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与印度相比,在通信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27
一、发展新兴产业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国要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
1.中国发展新兴产业应选择先发战略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发展新兴产业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必须采取先发战略以赢得局部的绝对优势。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会从后发优势出发选择后发战略,后发战略的基本要点是技术上跟踪模仿与产业上承接转移。技术上跟踪模仿表现在技术选择上就是以先发国家的选择为选择,表现在技术路线上就是以先发国家的技术框架解决问题,面向外需,顺轨创新。产业上承接转移就是按照先发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即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加工环节在内的模式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与高消耗、高排放。后发战略的确有历史贡献,但若仍采取它来发展新兴产业则是很难成功的。因为新兴产业发端于原始创新,是打破原有技术轨道的、动态的、持续的、毁灭性的创新,即使从发达国家引进新兴产业,若不依靠自身的原始创新也无法实现高端化。
而先发战略就是在后发国家的某些方面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以后,集中优势在一些产业、地区和领域中跳跃式发展,造成局部的强势,进而带动全局的跃升,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正处于先发创新的历史节点上,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日益强烈,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同时,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大国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制度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同时面临三大机遇,即新科技革命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时机、全球经济调整和转型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的新契机、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振兴重点产业联动发展的机遇。可以说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中国已经具备了局部先发优势。
2.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要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www.chuimin.cn)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在四个方面有所侧重:一是要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重点;二是要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重点;三是要以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四是要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关键薄弱环节为重点。
中国已把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以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此,中国主要应开展六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二是切实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体制政策;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四是及时推进相关产业的改革;五是建立健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六是大力开展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
在正确看待优势与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不掌握,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不完备,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投融资体系没有建立,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才能在这一轮国际竞争中取得先机。
3.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
目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其重点是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基础性地位和重大意义,确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大部署,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增加投入等方面入手,务实、系统地提出加快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奠定政策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是理清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产业区域布局,确定需组织实施的重大任务和建设时序,提出政策保障措施,从而确立中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有关后危机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章
可见,要突破现有产业发展的“资源诅咒”状况,达到西部地区各省在“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预期经济目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抓住新兴产业发展契机势在必行。在整个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选择中结合区域内的特色优势,主要可以在涉及第二和第三产业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发展力度。......
2023-11-27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选择,在这里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东部城市在“十一五”期间所作的整体产业规划加以分析。......
2023-11-27
中国能源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为此,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能源战略,应着眼于长远目标实现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按照上述原则和着眼解决能源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在未来20年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2023-11-18
二是国际产业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扩大。专栏4—5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从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经济经历了2008年年底的最低谷,之后开始出现缓慢回升的过程,中国的产业发展同样如此。......
2023-11-27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过高;第二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比重最高且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不符合目前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
2023-11-27
第三节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支持创新资源密集度高的城市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设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
2023-12-06
以中国为例,巨大的国家规模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巨大的需求,以及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从而为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也正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所以需求所决定的市场规模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这一切既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所处的阶段和现代产业部门扩张的状况,同时又为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环境。......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