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兴经济体崛起挑战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制机制加快变革调整。新兴经济体正在合力改变世界政治和贸易版图。再有,新兴经济体崛起削弱了西方在一些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领土作为国家的生存空间,是影响国力的基本因素。......
2023-11-27
二、中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价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是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广、市场空间大的朝阳产业。及早谋划、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巩固中国经济回升势头十分必要,而且对营造国家未来的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
主导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由于资源、技术、工艺和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国家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有新兴产业作为战略储备,并逐步培育成引领发展的新增长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10年起的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若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2.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低碳经济的理念从经济形态的高度为节能减排的推行提供了新思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入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而新兴产业就具有这种低碳特征,产业链的价值分布也从向资源型企业倾斜转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使产业发展逐步趋向低碳标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专栏4—8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核心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人类发展观念的转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在提高民众福利、降低发展代价上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蕴涵着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低碳产业应该是未来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一环,对中国来说,及时调整思路,提高碳意识,尽快调整发展战略产品结构,率先布局低碳领域,积极发展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低碳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经济低碳化过程中争取主动。
3.有利于占据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www.chuimin.cn)
人类社会步入近代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遗憾的是,在这三次足以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技术革命中,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基础等原因,中国没能很好地抓住机遇,使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科技进步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沿,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拉开帷幕,谁抢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为避免再次错失良机,我们需要沿着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轨迹,有重点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奠定产业基础。
4.有利于摆脱后发劣势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很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论述,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同样不能忽视以下后发劣势:
(1)中国制造业的强盛与国际市场容量的矛盾:当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国内制造业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时,中国制造的主要市场面临着萎缩的威胁。
(2)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当中国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启动时,世界能源资源价格变得昂贵,生态环境也制约了消费规模扩大与结构升级。
(3)对外贸易发展与保护主义强化的矛盾:当中国正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时,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不断强化。
在资源价格低廉、国际市场空间广阔、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才能摆脱后发劣势的种种制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5.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新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而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有关后危机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章
首先,新兴经济体崛起挑战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制机制加快变革调整。新兴经济体正在合力改变世界政治和贸易版图。再有,新兴经济体崛起削弱了西方在一些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领土作为国家的生存空间,是影响国力的基本因素。......
2023-11-27
具体来看,当前中国仍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交织推进时期,围绕城市化发展的化工、汽车、家电、交通、房地产等主导产业是中国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3-11-27
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要求开辟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严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在新兴产业中较为常见,同时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还会面临重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新兴产业以其独特优势受到大家的青睐,它显然不会放过这难得发展机遇,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2023-11-27
而从过去5年来看,全球石油金属消费增幅的90%和粮食消费增幅的80%依赖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拉动,两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仅“金砖四国”就贡献了约50%的世界经济增幅。换言之,新兴经济体将有望成为今年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此外,新兴经济体实体工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023-11-27
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产业成长率较高,产业结构变动性较大。目前普遍得到认可的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新材料产业、制造及工程技术产业、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以遗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产业、现代交通运输及航天技术产业、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六个领域。......
2023-11-27
这是国家领导人层面第一次提出“战略新兴产业”的字眼。2010年下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中排入了更重要的位置。2009年9月21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三次召开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座谈会,着手全面规划新兴战略产业,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