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摘要】:其他学校培养方案具体组成部分名称略有不同,但基本内容并无差别。培养方案的各项内容中,学分分布和课程结构是主体部分。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体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第二节 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法学本科培养方案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培养目标;(2)培养要求;(3)学制、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4)学分要求;(5)课程设置;(6)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7)科研;(8)考核;(9)课程序列表和指导性教学进度。其他学校培养方案具体组成部分名称略有不同,但基本内容并无差别。

培养方案的各项内容中,学分分布和课程结构是主体部分。培养方案的学分分布直接取决于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的设计。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体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两类,而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本上可以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两类。实践教学又包括专业实践技能课和社会实践,还有最后的学位论文。虽然,各个法学院校的称呼分类不同,但为了方便比较,本报告以中国政法大学的课程分类和结构来进行重新归类,更能够看出各个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学分结构上的总体性。

本报告除了总体学分学时、课堂教学学分学时、必修课程学分学时、选修课程学分学时的比较之外,还将对以往关注不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修习年限等进行总结,以为未来法学教育的教学方向提供建议。因而,本报告的比较包括以下内容:(www.chuimin.cn)

(1)培养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法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质量取胜的理性发展目标将逐步取代过去的粗放式发展。2013年,教育部调研并制定出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培养目标的准确、恰当定位,成为我国法学教育转型的一个契机,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各个法学院校的法学本科生教育意义深远。同时,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制、修习年限等直接相关,因而,本报告将涉及相关内容,尤其是在外延上和主流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的要求。

(2)课程总体结构。主要反映在总学分学时要求、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学分学时比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学时比例等方面。尽管法学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与所设置课程的内容及教师的讲授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但课程设置的比例会从整体上影响到法学培养的总体状况。因此,本报告通过对不同法学院校培养方案的整体比较,展现不同法学院校在课程设置的结构和理念上存在的差异。

(3)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既包括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包括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报告主要比较不同法学院校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以及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