。魏谦升曾为之作传,言其“平日喜读杜诗,气格苍老。不辨为闺中手笔,书法逼近平原。嫁不十年,所天遽丧,藐孤犹在襁褓,屏弃笔墨,抚孤成立”(12)。吴藻有《卖花声·〈花屿读书图〉,鲍玉士妹为人索题》,由此可见二人相知之契。

席慧文,字怡珊,工书善画,通音律,尤擅隶书,著有《瑶草珠花阁诗钞》。吴藻有《金缕曲·石敦夫司马〈酒边花外词〉,怡珊属题》,全词雅洁而荡气回肠,对席慧文夫妇琴瑟相和的幸福婚姻致以真挚的称赏与钦羡。《名媛诗话》卷六载:“丙申(道光十六年)初夏img42香、茞香姊妹偕渑池席怡珊、云林并余泛舟皋亭……斯游之后,怡珊归吴,云林与余先后入都,遂如雨散星飞,皋桥侧畔无复问津人至。偶检旧箧得是日联句一章”,其中许云林、吴img43香、席怡珊、吴茞香的联句依次为:“远岫绿侵词客黛,夕阳红入酒人船。水乡风景浑如画,林下襟怀望若仙。”沈湘佩以“同倚篷窗赓好句,扫眉才调尽翩翩”收尾,真切地再现了她们相伴偕游、诗酒联吟的生活情致。

此后沈氏与许云林、许云姜姐妹先后居京城,与顾春等人互为挚友,并结成全国性的诗社“秋红吟社”。吴藻由此结识顾春,二人遂为文学知音,彼此倾慕、推赏。顾春的《东海渔歌》卷一有《金缕曲·题〈花帘词〉,寄吴img44香女士,用本集中韵》,词云:“何幸闻名早。爱春蚕、缠绵作茧,丝丝萦绕”、“有美人兮倚修竹,何日轻舟来到?叹空谷、知音偏少。只有莺花堪适兴,对湖光山色舒长啸,愿寄我,近来稿。”(13)随着社会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女性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她们对友情的向往更加注重精神的相契与心灵的相知。吴藻与顾春虽然从未见面,却以心灵的相契彼此引为人生知己。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空谷佳人”的意象频频出现,表达了女词人自我价值无由实现的落寞和对女性自我形象的体认,更表现出她们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期许。(www.chuimin.cn)

均香,名王岳莲,是“福慧双修庵”的女道士。均香能诗善画,又擅小楷,曾绘《空山听雨图》。吴藻有《念奴娇·题均香〈空山听雨图〉》,词云“香火因缘,语言文字,唱绝云山侣。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词在清疏空灵的意境中,极力描摹出均香超绝的才貌和充盈的佛性。均香曾为吴藻的杂剧《乔影》题诗。

《花帘词》前期有《洞仙歌·赠吴门青林校书》,校书是对青楼女子的雅称。青林校书,姓名不可考。但从吴藻的词中可以得知,这位青楼女子与作者“赌酒评诗”,才艺俱佳。此时的吴藻处于创作杂剧《乔影》的时期,风华正茂,意气动荡。词云“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在这首词中,作者突发奇想,以知音的情怀强调了她对于青林妓才情的欣赏,同时也表现出她不甘为女儿身的社会理想和对名士风范的慕想。

《摸鱼子》(是谁工、《霓裳》旧谱),词题歌者沈嘉珍的《招凉图行》画卷,词前小序有“许玉年明府转为索题”。沈嘉珍高超的才艺、清绝的歌声曾令人感动,而她暮年的凄凉景况,却令人感伤不已。吴藻在对女性生活的真切的关注中,寄予无限的人生忧思。

归懋仪,字佩珊,为随园女弟子,曾任闺塾师。吴藻有《百字令·读〈绣余续草〉题寄归佩珊夫人》。归懋仪集中有《题吴img45香夫人〈饮酒读骚图〉》诗二首及《沁园春·题〈花帘书屋填词图〉》词一阕(14)

以上仅以吴藻交往密切的若干重要文学女性为例进行评述,吴藻词中仍有与众多文学女性的交游、题咏之作,兹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