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造良好体制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创造良好体制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摘要】:二、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造成了障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要逐步建立较为全面的考核体系,应从经济发展、产业成长和社会进步全方位来进行,GDP增速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

二、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造成了障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要逐步建立较为全面的考核体系,应从经济发展、产业成长和社会进步全方位来进行,GDP增速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同时,新兴产业发展的考核指标不能过于单一,比如前一阶段某些地方领导为了完成节能环保指标,拉闸限制居民用电,这明显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目的,也不能真正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加快推行财税体制改革

要在现有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稳步推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设备投资的增值税,这无疑会刺激社会资本投资于新兴产业。此外,针对个别新兴产业出现的投资过热、资源浪费问题,应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如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将原来的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计征。

3.健全投融资机制

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新技术革命内在要求的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中国要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借助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和优化局部投融资环境,促使优质资源和要素向有竞争力的优势创新企业集中,从而使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的多元化有效融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得到高效满足。(www.chuimin.cn)

4.建立风险规避机制

中国金融、投资、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加大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风险,中国要促进各类金融信息、市场交易系统的联系,最终建立统一互联的与国际市场适度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考虑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建立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专家参与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加大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与规范力度。探索并试点政府投入资金的退出渠道,完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当项目投资步入正常轨道后,通过股权转让使政府资金逐步退出。

5.强化中介服务机制

要想提高新兴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要特别加强竞争情报分析能力,分析全球产业需求与技术资源,为新兴产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建立技术和专利信息交流服务机制,完善诚信保障机制。此外,还要推动科技中介组织运作机制创新,加快各类中介人才的培育,着力提高中介服务质量。

6.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越深入的产业,发展速度也越快,这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打破所有制歧视和行业垄断。遵循有利于有序竞争、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建立公平透明、管理规范和标准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新兴产业的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