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千百年眼》:歌诗与作诗差异及另类中华史

《千百年眼》:歌诗与作诗差异及另类中华史

【摘要】:歌诗与作诗不同古人“歌诗合乐”之意,盖有不可晓者。以是观之,其歌诗之用,与诗人作诗之本意,盖有判然不相合者,不可强通也。《左传》载列国聘享⑦赋诗,固多断章取义,然其大不伦者,亦以来讥诮。这样看来,用以歌唱的诗之用法,与诗人作诗的本意,有明显不相符的地方,不能生硬地通用。而这六首诗的旨意训诂,应当如《诗序》里的解读,而不应当是朱熹的解读。

歌诗与作诗不同

古人“歌诗合乐”之意,盖有不可晓者。夫《关雎》、《鹊巢》,闺门之事,后妃夫人之诗也,而乡饮酒、燕礼歌之;《采苹》、《采蘩》,夫人、大夫妻能主祭之诗也,而射礼歌之;《肆夏》《繁遏》《渠》,宗庙配天之诗也,而天子享元侯歌之;《文王》、《大明》、《绵》,文王兴周之诗也,而两君相见歌之。以是观之,其歌诗之用,与诗人作诗之本意,盖有判然不相合者,不可强通也。则乌知郑、卫诗不可用之于燕享之际乎?《左传》载列国聘享赋诗,固多断章取义,然其大不伦者,亦以来讥诮。如郑伯有赋《鹑之奔奔》,楚令尹子围赋《大明》,及穆叔不拜《肆夏》,宁武子不拜《彤弓》之类是也。然郑伯如晋,子展赋《将仲子》;郑伯享赵孟,子太叔赋《野有蔓草》;郑六卿饯韩宣子,子齹赋《野有蔓草》,子太叔赋《蹇裳》,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此六诗皆文公所斥以为淫奔之人所作也,然所赋皆见善于叔向。赵武、韩起不闻被讥,乃知郑、卫之诗未尝不施之于燕享。而此六诗之旨意训诂,当如序者之说,不当如文公之说也。

注释

①乡饮酒、燕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燕礼:天子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②采苹:《毛诗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采蘩(fán):《毛诗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③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将要祭祀前,以择士为目的的射礼为大射;诸侯来朝或诸侯相朝而射为宾射;宴饮之射为燕射;卿大夫举士后所行之射为乡射。④享:即享宴,帝王饮宴群臣。元侯:诸侯之长。⑤郑、卫诗:指《诗经》中的《郑风》和《卫风》,含“淫奔之诗”。⑥燕享:也作“燕飨”,同“享宴”。“燕”通“宴”,“享”通“飨”。⑦聘享:聘,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享,即宴享。聘问必有宴享,故有“聘享”之说。⑧郑国君主享宴晋国大夫赵孟(即后文“赵武”),郑国七位大夫陪从,赵孟请求七子赋诗以明其志,其中伯有赋《鹑之奔奔》,赵孟从中听出伯有有不满郑国君主的意思,因此诗为刺公子顽与父亲卫宣公的夫人宣姜姘居生子的事。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鹑,音chún。⑨令尹: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楚国令尹称公子围,或称王子围,这里疑脱“公”。公子围享赵孟,先赋《大明》首章,以自广大。《大明》是周国史诗,从文王的出生写起,到武王伐纣为止。赞颂文王修德,武王灭商的辉煌业绩。事见《左传·昭公元年》。⑩穆叔:即叔孙豹。穆叔出使晋国,晋国享之,奏《肆夏》,因《肆夏》是天子享诸侯之长的乐章,所以穆叔不敢受。事见《左传·襄公四年》。宁武子:卫国的卿。宁武子到鲁国聘问,鲁文公赋《湛露》和《彤弓》,因《彤弓》为天子表彰诸侯武功的诗,不合于礼,因此宁武子不受。事见《左传·文公四年》。齐侯、郑伯到晋国,请求晋侯释放卫侯,子展为郑国当国,赋《将仲子》,取其中“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之意,即卫侯虽然有罪,但众言可畏,人们还是会说晋侯是叛臣,晋侯听后就释放了卫侯。见本条“伯有赋《鹑鸟奔奔》”注。《野有蔓草》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句,子太叔赋此诗表示和赵孟初次见面。饯:送行饮酒。韩宣子:即后文的韩起,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郑国六卿所赋诗取其中某些诗句之意,或赞美韩起,或表达亲晋的意愿。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齹,音cī。“蹇”当作“褰”。褰,音qiān。这里只列出五首,漏了“子产赋郑之《羔裘》”。译文补足。叔向:晋国贤臣。事见《吕氏春秋·求人篇》,晋国想攻打郑国,派叔向到郑国聘问,郑国执政子产赋《蹇裳》,叔向回去后说郑国有子产,不能攻打。(www.chuimin.cn)

译文

古人说的“歌诗合乐”蕴含的意思,还有些不能弄明白的地方。《关雎》和《鹊巢》,写闺门之事,是有关后妃、夫人的诗,但是在举行乡饮酒礼和燕礼的时候歌唱;《采苹》和《采蘩》,是说夫人、大夫的妻子可以主持祭祀的诗,但是在举行射礼的时候歌唱;《肆夏》、《繁遏》和《渠》,是写在宗庙祭天、祭祖的诗,但是在天子宴飨诸侯之长的时候歌唱;《文王》、《大明》和《绵》,是描写文王振兴周国的诗,但是两国君主相见的时候歌唱。这样看来,用以歌唱的诗之用法,与诗人作诗的本意,有明显不相符的地方,不能生硬地通用。因此,怎么知道《郑风》、《卫风》里的诗,不能用于举行宴飨的时候呢?《左传》记载了列国聘问、宴飨时的赋诗,虽然有很多是取其中部分句子的意思,但是其中有非常不伦不类的,也有用来讥讽的。如郑国伯有赋《鹑之奔奔》,楚国令尹公子围赋《大明》,还有叔孙豹不敢受《肆夏》,宁武子不敢受《彤弓》,就是这样的。但是郑伯到晋国,子展赋《将仲子》;郑伯宴飨赵孟,子大叔赋《野有蔓草》;郑国六卿为韩起饯行,子齹赋《野有蔓草》,子产赋《羔裘》,子大叔赋《蹇裳》,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这六首诗都是朱熹斥为淫邪私奔之人写作的,但是他们的赋诗都被叔向称赏。赵孟、韩起没有觉得被讥讽,就知道《郑风》、《卫风》里的诗未尝不在宴飨时施用。而这六首诗的旨意训诂,应当如《诗序》里的解读,而不应当是朱熹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