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意象在表现地域特征和时令特征的同时,尤其表现出女主人公缠绵孤凄的情感意蕴。这些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雨”的疏淡迷朦,传达出丰富的情思意趣。雨所形成的烟水迷离的景象,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情致缠绵,沉迷于细密清冷的意境中。清冷的雨丝,往往寄予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思。......
2023-11-27
一、与碧城女弟子的文学聚会
吴藻早年久慕碧城馆主陈文述的声望,希望能够拜师学艺、聆听教悔。道光六年(1826年),吴藻师从碧城仙馆门下,并与碧城女弟子举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文学盛会。在这次文学聚会中,吴藻与张襄、汪端、许延礽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成为相知相怜的闺中知己。作于《花帘词》后期的《忆江南·寄怀云裳妹八首》,就以深情的追忆再现了这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聚会,成为吴藻生命历程中最为珍贵的回忆。以其中四首为例:
江南忆,最忆识君时。潭水桃花红万点,苏台杨柳绿千丝。相见尚嫌迟。
江南忆,最忆绮筵开。阿母瑶池飞玉盏,女儿绛帐列金钗。(6)谁是谪仙才。
江南忆,最忆夜联床。读曲帘栊花气暖,吹箫庭榭月华凉。残烛剪西窗。
江南忆,最忆碧城招。咏絮君应称谢女,买丝侬欲绣班昭。(7)墨会记灵霄。
在这次文学盛会中,最值得吴藻回忆的情景太多了。词中接连用了八个“最忆”,以痛快淋漓的感情渲泄来追念这份珍贵的友情。纵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及词人与张襄的情谊。这里,作者化用了李白的《赠汪伦》诗来形容她们的相识。她们相见恨晚,联吟、赏画、饮酒、看剑、控马、游园,情思豪迈,意气风发。(www.chuimin.cn)
张襄,字云裳,安徽蒙城人,精于诗词书画、经史内典,著有《锦槎轩集》《织云仙馆遗稿》《支机石室诗》等作品。张襄出身将门,精于骑射,极富才情;吴藻性情豪爽洒脱,满怀壮志,才华出众。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吴藻曾接受张襄的盛情,客居其“织云仙馆”,二人剪烛夜话、踏青赏花、彼此欣赏。此次别后,二人以诗词代柬,用文学语言传递着彼此的相知与牵挂。
汪端,字小韫,浙江钱塘人,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钞》十卷,创作小说《元明佚史》(已佚),并编选《明三十家诗选》。汪端父母早卒,由姨母梁德绳夫人抚养成人,后嫁于陈文述之子陈裴之。吴藻词中多有寄怀汪端之作,汪端诗作中也有大量与吴藻的赠和、感怀之作。陈裴之早逝后,汪端悲恸难抑。吴藻作《金缕曲》四首寄怀汪端,殷切的关怀寄予了她对于挚友深情的忆念。中年以后,汪端潜心修道。昔日的文学知己、闺中挚友,从此成为清虚道侣。她们谈经论道,在清静无为的参禅礼诵中实践着自己的生命理念。
许延礽,字云林,梁德绳次女,曾与顾太清、沈善宝、项屏山等人结成“秋红吟社”。云林女孙静兰十二岁夭折,梁德绳夫人伤恸欲绝,因梦作《昙影梦痕图》,请吴藻为之题词。吴藻作《洞仙歌·昙影梦痕图》,词中充满了痛惜伤悼的深挚情意。从双方传世的诗词作品可以看出,她们彼此均有大量的题赠唱和之作。吴藻与这对母女的交往尤为密切,情深意重。《高阳台·云林妹属题〈湖月沁琴小影〉》,以清灵秀雅的笔调抒写了作者与许氏相契相知的真挚情谊。词云:“成连海上知音少,但七条丝动,移我瑶琴。录曲栏杆,问谁素手同凭?几时共结湖边屋,待修箫、来和双声。且消停,一段秋怀,弹与侬听。”只有湘水女神般飘逸灵动的女子才堪与作者相知相怜,在与众多优秀女性的交往中,吴藻更加理解了女性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吴藻曾应云林之请,为其夫孙子勤的画作《看剑引杯图》题词。吴藻以一阕《水调歌头》相赠,词以豪宕洒落的笔法描摹出孙子勤“饮如鲸,诗如虎,气如虹”的豪迈情怀。
汪琴云,字逸珠,著有《沅兰阁诗》。汪氏为汪端族姑,终身不嫁,以卖画自给。《花帘词》中有《秋波媚·题赠汪沅兰女史〈白莲画卷〉》,词云:“淡妆无语,凌波微步,几许闲愁”,词以舒缓的旋律,在白莲花的意象中烘托出幽独芬芳的佳人形象。
在与碧城女弟子的文学聚会中,吴藻得以结识了众多的文学女性。道光六年(1826年),当吴藻师从陈文述,与碧城众弟子举行文学盛会时,正值碧城弟子阵容最为强盛的时期。齐彦槐,号梅麓,张襄曾师事其门下,吴藻曾为之作《沁园春》词,称赞其品格的高逸。齐氏曾赞陈文述:“羡煞碧城诗弟子,买丝争欲绣元龙”(8),羡其金钗问字、桃李门墙之盛。碧城仙馆女弟子的文学活动以联吟唱和为主,兼及绘画、音乐、编校、出版等内容,形成了一个以陈文述为中心的女性文学群体。这个女性文化群体,构成了清代道光年间江南地区闺阁文坛中的独特人文景观。在这个群体中,吴藻深切地感受着时代进步的气息,同时也深切地体会着封建社会中女性凄凉的人生境遇和不幸的命运遭际,从而使其词作透现出更为浓郁的时代气息。
有关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的文章
雨的意象在表现地域特征和时令特征的同时,尤其表现出女主人公缠绵孤凄的情感意蕴。这些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雨”的疏淡迷朦,传达出丰富的情思意趣。雨所形成的烟水迷离的景象,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情致缠绵,沉迷于细密清冷的意境中。清冷的雨丝,往往寄予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思。......
2023-11-27
这种相知相契、相惜相怜的闺中真情与封建时代女性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以上仅以吴藻交往密切的若干重要文学女性为例进行评述,吴藻词中仍有与众多文学女性的交游、题咏之作,兹不详述。......
2023-11-27
道家思想带给她的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词人置身香霭缭绕的禅房,感到了游心世外,远离喧嚣的惬意,也可见她对别样人生的一种爱慕。道人眉上不生愁。......
2023-11-27
(三)寄心空门的隐逸思想徐灿早有归隐之念。《拙政园诗集》中时见其隐逸避世的思想,如:“玉树悲歌日,金门大隐年”。最后,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的浸染是徐灿退隐之念的深层文化动因。晚明时与丈夫同隐于苏州天平山的徐媛(小淑)的隐居生活对徐灿的潜在影响也是很大的。遇赦回归江南后,之遴、诸子早殁,寄心空门更是她唯一的选择。究其逃禅原因,凄苦的境遇是首要因素。......
2023-11-27
六、词情哲理,融为一体哲理诗、词是诗歌领域里隽永的瑰宝,它不以浓艳的色彩、缠绵的情意、华丽的辞藻取胜,往往是用朴实的字句,简练概括的语言,通过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高度的概括,揭示生活中的深邃哲理。顾太清的许多词受此影响,联想奇妙而富含理性的色彩,在阐发事理方面可谓自成一格,见识不凡。结彩为绳,截竹为筒。下片写人事哲理,深思熟虑,恰当地寓人事变幻之理于具体事物当中。......
2023-11-27
(三)意象的丰富多样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是经过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单位,诗词作品从艺术构思来看实际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杨柳的丰富内蕴因了词人遭际不同更趋完善。杜鹃意象在徐词中共出现7次。徐灿偏向于从听觉方面去感受雀鸟意象。......
2023-11-27
此后,二人往来密切,尤其在奕绘去世后,许滇生在年关时节馈赠银饵、螃蟹,项屏山送养猪饲料,帮助太清熬过了最苦涩的一段日子。第一首描写三十年里二人相互慰藉,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亲如手足,听到噩耗不胜悲哀。第三首回忆二人之间的心灵相投,情深意厚的友情。......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