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师资一直是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条件、考试、认定等做出规定。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指引下,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23-11-27
一、在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过去,我国受“小政法”观念的影响,法学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司法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1951年教育部颁布的《法学院、法律系课程草案》规定法律系的任务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法律工作干部”。1954年高等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法教育会议提出,政法教育的任务要适应政法工作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热爱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掌握先进政法科学、熟悉专门政法业务的干部和法学家。1981年7月司法部召开的政法学院教育工作座谈会,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司法工作以及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3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这也给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律服务的领域空前扩大,如代理、专利、融资、产业租赁、商标、信托、股票等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标志着法制将广泛进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具有复合型、外向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新型法律人才,这些法律人才不仅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法律监督部门所必需,而且日益成为管理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通用人才,成为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主干人才。因此,1995年全国法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为了加快法学教育现代化,必须把法学教育的高层次办好,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立足政法,面向全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具有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法律、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各项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通用人才。
1996年1月8日,肖扬在法学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法律人才》的讲话,指出:“在培养方向上,要贯彻大服务的思想,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立足政法口,面向全社会。要全面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方针,重点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和职业性、应用型的合格法律人才,并作为战略重点予以优先发展,使法学教育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趋向一致。”(www.chuimin.cn)
尤其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纳入到法治的轨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完备,随着国家工业化任务的逐步完成并向管理型社会发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经营,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进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以及企业管理、经营等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因此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由“小政法”转变为“大政法”,即除了为公检法司培养人才外,也为安全、民政、监察、纪检、政府法制部门以及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部门培养人才,而且扩展为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通用人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增多,在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方面,有著名学者提出,要以“外为中用”的思想为指导,科学确定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借鉴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日本通识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和德国“为国家培养从事法学工作的‘普通人才’”的法学教育基础上,坚持与贯彻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完整人格的、有坚实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基础的、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和综合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身体健康的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的观点。[38]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样具有时代的特点。
有关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文章
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师资一直是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条件、考试、认定等做出规定。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指引下,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23-11-27
(一)法律地位不足问题及其对策目前,我国法官教育培训机构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不够充分,已成为制约法官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是我国法律有关法官培训机构的唯一表述。该条规定明确了法官培训机构的法定地位,也明确了法官培训实行归口培训的法定原则。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法官培训条例》,规定了法官培训机构的系列问题。......
2023-11-27
“双百”活动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双百”活动质量效果需进一步提高。“双百”活动的相关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省法学会作为“双百”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之一,承担着活动的筹划协调和组织推动工作,但由于人力不足、行政经费少等原因,导致出现活动组织推动和相关保障不到位的情况。......
2023-11-27
综合类、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类院校中,强校基本以厚基础为目标,定位相对较低,而一些排名并不太靠前的院校,则反映出多元培养的思路,既有实践人才的目标,也有研究人才的目标。传统的理工类院校以及其他专业性院校则结合院校特征,设定一些特殊的培养目标,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等。一般而言,各个院校都有一定的弹性规定空间,但一些院校的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出这种弹性。......
2023-11-27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参与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类型和实务部门需求,研究制定本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指导标准。......
2023-11-27
六、专业设置方面的改革与发展70代以前,中国高等法律院系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1978年的普通高等政法院校系基本上都只设有一个法律专业。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调整国家控制设置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定后报教育部审批;设置、调整专业目录外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论证后报教育部审批。......
2023-11-27
“四五”普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提出要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要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不断提高社会的法律化管理水平。......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