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女性觉醒与自我主体意识

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女性觉醒与自我主体意识

【摘要】:吴藻以女性的思维创造出写意的人生,也在文学创作中折射出女性作为创作主体,在特定情境下的主体意识和人格意识。吴藻则不然,她在表现自己作为女性的一般化抒写的同时,更倾向于表达自我个体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呈现出自我形象抒写的强烈个性化。

一、女性觉醒意识:观照女性与自我的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女性能在不依赖外在力量的情形下,超越自身,超越传统,自由地支配自身的活动,并勇于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不断的追求中完善女性的人格与主体精神。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吴藻以女性的思维创造出写意的人生,也在文学创作中折射出女性作为创作主体,在特定情境下的主体意识和人格意识。吴藻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自我人格意识的张扬,反映出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并不时潜伏着由于现实的缺憾与自身的悲楚而渴求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补偿的文人心态。

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往往被作为男性形象的附属物来加以刻画。这种描述方式几乎成为古代女性文学类型化的表现方式。吴藻则不然,她在表现自己作为女性的一般化抒写的同时,更倾向于表达自我个体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呈现出自我形象抒写的强烈个性化。如《疏帘淡月》(黄昏人醉)“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巧妙化用屈原离骚》《九歌》的语境,表现出吴藻不与世俗相谐,牢骚动荡、意气勃发的人格意识。《金缕曲》(生本青莲界)以慷慨悲昂的笔锋抒写胸中不平之气:“莫学兰台悲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悲慨豪宕的语调表达出词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失望,堪称吴藻追求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这首词与《金缕曲》(闷欲呼天说)几为同调,表明了吴藻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独立的人格理想,成为清代中晚期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有力宣言。吴藻所书写的人格意识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很大程度上涵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时代因素。(www.chuimin.cn)

古老的爱情主题在吴藻的生活中似乎被淡化了,然而在吴藻的作品中不乏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渴望。《乳燕飞·读〈红楼梦〉》以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毁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惨淡的爱情悲剧。全词语辞沉痛,情真意切:“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只有那种生死相许、缠绵深沉的爱情生活才能让作者悲叹伤恸,以至于“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百字令·题〈玉燕双声合刻〉》为女诗人陆惠与其夫张澹的诗歌合集题词。全词风格欢快明朗,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婚姻的赞美与艳羡:“一似玳瑁梁间,飞飞燕子,软语商量久。从此情天无缺憾,艳福清才都有。”精神的共鸣,心灵的相通,才是美满爱情的理想境界。

独立的人生追求赋予吴藻词深刻的时代意蕴。卓越的才华、远大的理想、凌云的壮志使作者不甘心于庸庸碌碌地虚度年华。她把文学艺术活动看做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以此赢得自我个体的解放,并对封建的社会意志构成一种冲击。如《水调歌头》(长剑倚天外)放笔写来,气势磅礴,音调豪迈,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词的下片云:“饮如鲸,诗如虎,气如虹。狂歌斫地,恨不移向酒泉封。百炼钢难绕指,百瓮香频到口,百尺卧元龙。磊落平生志,破浪去乘风。”这首词表达了吴藻渴望鲲鹏展翅,直飞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展示了词人迥然有别于一般女性的宽阔襟怀和崇高境界。《蝶恋花·葛岭》一词构境奇幻大气,以不同凡响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吴藻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词中抒写的那种傲视一切的开阔胸怀,正是女词人气概豪迈的精神体现,是女性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