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将沿着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发展与演进的脉络,分别对不同国别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理论研究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以此作为本书主体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整合态势的变动范围是在集中与分散之间,协调则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与此相反,战略管理学派所关注的是对现有跨国公司的管理,以及国际竞争对跨国公司的战略影响。......
2023-11-27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作为跨国公司全球体系的战略业务单元(SBU)之一,其战略受到母子公司之间控制、协调以及集权—分权程度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全球一体化和本土化经营的双重特点。以迈克尔·波特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协调—配置”理论为标志,众多文献陆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Bartlett,1986;Jarillo&Martinez,1990;Prahalad&Doz,1987;Taggart,1996)。之后有关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大量涌现,广泛涉及母子公司关系、子公司角色等各个方面,并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Jarillo and Martinez,1990;Gupta,1991;Birkinshaw and Morrison,1995)。近年来,随着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海外子公司成长(Subsidiary Development)的研究成为最新的趋势和最有潜力的分支。在这一最新的研究趋势的推动下,国外学者开始尝试运用企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 Theory),企业成长理论等来研究海外子公司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内在成长动力以及成长机制等重要问题(Birkinshaw and Hood,1997;1998)。
纵观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战略选择的这些理论,其共同点集中于探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必须权衡考虑海外子公司面临的全球化压力和本土化压力,才能制定合理的海外子公司战略。不过,这些理论通过一体化因素和本土化因素的博弈分析,所归结出的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类型,既非明确的公司战略,亦非具体的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而是属于海外子公司角色层面的战略。这种战略分析固然有助于海外子公司明确全球协调和本土运营的程度,但对透析子公司具体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近年来,国内关于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也开始增多,例如,关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鲁明泓,2003),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能力转换与家族企业组织演替(邬爱其贾生华陈宏辉,200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企业成长(张潇芮,2003),新世纪企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李占祥,2002),企业成长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唐五湘,200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申小林汪前元张维迎王跃生等人,2002),能力本位与企业成长战略(刘泳陈荣耀,2001),中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顾志群,2000),等等。随着20世纪9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展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及其在华子公司的逐步成长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对跨国公司在华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成为理论热点。纵观国内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经营活动的现有研究成果,现在仍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如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资本增量、企业结构、民族经济的影响等,只有少数从微观层面,即跨国公司的战略、经营和管理层面去研究跨国公司的成果,而且多以多数性、一般性的描述性研究为主。真正从微观层面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实证分析的成果还十分少见,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比较研究的还尚属空白。
本书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有关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相关学派和最新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总结
国际上关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理论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海外子公司的零星研究,如约瑟夫(Youssef)和哈博特(Hulbert)等都对海外子公司问题作过初步的研究。为深入比较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本书遵循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首先对不同国别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比较,进而从战略——结构(Strategy-Structure)流派、母子公司关系(Headquarters-Subsidiary Relationship)流派、子公司角色(Subsidiary Role)流派以及子公司发展(Subsidiary Development)流派四个分支来回顾与评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理论,并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出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研究的演进趋势。
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
在借鉴和比较以往成长与发展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本书构建了适合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这一独特、复杂战略实体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提出并论证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是由公司层、业务层和职能层等不同层面构成,并且深入分析了每一个层面所包含的若干个具体的成长与发展战略。
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理论模型的提出
在构建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比较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涵盖了针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行为的横向因素比较和纵向趋势比较两个方面。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横向因素比较涉及国别、行业、角色等不同因素;纵向趋势的比较则主要是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作时间序列研究。这一理论模型为系统比较和深入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模型的建立与演进趋势的总结
在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总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本书构建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进模型。该模型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动机为出发点,从纵向角度分析了在华子公司在战略体系、战略态势、战略取向方面的演进过程,并对在华子公司的演进阶段进行了阐述。从横向角度比较了不同国别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共性与个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六大模式。该模型的建立为子公司战略演进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分析框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模型的分析和两次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的比较,本文总结出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十大趋势,从而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历程中呈现的新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五、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比较
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多从各种二手的文献和资料入手,研究的实证程度相对较低。为了获得比较权威的、比较客观的材料和认识,本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在以前实证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整合出相关的个案研究资料等第二手资料,并将二者有效结合,从而把整个课题的研究建立在真实客观的材料基础上,使得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更加客观和系统。
同时,本书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做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国别、时期、角色等影响因素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异同,总结和提炼其一般性规律和个体性差异,而且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等分职能战略方面所呈现出的特点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因此,本文不仅实现了国内该领域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且可以填补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与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接轨,从而将国内关于跨国公司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透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类型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严峻的课题,即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而这同样也是中国企业最关心和最迫切的问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使我们对跨国公司的在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跨国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对于透析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及其在华子公司的战略类型也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提炼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行为的异同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的国际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尽管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行为体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同性,但由于受母国文化和母公司战略的影响,不同国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仍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可以提炼不同国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动机、战略角色和战略行为的异同,为研究针对这些国家的在华子公司的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处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其面临的全球产业环境、东道国的政策环境以及当地市场的竞争水平均有差异,因此,它们所呈现出的战略特征和战略态势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分行业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本土企业掌握本行业跨国公司的经营取向和战略特征,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向竞争对手学习,而且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合理的法规和政策,引导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向有利于中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
三、有助于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过程和趋势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一方面肩负着跨国公司母国的全球战略使命;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在华子公司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在全球环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中国作为其在亚洲甚至是全球的运营中心。另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独资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愈加重视,以及“群居式”成长模式的逐渐涌现等崭新现象,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进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演进和变化。但是,近年来,中国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目前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体系中处于何种位置?跨国公司又是如何重新定位中国市场,其在华子公司进入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战略和手段,其战略定位、战略态势和战略取向发生了哪些演变?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等分职能战略方面有何新特点?这些方面唯有通过深入的实证调查和细致的比较分析才能了解。
四、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自身优势,迎接跨国公司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目前尚不足以与跨国公司展开全面竞争。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3年全球最有竞争力企业排名体系,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只有7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粮油、石化以及通信等垄断性行业。加入WTO以后,中国必须逐步开放包括纺织、汽车、电信等在内的国内重要行业,中国企业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将面临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1.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对中国企业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强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2.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中国企业了解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等特定环境下的战略选择以及不同阶段跨国运营的战略演进,为中国企业跨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为政府规范、引导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提供政策依据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张。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调整将使其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地同中国本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产生更强的互动作用,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应对的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其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政府规范、引导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必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
本书从子公司的角度对其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因此概念的界定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作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书中所指的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概念如下。
一、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MNC:Multinational Company)是生产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产物。作为国际化经营主体的跨国公司,其含义十分宽泛,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概念。传统上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往往集中在以结构性标准为主,如采用“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等作为划分跨国经营与国内经营的尺度。负责全球跨国性企业研究的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对“跨国公司”给出的定义是,“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总部,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①它们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相互联结;②它们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如货币和信用、信息系统,以及商标、专利、技术等;③它们受控于某个共同的战略”。[1]哈佛大学的“美国多国公司研究项目”(Harvard Project on America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则提出必须在6个国家以上设有子公司的,才算得上是跨国公司。据此标准,在《财富》杂志开列的制造业500家大公司中,该项目主持人弗农教授认为,堪称跨国公司的只有187家。
随着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和市场之间边界日益模糊的新发展趋势,对跨国公司定义的修正也在不断的演变中。戈夏尔(Ghoshal)和魏斯尼(Westney)指出,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跨国经营范围和职能分布大大扩展,因此,需要重新考虑跨国公司的定义。而组织理论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战略与机制和结构的关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88年,孔查特(Contractor)和罗澜基(Lorange)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的定义作了如下总结:“跨国公司传统上可以被看成是跨国性的、由企业自身内部化的控制链,但在当今盘根错节且充满竞争的世界上,它更应该被看做是一个由彼此依赖的准市场交易关系所组成的组织。”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公司的行为特性标准才是划分跨国公司的标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帕尔穆特在《国际公司曲折演变》一文中认为,企业从国内走向国外,直到定位于全面的国际导向,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通常要经历母国取向、东道国取向和世界取向三个阶段。帕尔穆特认为,只有企业进入“世界取向”时,企业才能够算是真正的跨国公司。
从上述描述中,可见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大多抓住了跨国经营的某些特点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的定义。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故其定义也就差异很大。
本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含义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跨国公司是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企业系统。第二,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必须具有全球性,跨国公司应该以全球战略体系的整体协同利益最大化为战略目标,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某个特定区位的利益最优。
二、跨国公司子公司
很多文献资料往往使用子公司一词来泛指跨国公司的下属经营组织,这或许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实际上,当我们涉及法律层面时,就需要将子公司和分公司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当母公司决定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时,无论是通过收购原存企业,或是创建新企业,都面临着组织形式上的选择这一法律问题,即通过对外投资而设立的组织机构是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的问题。[2]国外分公司是母公司设法在国外某一地点为在该地完成特定任务的分支机构,分公司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性。而子公司与分公司不同,子公司是根据东道国的法律、为了完成母公司指派的任务而成立的单独的公司,子公司不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同时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母公司通过成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对子公司实行控制和约束。
很显然,子公司受母公司的绝对控制,但控制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方式集中在股权控制、组织控制和知识控制三种较为普遍的方式。[3]由于组织控制和知识控制通常是建立在股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本书对子公司概念的界定就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方式入手,即跨国公司母公司通过全部或者部分拥有合资企业的占有控制地位和具有影响力的股权,在东道国设立的具有独立法律形式的战略实体单位。从法律形式来讲,前者属于全资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全资子公司并不意味着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根据国际惯例,一般拥有子公司股权95%以上的情况都可以称为全资子公司,后者属于合资子公司。从理论上讲,只有拥有子公司股权50%以上才能够取得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但由于公司股权的分散性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般实际上的控股比例要低于甚至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不论对于全资子公司还是合资子公司,母公司往往都是通过战略、文化、人力资源、营销、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等手段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和干预,以保证母公司的战略意图得以充分贯彻。
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对海外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界定。由于成长与发展战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成长与发展的战略管理过程,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企业为了寻求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进行的战略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二是指企业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所有具体战略的总称。
本书所指的跨国公司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是指海外子公司为了获得在东道国投资的可持续性发展,或者出于其他特定目的,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对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性谋划。
二、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
海外子公司在S-SWOT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选择和制定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也是对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进行由高层面向低层面战略的逐步协同与整合。因此,分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也是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任何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战略体系都是由不同的战略层面相互协同、相互支撑而构成的,海外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也不例外。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体系包含着三个互动的层面,即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体系的公司层、业务层和职能层,每一个层面都由若干个成长与发展战略组合而成。
同一般的企业不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总是受控于母公司,同时与其他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体系中,由于公司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差异,不同的子公司往往担任不同的角色。本研究中,子公司角色是指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体系中,子公司担负的与其内外资源相匹配的战略使命,以及子公司所行使的特定的行为职能范围。这种海外子公司所承担的角色其实是一种“混合角色”,即海外子公司同时承担着初始角色和战略角色。
跨国公司出于持续成长的动机而在东道国设立海外子公司。但是由于东道国环境因素的差异,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具体动机又会有所差异。母公司的战略动机为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完成母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规定了战略使命和取向。因此,海外子公司在设立初期就承担了一定的角色。此时,海外子公司所承担的角色是由母公司的战略动机所决定的,因此该种角色被定义为海外子公司的初始角色。
子公司发展学派认为,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所积累的当地化竞争优势和能力,使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体系内的战略地位有所提升。同样,海外子公司的战略地位也就有可能下降。因此,从跨国公司网络体系内部分析,不同竞争能力和优势的子公司在公司体系内部的战略地位不同,其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也就各不相同,不同战略地位的海外子公司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战略自主权、资源配置的优先权和对母公司不同的依赖程度。所以,从跨国公司网络体系的角度分析,可将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内部战略地位的高低定义为海外子公司的战略角色。
一、一般企业的环境—组织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环境—组织分析,就是指通过对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制定或修改本企业的战略,使其宗旨目标、公司哲学、营销手段等方面适应本企业环境—组织发生变化的要求。SWOT分析在于提出一种分析相互交织的复杂因素的系统方法,目的在于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企业具体的实力和弱点以及制定的战略在何种程度上对所识别的环境变化进行响应和应对,从而通过系统分析对战略制定作出贡献。SWOT分析与战略制定的关系见图1-1。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一般企业可选择四种成长与发展战略:
1.优势机会战略
企业外部有众多机会,又具有强大的内部优势,企业可采用SO战略。SO战略是一种发展型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当一个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职工素质高的企业发现一个国家的市场有发展潜力时,那么它就应该采用SO战略去开拓这一国外市场。
图1-1 一般企业的SWOT分析
2.劣势机会战略
外部有机会,而内部条件不佳,企业可采用WO战略。WO战略是一种先稳定后发展的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劣势的战略。如一个面对计算机服务市场需求增长却十分缺乏技术专家的企业就应该采用WO战略去购并一个高技术的计算机公司。
3.劣势威胁战略
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佳,企业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劣势,可采用WT战略。WT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退却型战略,企业直接克服内部劣势和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一个产品质量差,供应渠道不可靠的企业应该采取WT战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进而考虑进行后向联合,以稳定供应渠道。
4.优势威胁战略
由于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企业可采取ST战略。ST战略是一种多角化式的发展型战略,利用内部优势、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企业通过寻求新的市场和业务增长点,已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如一个制药公司的资本实力强大、销售渠道众多,但是产品需求在逐渐萎缩时,就应该采取ST战略,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寻找新的经营增长点。
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S-SWOT模型
传统的SWOT分析是指企业战略的选择建立在对企业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分析的基础之上,是战略选择的起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选择成长与发展战略时也必须从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出发,判定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市场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再加上海外子公司复杂而特殊的成长机制的影响,使海外子公司战略选择的组织—环境分析与一般企业不同。为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选择所应用的SWOT分析框架与一般的SWOT分析加以区别,我们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所应用的特殊的战略分析框架定义为S-SWOT(Subsidiary-SWOT)分析框架。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职能战略包括海外子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开发战略、财务战略、生产运作战略、采购物流战略等。出于本研究的需要,本书将选取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研究开发战略三大职能战略作为研究主体。
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www.chuimin.cn)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职能活动,通常被视为企业与市场、顾客之间交易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单纯将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策略性工具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瞬息万变和千差万别,因此,将市场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进行研究便势在必行。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指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综合分析东道国环境、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基础之上,运用S-SWOT等工具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对该目标进行营销审核,分解出市场营销职能的战略目标,然后以营销战略目标为依据,制定子公司的营销战略态势和取向、竞争性营销战略方案和营销组合方案,并以营销战略为指导来确定相应的营销战术和策略予以执行,最终完成海外子公司营销战略实施的监测与控制。
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
1.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
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舒勒和沃克(Schuler &Walker,1990)的定义,人力资源战略是“程序和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而库克(Cook,1992)则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是指员工发展决策以及处理对员工具有重要的和长期的影响决策。它表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而这些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又给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的。科迈斯—麦吉阿(Cormez-Mejia,1998)等人则把人力资源战略定义为:企业慎重地使用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获取和维持其竞争优势,它是组织所采用的一个计划或方法,并通过员工的有效活动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书将人力资源战略定义为: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和方法,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包含总体性人力资源战略及职能性人力资源战略两个层面。总体性人力资源战略也可以称作人力资源的战略形态,是从较为宽泛的总体导向出发,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适应关系,其行为多是涉及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导向性的行为;职能性人力资源战略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职能,如招聘、甄选、薪酬、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的职能战略就是为使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将这些职能进行区分、组合,确定出人力资源的重要管理活动,用来支持、适应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
2.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由于其处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之中,因而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包含两个层面:母子公司关系层面和子公司自身层面。
母子公司关系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是从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与母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投资动机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其中包括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取向、角色战略以及本土化配置等。
子公司自身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是从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来探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性规划,包括总体性人力资源战略与职能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三、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开发战略
研究与开发(R&D)是指“一种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宝库,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进行新的发明”。[4]企业的研究开发战略就是指为配合总体战略,通过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本来开发新技术和创造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和技术通过产品、服务等形式外显化,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开发战略是指子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或者遵循母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体系的战略要求,通过设立研发机构,投入研发资金,招募和培训研发人员等方式,来确定子公司的研发资源配置、研发战略角色和研发组织设计等层面的内容,从而为海外子公司应对全球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参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分工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跨国公司子公司自进入东道国市场以来,伴随全球经营环境以及东道国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其自身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中接受母公司授权和承担角色的类型势必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海外子公司这种随着时间的推进,自身的战略特征、战略能力和战略地位相应发生改变的现象,就被定义为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演进。
本书的研究思路如下:
1.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比较研究;
2.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体系,并构建适合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比较理论模型;
3.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演变、生命周期、成长路径和成长速度进行理论与实证的比较研究;
4.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的体系进行剖析与比较,重点研究其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开发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
5.通过总结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历程,描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及调整的动因、特点、规律及趋势,比较分析不同国别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6.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对中国宏观经济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对策。
在研究框架上,本书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及比较、实证分析与比较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与比较,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并将研究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另外,本研究的框架注重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既比较不同国别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又比较不同角色在华子公司的战略特征,以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演进的趋势和规律,进而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本书广泛吸收和借鉴了跨学科领域,如应用数学、统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方法
本书将对有关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等范畴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在遵循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构建适合本书的研究框架,作为全书的立论依据。
二、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构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的理论框架,归纳和演绎研究命题,并进一步提出若干验证假设,选择中国典型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样本,广泛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取得第一手资料,针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选择、战略取向和战略态势,以及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开发战略和知识转移战略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并通过与前次实证调查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进行长期动态的分析。
三、案例研究方法
作为对实证研究的有力说明与补充,本书还将选择有多年发展经验的典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与标杆作用的先进企业,以个案深度访谈方式,深入观察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模式与演变轨迹。比较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异同点。总结和提炼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特征、模式和途径,为中国企业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营实例。
四、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是本书采用研究方法的重点。本书将从两个维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研究:其一,从纵向维度上,结合上次及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有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演变的时间序列分析,以洞察和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其二,从横向维度上,在对近年来国内外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之上,侧重于对不同国别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取向、战略角色、战略特征以及分职能战略进行综合比较。本书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科学、规范、严谨,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命题假设的提出,均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内容的取向不同,结合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深入了解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总结和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比较竞争优势和成长发展模式。在理论创新方面,丰富和完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模式比较和途径选取理论,填补有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的理论空白。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比较竞争优势;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如何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实现自身持续成长与发展的战略模式和途径,从而为国内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提供战略建议,并为中国的宏观、微观决策(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供理论导向和实践参考。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制定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目的在于获得在华投资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本书围绕这一目标建立以下分析模型(见图1-2):
图1-2 本书的分析模型
一、文献回顾与评述
本书对不同国别跨国公司发展战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评述,包括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和全球化成长战略的研究,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成长战略的比较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评述,包括海外子公司四大理论流派的纵向演进与横向比较分析,以及对海外子公司最新研究视角的探讨和研究趋势的总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评述,包括关于在华子公司战略的分析和关于在华子公司战略比较的分析。
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模型的理论构建
本书创新性地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比较的理论框架。在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选择的战略体系,并最终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的理论模型。
三、实证研究
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本书进一步归纳和演绎了研究命题,提出了相关假设,通过15个假设群的分析与验证,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比较。在此基础之上,本书将本次实证调查的结果与上次实证调查的结果从14个方面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找出两次向实证调查研究结论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为科学地总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变提供了依据与支撑。
四、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职能战略的比较研究
职能战略既是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推进其全球使命和当地战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职能战略的比较,将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透析其在华的战略行为。本书将选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三种重点职能战略,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比较。
五、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比较研究
在对本次实证研究与先行实证研究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结合具有典型意义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案例分析,本书从横向(国别、行业等因素)与纵向(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进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归纳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发展趋势。
依据本书的分析模型,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是以以下章节结构展开的:
第一章 绪论:本章首先论证了选题的依据、选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明确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理顺了本书的分析模型和结构安排,并对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本章在对跨国公司发展战略进行回顾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总结和评述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的理论。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比较研究的理论模型:本章创新性地构建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比较战略的理论框架。首先,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理顺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动机、角色类型以及角色演进的关系。其次,构建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选择的战略体系。最后,本章创新性地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本章进一步归纳和演绎了研究命题,提出了相关假设,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调查和比较,归纳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演进趋势,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比较其成长与发展战略的类同性和差异性等。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比较。在第四章的基础上,本章将本次实证调查研究结论与先行实证调查研究结论进行比较研究,为分析在华子公司随时间的发展而呈现的新特征和战略演变趋势提供了依据。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比较:本章以市场营销为切入点,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性营销态势、竞争性营销战略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成功经验和误区,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调整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第七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比较:本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取向、角色战略、总体性人力资源战略和职能性人力资源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成功经验和误区。
第八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研究开发战略的比较:本章将以研究开发为切入点,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研发资源配置、研发战略角色和研发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研究开发战略的成功经验和误区。
第九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进:本章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整体分析框架,以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动因为突破口,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战略演进进行分析。在纵向维度,本章从战略体系、战略态势和战略取向三方面对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进行分析,并构建出了在华子公司演进的阶段模型。在横向维度,本章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别的在华子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章总结出跨国公司战略演进的六大模式。依据战略演进的研究模型,本章选取三星、沃尔玛和摩托罗拉在华子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对本章的理论进行验证,并总结归纳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趋势。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第一,在目前国内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中,首次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通过比较来探求不同属性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所具有的共性和特性,从而更透彻地了解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特征和演进趋势。
第二,对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战略的因素和机制进行分析,建立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比较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横向(国别与行业)和纵向的角度对在华子公司的总体战略和分职能战略进行了综合全面的比较分析,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目前国内关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研究多从各种二手文献和资料入手,研究的实证程度相对较低。本研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将整个项目的研究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国内该领域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通过本次实证研究与先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分析,能够更清晰地刻画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历程,从而科学地掌握其演进趋势。
第四,针对不同国别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在总体战略取向、战略态势、战略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研究开发战略等方面分别做深入细致的比较。
第五,构建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演进模型。该模型归纳出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了在华子公司的战略体系、战略态势和战略取向的演变。建立了在华子公司演进的阶段模型,并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别的在华子公司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最终总结出在华子公司战略演进的模式和趋势。此模型为后续研究中继续引入时间序列跟踪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演进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1]赵景华:《现代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2]腾维藻、黄耀明、张岩贵:《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杨忠:《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机制的研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商学院,2000年。
[4]张仁侠:《研究与开发战略》,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有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比较研究的文章
本章将沿着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发展与演进的脉络,分别对不同国别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理论研究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以此作为本书主体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整合态势的变动范围是在集中与分散之间,协调则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与此相反,战略管理学派所关注的是对现有跨国公司的管理,以及国际竞争对跨国公司的战略影响。......
2023-11-27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具有其独特的战略范畴和战略特征。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职能战略与公司总体战略必须保持一致性。这样一个复合的结构背景,提供了本书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实证研究的前提。假设7: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股权比例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母公司全球战略的调整。......
2023-11-27
同时,对东道国政府的目标、政策以及行动的分析,应该成为海外子公司战略形成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外子公司的角色和战略以及海外子公司不同战略之间如何协调并发生作用是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
2023-11-27
对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而言,面对具有巨大空间但又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开发并执行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营销战略已成为其在华战略管理的核心。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可以从战略选择机制、战略态势与取向、竞争性营销战略以及战略特征四个彼此联系的方面加以分析。不同角色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要以战略基础设施为基础选择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
2023-11-27
在高绩效文化的推动下,IBM(中国)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结果导向,奖惩分明,以差异化的薪资制度和晋升制度来激励员工挑战自我,从而实现个人绩效和企业绩效的提升。本书将从文化冲突的视角来研究和论述在华跨国公司的绩效管理,研究在华跨国公司如何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以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减少文化冲突,创造有利于经营发展的最佳文化氛围。......
2023-12-02
在作者所进行的基金项目的访谈中,100%的在华跨国公司都承认自己有一套绩效考核制度,而有86%的企业认为自己是从系统绩效管理的角度进行管理的。......
2023-12-02
因此妥善协调和处理文化之间的冲突,有效整合各种文化,使之被广大员工接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企业自身的文化,是跨国公司成功进行全球运作的关键。......
2023-12-02
制度本身即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与文化更好地对应起来,本书更认可关于制度的狭义定义。当制度变迁时,人们可能会相当迅速地调整他们的价值观,从而与新的制度相适应。......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