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促进法律素质提升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促进法律素质提升

【摘要】:“四五”普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提出要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要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不断提高社会的法律化管理水平。

四、从法律意识的提高到法律素质的提高:“四五”普法

在顺利实施完毕三个五年普法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于2001年4月再次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对新世纪初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五”普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提出要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要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不断提高社会的法律化管理水平。即“两个转变,两个提高”。

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同时强调要重视对农村村镇、城市社区干部的法律培训及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www.chuimin.cn)

“四五”普法期间,在组织领导上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普法”机制。

在总结历次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四五”普法要求法制宣传工作制度化、正规化,具体说来:(1)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及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施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积极推进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要将公务员学法用法纳入国家公务员“十五”培训的总体规划,统一组织考试,实行合格证制度,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错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加强对行政、司法权力的监督。(3)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要将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作为“十五”企业领导人培训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针对以往历次普法中都存在的走过场、以考代学的形式主义现象,“四五”普法的规划、决议特别强调一定要“狠抓落实”,“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