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之前,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生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苏轼二、论述题1.何谓“以诗为词”?......
2023-11-30
一、徐灿词的取径宗承
徐灿家学渊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诗词的熏陶,事实上,她对古人的诗词有着自己的偏好。陈之遴在《拙政园诗馀序》中指出其“所爱玩者,南唐则后主,宋则永叔、子瞻、少游、易安,明则元美。若大晟、乐正辈,以为糜糜无足取”(1)。周铭也说:“(徐灿)诗馀得北宋风格,绝去纤佻之习。”(2)可见徐词取径之宽。她善于采撷前人词中晶莹的露珠,点缀在自己的花朵之上,不露痕迹地化“境”入词。
据陈之遴说,徐灿对五代词人,独喜南唐后主,其实,她对南唐词应该都下过功夫。她的集子里有《南唐浣溪沙》三首:
已试华灯照绮筵,渐添奇巧斗新悬。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南唐浣溪沙·十四夜》)
暖浅寒轻夜气和,踏春红袂试纤罗。月似美人慵欲睡,晕横波。懒逐香尘看火树,自笺新调当笙歌。半侧流霞三两爵,不须多。(《南唐浣溪沙·十五夜》)
玉乱香忙午夜天,氍与红暖正初筵。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绛蜡消风欢不足,踏灯须又待明年。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眠。(《南唐浣溪沙·十六夜》)(www.chuimin.cn)
择调即仿南唐中主,只是中主词意蕴悲苦,将说还咽,被王国维解作“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3),而徐灿的仿作写元宵诸事,尚是旧时繁华,自然不比中主诸作有深度。李后主的词以亡国前后为界,分为两段,前段靡丽,后段悲苦。从徐灿的创作实际看,虽不能完全比附,却也大致如此。她对江南生活的描写,清丽恬淡,是清兵入关以前的生活写照;而亡国之后,则感伤凄咽,多有难言之隐,所以对李后主亡国后的作品更有同感。像“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之类,都能看到后主的影响。这和当时许多提倡并模仿花间词风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对北宋词风的欣赏。陈之遴提到她喜欢欧阳修、苏轼、秦观和李清照,从她的词中,时时可以窥见前贤的影子,既有欧、苏的舒朗,又有秦、李的缠绵,而以易安词的痕迹最为明显:有易安闺怨词中的怊怅伤感,如“午梦沉沉香薄覆,梦醒春依旧”、“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燕子呢喃未了,一庭蕉雨交加”;徐灿的婚姻与易安也有相似之处,都与丈夫感情深厚,却有离别的伤痛和被“抛撇”的隐恨,故徐词中亦有易安词怀人的妩媚和幽怨:“点就迎郎双笑靥。近日人来,真个归期绝”、“留取罗裙香几折,归时教看啼痕叠”、“为君憔悴春能几,忘不了、东风意”、“春尚在,衣怜薄;鸿去尽,书难托。叹征途憔悴,病腰如削”。
和一般女词人在择调上的纤柔不同,徐灿的作品中多有慷慨激切之调,特别是常写一些前代女作家很少写的调子,如《满江红》和《念奴娇》等,都写得激扬悲切,无疑可以从欧、苏那里找到她所接受的资源,而同时又打上了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她的词同时也能写得非常缠绵,委婉曲折地道尽一腔心事,《临江仙·闺情》即是。这种题材本是明清之际词家所喜为者,往往写得非常香艳,当时的“小慧侧艳之风”(4)也多与此有关,但在徐灿笔下却能宕开一境,“绝去纤佻之习”,因此,陈廷焯许为“意缠绵而语沉郁,居然作手”(5)。
徐灿的词取径北宋,已经受到同时或后世的批评家的注意。如《卜算子·春愁》:陈维崧评“道是”二句云:“兼撮屯田、淮海诸胜。”(6)《水龙吟·春闺》:陈廷焯评云:“绵丽,得北宋遗意。”(7)还有《醉花阴·风雨》(残月又模糊)、《玉楼春·寄别四娘》(雨声欲逐泪痕多)、《忆秦娥·春归》(残红少)、《踏莎行·饯春》之二(杜鹃啼断夕阳枝)、《永遇乐·寄素庵》诸作,倪一擎评云:“皆清微淡婉,得北宋词家三昧。”(8)在举世竞为晚唐五代之际,徐灿能够从北宋入手,勇气和见识都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出她的独立精神。
有关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的文章
苏轼之前,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生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苏轼二、论述题1.何谓“以诗为词”?......
2023-11-30
结语徐灿的词史地位和影响徐灿因其优秀的词作,在清代词坛、女性词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徐灿词拓宽了女性词的传统题材。邓红梅女士认为在女性词史上,徐灿开了清代女词人走出闺房、关注社会国家之先河,她不但深化了女性词的境界,也拓阔了女性词的思路。徐灿词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在女性词的发展史上,徐灿实在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徐灿词是女性词史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值得人们去反复流连,仔细玩味其中的韵味。......
2023-11-27
南唐中主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中书侍郎、左仆射同平章事。南唐中主,在位十九年。李璟所作为其别体,又称《摊破浣溪沙》。继其父璟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唐玄宗时教坊有此曲,后用为词调。清平乐[1]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用于词调,首见于温庭筠词,至五代已为文人所习用。俞陛云称此词“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之三声肠断也”。......
2023-12-07
(二)徐灿与蕉园诗社明末清初,女子结社、切磋诗艺之风渐盛。蕉园诗社大体分两个阶段,即“蕉园五子”时期和“焦园七子”时期。尝招诸女作蕉园诗社,有“蕉园诗社启”。前后两个“蕉园诗社”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作为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才女诗社,“蕉园诗社”崭露头角、引领先锋,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妇女文学的发展。陈元龙《家传》,载徐灿《拙政园诗馀》第1页。徐灿《有感》,《拙政园诗集》卷上,第29页。......
2023-11-27
引言徐灿研究概况明清两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闺中教育的相对普及,女性文学创作异常活跃,尤其是江浙一带,可谓才女辈出,著作丰富。而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徐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徐灿词的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出版著作二部,发表论文近十篇。此外,出版的相关文学史及辞书对徐灿的诗词创作也有介绍和评价。......
2023-11-27
心由境生,伤春悲秋亦在情理之中。早年至中年时期的徐灿身为贵妇,生活优裕,此阶段吟咏的伤春悲秋之作为数不少。《拙政园诗馀》的99首词中约有40首题为春怨、春感、春怀或伤春,九首秋怀、秋感、秋暮,敏感是成就一个词人必备的条件,而春秋代序、阴晴冷暖的自然景物和起起落落的人生际遇给温婉多情的徐灿提供了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绮思藻语,触绪纷来。......
2023-11-27
风热表虚证风热表虚证,是由于素体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复感风热之邪,致使营卫失和,临床以发热,微恶寒,有汗,头痛身楚,咳嗽,心烦,口渴,舌苔黄,脉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证候。诊断要点凡具备主症①、②两项,或主症②、③和次症①、②,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风热表虚证。这些症状都是风热表虚证所不具备的。送服风热感冒冲剂,适用于风热表虚感冒之重症。是治疗风热表虚证的饮食佳品。......
2024-01-08
公孙述取得汉中后,即把三辅作为下一个目标。三辅地区乃西汉京畿所在,西周、秦、西汉都以此为基地,夺取并统治了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能否夺取三辅,攻占全关中,决定着公孙述日后能否夺取天下。与此同时,刘秀也极为关注这一地区。冯异的任务,是要抢在公孙述之前占领关中。此后,公孙述又多次派兵与吕鲔合兵,出击三辅,但都遭到冯异与隗嚣联军的阻击,始终未能如愿。从此蜀军不再北出,北取三辅战略宣告失败。......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