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新兴产业发展:后危机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日本新兴产业发展:后危机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伴随着日本冬天的寒风愈吹愈烈,而能源成为这场危机中最为敏感的面孔之一,日本再一次坚定了发展环保能源产业的步伐,把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四、日本发展新兴产业的选择

日本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一方面得益于日本的节能环保制度,另一方面源于快速发展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日本低附加值产业遭遇到成本上升和美国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作为一个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日本却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石油危机,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开始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政府和企业也开始改变技术引进方式,大力提升产业能级,重点扶植了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逐步形成以企业引进技术为主导的科技体制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体系雏形,这些产业发展支持了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和大量制造业企业向海外转移的影响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之中,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本已陷入严重衰退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近期,日本政府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吸取以前应对危机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不以增加短期需求为目标的指导原则,力求以“结构改革促经济发展”的方式,取代“通过扩大政府支持刺激经济成长”的方法,继续加强节能和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普及、开发节能技术,加大研究清洁能源力度的目标,并给予了相当大的预算支持,进一步体现了通过解决危机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继续保持日本在节能方面优势地位的战略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了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作为重点领域进行培育。

1.环保能源产业

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型汽车(电力、内燃两用)等新一代汽车产业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资源再利用与废弃物处理、环保机械等环保产业。相对于日本的国土面积,它绝对算得上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它的能源和资源都很匮乏,近80%的能源和90%的资源依赖进口。因此,日本全社会都十分重视节约能源、发展环保能源产业。全球金融危机伴随着日本冬天的寒风愈吹愈烈,而能源成为这场危机中最为敏感的面孔之一,日本再一次坚定了发展环保能源产业的步伐,把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2.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包括信息家电、宽带网、IT领域,包括与因特网相关联的数字家电(如新一代液晶显示电视等)、各种高性能的服务终端与半导体、新一代软件等。日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处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圈内和产业链的高端,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劳动生产率高、经营管理先进、全球营销体系完善。然而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2008年,日本电子产品产值较2007年下降7.7%,达到185822亿日元;2009年电子产品产值仅为84386亿日元,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34%。后危机时代电子信息行业仍然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再一次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见表2—1)。

表2—1 2008、2009年日本电子产品产值情况[1]

img17

3.医疗健康生物技术产业

主要包括再生医疗(人体部分器官组织的再生)、新型药物等先进医疗产业,健康、美容的食品产业,生命基因信息解析等IT生物产业。日本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早在2002年日本政府就出台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力争继汽车、信息产业之后,把生物产业培养成国家骨干产业,面对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医疗、健康、生物技术作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之一,已经成为日本新经济战略的焦点。

4.纳米技术、纳米材料产业(www.chuimin.cn)

日本对于实用化纳米技术尤为重视,且将产业化重点放在纳电子器件、碳簇和碳纳米管、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微型机械等方面,日本住友电气工业公司、三井物产公司等均在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纳米技术、纳米材料产业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日本政府一向认为纳米技术市场巨大,并希望能将其实际应用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其他重点产业领域,因此将其作为后危机时代重点培育的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

通过上述简单的梳理与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对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对以下几个领域进行重点培养。

(1)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

美国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除此之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在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中,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大大增加,由原来的882亿日元增加到1156亿日元。

(2)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提出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

(3)加大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达到25%~30%。即使在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各国不但没有减少对生物技术研发的资助,反而加强了对这些领域的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未来10年间要使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翻一番。

(4)积极拓展纳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纳米技术已拓展到信息、生物、医药、能源、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领域,纳米领域继续成为各国创新投资的重点。美国纳米技术计划2010年的研发预算是1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