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金縢》:追溯《千百年眼》中的中华史

《金縢》:追溯《千百年眼》中的中华史

【摘要】:《金縢》非古《书》读《书》至《金縢》,反覆详究,疑其非古《书》也。盖卜册之书,藏于宗庙,启之则必王与大夫皆弁。译文读《尚书》读到《金縢》这一章,反复详细探究,怀疑这一章不是古《尚书》的内容。

《金縢》非古《书》

读《书》至《金縢》,反覆详究,疑其非古《书》也。夫周公面却二公穆卜,以为“未可戚我先王”矣,乃私告三王,自以为功。此佞子之所为也,而谓周公为之乎?且滋后世刲股天之俗,其册祝有曰:“今我即命于元龟,尔其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夫人有事于先王,而可以珪璧要之乎?又曰:“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盖卜册之书,藏于宗庙,启之则必王与大夫皆弁。既曰周公别为坛,则不于宗庙之中明矣;不于宗庙,乃私告也。周公人臣也,何得以私告之册而藏于宗庙金縢之匮,又私启之也?又曰:“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夫武王疾瘳,四年而崩,周公居东,二年而归,凡六年之久。周公尚卜,恶有朝廷六年无事而不启金縢之匮,至今乃启之耶?即此五事,反覆详究,是编非古《书》也必矣。

注释

①二公:指太公和召公,太公即姜太公,召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②穆卜:恭敬地卜问吉凶。③未可戚我先王:原文为“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孔安国认为:“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则认为:“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武王病了,二公想要去占卜,周公说不可拿死生这种事让文王忧心、惊怖。④三王:指太王、王季和文王。⑤功:《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质”。自以为功,即把自己当作抵押。⑥(xiān)人:小人,奸佞之人。⑦刲(ku)ī股:割大腿肉,割股祭祀,表示崇敬之至。⑧醮(jiào):道士设坛念经作法事。⑨册祝:指写在册书上祭告天地宗庙的祝词。⑩即命:听命。元龟:大龟,用于占卜。璧、珪:均是礼神的玉器。璧以礼神,珪以为贽。屏:藏。屏璧与珪,指不再事神。金縢(téng)之匮(gu)ì:金縢,指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匮,同“柜”。弁(biàn):指皮弁,白鹿皮做的一种帽子。坛坩掸(shàn):古代祭祀的场所。筑土曰坛,除地曰坩掸。疾瘳:病愈。居东:避居东都。一说居东指周公东征。恶(wū):同“乌”,疑问词,哪。(www.chuimin.cn)

译文

读《尚书》读到《金縢》这一章,反复详细探究,怀疑这一章不是古《尚书》的内容。周公当面拒绝太公和召公恭敬卜问吉凶的请求,认为“不能以武王病重的事忧怖先王”,却私自祝告太王、王季和文王,以自己作为抵押。这是奸佞小人的做法,怎么能说是周公做的呢?而且滋生后世割股祭祀、念经作法的风俗。他祭祀写在册书上的祝词说:“现在我听命于占卜的大龟,你们若答应我,我就报以璧与珪,回去后听候你们的命令。你们若不答应我,我就藏起璧和珪,不再事神。”人有事求于先王,可以用珪、璧要挟他们吗?又说:“周公回去后,将册书放入金制带子封存的柜子中。”卜问的册书,收藏在祭祀祖宗的庙宇里,必须王与大夫都戴上皮帽才能开启。既然说周公另外设了祭祀场所,那很明显就不是在宗庙中祭祀;不在宗庙之中,就是私自祝告。周公为人臣子,怎么能够把私自祝告的册书收藏在宗庙里用金制带子封存的柜子里,而且还私下开启呢?还有人说:“王与大夫都戴上皮帽,开启了金带封存的柜子,看到里面收藏的册书,才知道周公把自己当作抵押,代替武王的说法。”后来武王病愈,四年后去世,周公避居东都,两年后才回来,总共有六年之久。周公崇尚卜问,哪有朝廷六年都不开启柜子,到现在才开启的道理呢?就是上述五件事,反复详细推究,这一章必然不是古《尚书》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