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千百年眼》探究伊尹放君误传的独特中华史

《千百年眼》探究伊尹放君误传的独特中华史

【摘要】:勾曲外史张天雨⑨取其说,书于伊尹古像之后。按孙季昭《示儿编》说:“《尚书》所记载的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放’当作‘教’,因它们的篆文写法相近,所以出现这个错误。”勾曲外史张天雨采纳这种说法,把它写在伊尹画像之后。

陈越石云:“商甲不惠于天下,其臣放之。后能改过,复归于亳。善矣不可以为法。如日蚀不吐,河清难俟,中原之鹿将佚,时乘之龙待驾,于臣之业何如?又况乎体非金石而冒雾露,如怀失国之垢以损其身,则试君之谤消无日矣。殷之君臣亦幸而成耳。噫!浞浞接踵,羿羿比肩,后之为人臣者,其始也未尝不伊不周,其终也未尝不羿不浞,皆取伊、周以为蒿矢也。”越石此论似矣,尚未深考。按:孙季昭《示儿编》云:“《书》所载伊尹放太甲于桐,放当作教,以其篆文相近故讹尔。”其论甚伟,可息纷纷之疑。勾曲外史张天雨取其说,书于伊尹古像之后。

注释

①伊尹:初为奴隶,后因勤学上进,乐尧舜之道,被商汤封为“尹”(相当于宰相),并辅佐商汤灭夏朝。太甲即位后,也任用伊尹为相,但后来太甲暴虐无道,被伊尹流放到桐宫。②陈越石(?—843):唐朝人,初名黄石。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官蓝田令。③甲:即太甲,商朝第四位君王。④时乘:指帝王即位。⑤雾露:《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露雾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后用为因冒霜露、犯寒暑而死的典故。⑥垢:同“诟”。⑦浞(zhuó)浞接踵,羿羿比肩:浞,指寒浞。羿,有穷氏部落首领。羿流放了夏朝国君姒相,夺了夏朝的王位,羿之后也作威作福,被自己的亲信,同时也是国相的寒浞杀死。⑧孙季昭:南宋学者。⑨勾曲外史张天雨:张天雨,一名雨,字伯雨,元钱塘人,茅山道士,“勾曲外史”应为“句曲外史”,是他的号。(www.chuimin.cn)

译文

陈越石说:“商朝国君太甲不施惠天下,被他的臣子伊尹流放。后来太甲改过,又被伊尹重新迎回亳都。此举虽然不错,但不足为法。如果发生了日食但不把太阳吐出来,时间太久而等不了,天下将失,国君之位空缺,对于臣子的功业又有什么好处呢?更何况身体非金非石,一旦遭霜寒而死,又或者国君承受亡国的诟病,伤了身体,则臣子就会背上考验君主的讥谤,永无洗脱之日。殷商的国君臣子是侥幸成功。唉!世上太多像寒浞、后羿这样的人,后来为人臣者,刚开始未尝不是怀有伊尹、周公那样的心思,但最后都难免不像寒浞、后羿那样,都是拿伊尹、周公当自己行为的借口罢了。”越石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没有深究。按孙季昭《示儿编》说:“《尚书》所记载的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放’当作‘教’,因它们的篆文写法相近,所以出现这个错误。”这种说法非常了不起,可以平息各种疑难。勾曲外史张天雨采纳这种说法,把它写在伊尹画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