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部民族地区主要宗教特征揭示

西部民族地区主要宗教特征揭示

【摘要】:(二)地域性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流行的宗教除了具有“一族一教”的鲜明特点外,地域性特点也很明显。首先,从近期看,西部少数民族宗教气氛浓、信众比例高的状况不会改变。西部民族地区宗教状况历史地基缘于落后经济状况、严酷的自然条件,这一情况的根本改变尚有待时日,短期还难以走出现实生活的艰辛。

二、西部民族地区主要宗教的特征

(一)民族性

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48个聚居于西部。在西部各少数民族中,除壮族苗族等未形成民族标志性宗教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往往是一个民族共同信仰一种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近2000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蒙、裕固、土族等9个民族,除蒙古族和裕固族中有少数人信仰萨满教、土族中有少数人信仰道教外,绝大多数人都信仰藏传佛教,教众人口达750多万人。

(二)地域性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流行的宗教除了具有“一族一教”的鲜明特点外,地域性特点也很明显。如,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青藏高原及其外缘延伸区域,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甘肃中部祁连山和达坂山东北坡、四川西部、云南西部、新疆南疆南边靠近西藏和青海的区域等;其中,上座部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分布于云南省地区,信仰民族有傣族、德昂族等民族,计200多万人。而新疆伊斯兰教则盛行于从新疆东出甘肃河西走廊向陕西延伸的狭长区域,包括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宗教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宗教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生活的民族的形成起过决定性作用。有些少数民族形成过程中,宗教也起过重要作用,宗教文化往往是早期民族文化的主流或正宗,如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就与地缘性、族群性伊斯兰文化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使伊斯兰文化成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三)历史传承性

西部民族地区流行的宗教均有悠久的历史,每一种现仍在流行的宗教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关系。譬如,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产生后不久,就传入了中国,在7-16世纪的近千年时间了,伊斯兰教沿不同的路线和途径、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下传播到在我国新疆和甘、青、宁的10个少数民族中,因而形成了内地和新疆两大系统。

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元651年唐政府在首都长安第一次接待阿拉伯来华使者为内地伊斯兰教的起始。此后的600多年时间里,阿拉伯、波斯的使者和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频繁来往于中国和西亚之间,他们多集中于东南沿海方便通航的广州、泉州扬州等港口城市,也有深入内地到长安、洛阳开封等地的,被称为“胡商”、“番客”。他们在居住地盖起清真寺,并绕清真寺而集中居住。有元一代,蒙古族西征,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西亚、中亚人被编入军队或征为工匠随迁至中国内地,并有大量尾随而来的传教士、商人,不同来源但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另外,居住在今天甘、青两省交界地带的东乡、保安、撒拉族也是在元代从中亚等地迁来的穆斯林。内地穆斯林成长于中国传统农业封建社会中,其经历了教众以清真寺为单位从事宗教生活的教坊制到宗教生活与本民族封建家族制相结合的“门宦”教派制度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门宦”制度已经被彻底废除,绕寺而居的居住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宗教观念和生活方式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内地伊斯兰教众的行为方式。

而新疆伊斯兰教则缘起于公元10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该汗国建立了以喀什噶尔为政治中心的穆斯林汗国。后经宗教战争,于公元11世纪初实现对信奉佛教的于阗地区的伊斯兰化。元朝末年,割据新疆一隅的蒙古察合台汗国首领秃黑鲁·贴木耳皈依伊斯兰教,其率众亦改奉伊斯兰教。之后,秃黑鲁·贴木耳继任者继续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将佛教从吐鲁番、哈密地区排斥出去,到16世纪中叶以后,伊斯兰教普及到了新疆天山南北的大部分地区,之后东出新疆沿甘肃河西走廊向陕西延伸,形成一个由西北向东南扩张的狭长伊斯兰区域。事实上,从甘肃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武威到以兰州为中心再向南、向东延伸的区域包括临夏、天水、定西、平凉以及整个陕西省全境,除临夏、张家川等几个民族自治地方外,信仰伊斯兰教的散居少数民族教徒也比较多。新疆伊斯兰教分为什叶派逊尼派,新疆塔什库尔干得塔吉克族属于什叶派,其他都是逊尼派中的哈乃非派。16世纪中叶新疆形成了伊斯兰教与新疆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神秘主义修道派——伊阐派,强调身世世袭、严格的宗教等级制度、家族对教主的世代隶属关系、秘密传教和忘我的修道仪式,其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支派。伊阐派直接影响了甘、青、宁地区回族门宦教派的形成。现阶段,新疆和甘、青、宁地区的伊斯兰教教众的社会文化生活还深受新疆伊斯兰教伊阐派的影响。(www.chuimin.cn)

(四)文化性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信众的文化生活,是一种在信众中传播文化的方式。在旧中国,依据宗教规定,伊斯兰教徒的行为、思想都必须以《古兰经》、《圣训》等宗教经典为准则。如,小孩出生后7天要接受阿訇的命名,7岁入经文学校学经,男9岁、女11岁起每天要做礼拜五遍并承担宗教摊派,死后按照宗教要求埋葬等,可以说,宗教贯穿信徒的一生。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用南印度巴利文写成经书,是我国西双版纳傣族全民族信仰的宗教,对傣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佛寺,婴儿出生后邀请佛爷取名,男孩到10岁以后都要出家当和尚到佛寺学习傣文和佛经,经过数月或数年修行还俗而成为社会公认的有文化的人。

藏传佛教也是藏文化的载体,许多文化与之密不可分。历史上,土族喇嘛教中曾涌现过许多高僧,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在全国喇嘛教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如,佑宁寺章嘉、土观、松布三大活佛系统中就出现过七、八位大活佛,他们有大量的著述和翻译佛经经典、佛教史留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批重要的财富。

(五)长期性

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承认宗教的长期性、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对宗教这一客观存在及其内在规律的尊重。在此意义上讲,主张辩证唯物主义与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相一致的。首先,从近期看,西部少数民族宗教气氛浓、信众比例高的状况不会改变。西部民族地区宗教状况历史地基缘于落后经济状况、严酷的自然条件,这一情况的根本改变尚有待时日,短期还难以走出现实生活的艰辛。其次,面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相对缺失,宗教客观上还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社会心理补偿功能。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除了政府发展公益事业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对宗教的宽容程度。最后,由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了一部分人生活上、精神上的压力而皈依宗教。[36]

另外,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流行的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等都是世界性宗教。而这种世界性特征又增加了宗教在人们社会生活和对外交往中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