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问题研究结果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问题研究结果

【摘要】:目前,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42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见,当地绝大多数群众对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当地行政执法水平寄予厚望。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的一般评价

(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下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许多地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由于长期发展不平衡加之较为恶劣的地理自然条件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仅落后于东部地区,与西部汉民族聚居地也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42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尽管国家投入和兄弟省市支援西藏近50年来每年近10亿人民币,从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8],但由于体制和寒冷、高海拔以及土地缺水贫瘠等原因,今日西部仍不富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尚处在发展的低端,其中,西藏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64.0%[9]。落后的经济发展极大制约当地行政执法水平,例如当地不少行政执法机关经费短缺,执法设备简陋,执法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取证设备、监测仪器,普遍存在执法手段单一,执法乏力等现象,这些都将制约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特定地理自然条件影响,较之其他地区,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行政执法的费用更大,成本更高,期限更长,难度更大,对于执法经费,执法设备以及人员配置的更高需求与现实供给不力产生较大矛盾;由于许多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政府技术手段落后,政府难以向群众及时传布政令,群众也难以将当地情况及时汇报给政府,造成了管理上的诸多不便。因此,必须将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且列入一定的专项资金加强,给予政府行政主体经费及设备上的有效保障,大幅度改善该地行政执法条件。

(二)一般结论

我们在西部民族地区调研时,专门就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环境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个别专访和对比分析,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行政执法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www.chuimin.cn)

img31

图表25 行政执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中大多数(72.8%)认为经济发展状况对行政执法有制约关系,而且占受访人员总数的31.7%的人更是认为近年来“当地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之后的自然结果”。不过,在认为“经济发展状况对行政执法有制约关系”的受访者中,一半以上(56.52%)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行政执法状况,但难以决定行政执法水平”。可见,受访者对经济发展水平与行政执法水平提高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更多的还是保持着一个较为审慎的看法。另外,对行政执法水平提高是否必然带来经济发展这个问题,则只有近五分之一(19.8%)的受访人员持肯定意见,还有极少数受访者(7.4%)对近年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后的行政执法状况极为不满,认为“经济发展与行政执法水平高低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可见,当地绝大多数群众对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当地行政执法水平寄予厚望。由此来判断,在绝大多数的受访者看来,经济发展即便并不必然使得行政执法水平提高,但也至少认为发展好经济乃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