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汉武帝赞赏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千古罕见

汉武帝赞赏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千古罕见

【摘要】:自古文章于人主未必遇,遇者政不必佳耳,独司马相如①于汉武帝。武帝好其辞赋,任为郎。③梁武绌征事于孝标:孝标,即刘峻,南朝梁学者、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译文自古以来,文章好未必就能受到君主的赏识,受到赏识的,从政不一定会好,只有司马相如之于汉武帝例外。奏《大人赋》,武帝则大悦,飘飘然有凌云之气,似遨游于天地间。这是千古以来君臣相遇所无。

自古文章于人主未必遇,遇者政不必佳耳,独司马相如武帝。奏《子虚赋》,不谓其令人主叹曰:“朕独不得此人同时哉!”奏《大人赋》,则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间。既死,索其遗篇,得《封禅书》,览而异之。此千古君臣相遇,令傅粉大家读之,且不能句矣。下此则隋炀恨“空梁”于道衡;梁武绌征事于孝标;李朱崖至屏白香山诗不见,曰“见便当爱之”;僧虔拙笔,明远累辞。於乎忌矣!后世觅一解忌人了不可得!

注释

①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慕蔺相如而改名。武帝好其辞赋,任为郎。后来因为凤鸣出使西南夷有功,转任孝文园令,以病免。著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②隋炀恨“空梁”于道衡:薛道衡《昔昔盐》有“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之句,薛道衡遭隋炀帝所忌,被杀。相传处死薛道衡时,隋炀帝还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③梁武绌征事于孝标:孝标,即刘峻,南朝梁学者、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山东平原南)人。以注《世说新语》而闻名。梁武帝与刘孝标事见《南史·刘峻传》:“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④李朱崖至屏白香山诗不见:李朱崖,即李德裕(787—850),唐大臣,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白香山,即白居易刘禹锡多次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李德裕敷衍,刘禹锡于是找了白居易的诗文给李德裕看,但李德裕始终不看,刘禹锡多次催促,李德裕才不得已说出了实话:因白居易与其政敌交好,他不欲重用白,但向来知道白居易文章精绝,所以不看其诗文,怕自己看完后动心。⑤僧虔拙笔:僧虔,即王僧虔(426—485),南朝宋齐间大臣、书法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齐武帝萧赜有书法天赋,王僧虔在武帝之世,不敢显露锋芒,常用拙笔。⑥明远累辞:明远(约415—470),即鲍照,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宋书·鲍照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上,孝武帝。(www.chuimin.cn)

译文

自古以来,文章好未必就能受到君主的赏识,受到赏识的,从政不一定会好,只有司马相如之于汉武帝例外。奏《子虚赋》,没想到武帝感叹说:“朕怎么就不与作者同时啊!”奏《大人赋》,武帝则大悦,飘飘然有凌云之气,似遨游于天地间。司马相如死后,寻索其遗作,得到《封禅书》,读后感到惊异。这是千古以来君臣相遇所无。假使让傅粉大家读到,可能都无法断句。这之后就是隋炀帝因“空梁落燕泥”而忌薛道衡;梁武帝因刘孝标征引事繁而不再引见他;李德裕不想重用白居易,所以始终不看白居易的诗,说“一看就会喜欢”;僧虔用拙笔以见容于南齐武帝,鲍照为避免为孝武帝所忌,故意把文章写得烦冗。唉,嫉贤妒能啊!但是后来之世,寻找到一个理解但忌妒的人都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