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问鼎,罗泌②以为妄,谓楚庄贤君,孙叔敖③贤相,灭陈且复于申叔之对④,入郑且舍于郑伯之服⑤,非复前日之顽犷⑥也。而楚子问鼎,初心未必遽至是也。若谓楚实未尝问鼎,而以左氏为罔,则又不尽信书之过矣。注释①楚子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而楚王询问鼎之轻重,其初心未必就已是这样了。......
2023-11-27
汉初时虽约法三章①尚有夷三族②之令。高后元年③,既除之矣,其后孝文与平、勃熟计④,尽除收帑⑤相坐律令,非甚⑥盛德哉!及新垣平⑦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故班史曰:“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盖指此也。自是族诛之法,景、武每轻用之。袁盎陷晁错⑧,但云“方今计独有斩晁错耳”,而景帝使丞相以下劾奏,遂至父母、妻子、同产⑨无少长皆弃市。主父偃陷齐王于死⑩,武帝欲勿诛,公孙丞相争之,遂族偃。郭解客杀人,吏奏解无罪,公孙议族解。则皆文帝族新垣平启之也。史谓孝文时断狱四百,有刑错
之风,若新垣平一事,其不免为盛德之累乎?
注释
①约法三章:见“度数句读”条注。②三族:说法不一:父族、母族、妻族;父、子、孙;父母、兄弟、妻子;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③高后元年:汉惠帝卒,太子即位,年幼,吕后称制,第二年即高后元年(前187)。④熟计:周密谋划。⑤收帑:同“收孥”,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⑥非甚:非常。⑦新垣平:西汉赵国人,以望气(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见上,文帝十七年,新垣平跟文帝说“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后果然有人献刻有“人主延寿”的玉杯,但实际上是新垣平暗中使人进献。后来新垣平被人告发,夷三族。⑧袁盎陷晁错:袁盎,即爰盎。字丝,楚人,后迁徙至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曾任齐相、吴相。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使人告发他接受吴王财物,赦为庶人。吴楚反,晁错想请求治其罪。袁盎得知后,请求窦婴劝说景帝斩晁错谢吴。⑨同产:同母所生之兄弟。⑩主父偃陷齐王于死:主父偃,复姓主父,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少时学纵横之术,百家之言。武帝时,任中大夫,被武帝赏识。主父偃对武帝说齐国富过长安,而且听说齐王与其姐乱,武帝于是拜主父偃为齐相。主父偃至齐,齐王年少,畏惧被诛,饮药自杀。赵王害怕主父偃离间汉室骨肉,上书言主父偃长短,武帝因而囚禁主父偃,公孙弘也说不杀主父偃不能塞天下之望,武帝于是诛主父偃。郭解客杀人:郭解,汉武帝时游侠。字翁伯,河内轵(今河南济源南)人。“郭解客杀人”事详见《史记·游侠列传》。
刑错:也作“刑措”,置刑法而不用。(www.chuimin.cn)
译文
汉初时虽然约法三章,但是死刑尚有诛杀三族的法令。高后元年,就已废除了。之后文帝与陈平、周勃周密谋划,完全废除了妻子连坐的律令,极盛美之事啊!等到新垣平谋逆,恢复实行诛杀三族的刑罚。因此班固说:“以文帝之仁,陈平、周勃之智,还是有滥用刑罚。”大概就是指的此事。自此,诛杀族人的刑罚,景帝、武帝常轻率使用。袁盎陷害晁错,只说“为今之计,只有斩晁错了”,而景帝让丞相以下臣属,检举其过失,以至于父母、妻子、兄弟无论少长都遭弃市。主父偃陷害齐王,致其身死,武帝不想诛杀主父偃,丞相公孙弘反对,因而诛其族。郭解门客杀人,官吏上奏谓郭解无罪,公孙弘建议诛其族。这都是因文帝族灭新垣平开了先例。史书说文帝时断狱四百,有置刑法不用的风气,像新垣平一事,也难说没有妨害大德吧?
有关《千百年眼》中的另类中华史的文章
楚子问鼎,罗泌②以为妄,谓楚庄贤君,孙叔敖③贤相,灭陈且复于申叔之对④,入郑且舍于郑伯之服⑤,非复前日之顽犷⑥也。而楚子问鼎,初心未必遽至是也。若谓楚实未尝问鼎,而以左氏为罔,则又不尽信书之过矣。注释①楚子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而楚王询问鼎之轻重,其初心未必就已是这样了。......
2023-11-27
三《书》纪周穆王①之贤夫子定《书》,自周成、康②后,独存穆王作《君牙》、《冏命》、《吕刑》三书。韩退之作《徐偃王④庙碑》,乃曰:“偃王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时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得八龙骑之,西宴王母于瑶池忘归。诸侯贽于徐庭者三十六国。”译文孔子删定《尚书》,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只留存了周穆王写作的《君牙》、《冏命》、《吕刑》三篇。......
2023-11-27
然则非客负于齐,固王听之不聪耳。秦兵攻入齐国,齐王建听取后胜的计策,不战而降,齐王建被迁到共。译文“松耶柏耶”之歌是齐人悼念齐王建任用宾客导致亡国。齐王建不听其建议,最后饿死在共城松柏之间。这样来看,不是宾客有负于齐国,而是齐王建分辨能力差而已。......
2023-11-27
后之儒者,皆以为短丧自孝文遗诏始,以为深讥。帝之诏固不为嗣君而设,而景帝之短丧亦初不缘遗诏也。译文后世的儒者,都认为短丧是从汉文帝遗诏开始的,人们都考察三年之丧,自春秋、战国以来没有能实行的。......
2023-11-27
自杜牧有“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之句,世皆传范蠡载西施以逃。及观《修文御览》①引《吴越春秋·逸篇》②云:“吴亡后,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浮沈③也。”子胥之被谗,西施有力焉。观此则西施后还会稽矣。伍子胥遭诬陷,西施也有“功劳”。伍子胥死后,被盛在鸱夷革内沉于江,现在把西施也沉于江,用以向子胥谢罪。看此诗则西施之后回会稽了。......
2023-11-27
此类甚多,或摹古书而伪作,或以己意而妄增,至使好事之流曲为辩释,以炫其博,是皆未之深考耳。⑧《三略》、《六韬》:古代兵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后文《军谶》同样为古兵书,《三略》援引了其中的内容。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或者是临摹古书而假造......
2023-11-27
当钟室②难作,淮阴侯家有客,匿其三岁儿,知萧相国素与侯知己,不得已为皇后所劫。惜其客名姓不传,比于程婴,则有幸不幸耳。译文广南有个姓韦的土官,自称是韩信后人。当韩信遭钟室之祸时,韩信家里有客卿,把他三岁儿子藏了起来,客卿知道萧何向来为韩信知己,萧何是不得已被吕后所挟制。于是,客卿偷偷去见萧何,稍稍暗示他韩信无后的事情。吕氏在汉惠帝末期,已经绝嗣了,但是韩信后人存续至今,也是奇闻,史家不能了解。......
2023-11-27
即于此时生一男子曰赵高,先后杀始皇之二子,而灭秦之宗社;生一女子曰邯郸姬①,阴以吕易嬴而莫之觉。即于此时生二男子于东楚⑥,曰陈胜、吴广,生二男子于西楚,曰刘季、项籍⑦,奋臂大呼,四方响应,神都天阙⑧,三月飞烟。②诱怀王而幽囚以死:秦国攻战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被扣留,后病逝秦国。秦灭六国,只有楚国无罪。......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