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钟室②难作,淮阴侯家有客,匿其三岁儿,知萧相国素与侯知己,不得已为皇后所劫。惜其客名姓不传,比于程婴,则有幸不幸耳。译文广南有个姓韦的土官,自称是韩信后人。当韩信遭钟室之祸时,韩信家里有客卿,把他三岁儿子藏了起来,客卿知道萧何向来为韩信知己,萧何是不得已被吕后所挟制。于是,客卿偷偷去见萧何,稍稍暗示他韩信无后的事情。吕氏在汉惠帝末期,已经绝嗣了,但是韩信后人存续至今,也是奇闻,史家不能了解。......
2023-11-27
象刑辨
《舜典》①曰:“象以典刑。”皋陶曰:“方施②象刑惟明。”是唐虞固有象刑矣。而去古既远,说者不一。荀况③记时之人语曰:“象刑,墨黥④;慅婴⑤;共,艾毕⑥;菲,对屦⑦;杀,赭衣而不纯也⑧。”汉文帝诏除肉刑⑨曰:“有虞氏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此二说者,皆讹传也。禹之称舜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又曰:“怙终贼刑⑩”,“刑故无小”,是岂尝不杀不刑哉!荀况有云:“以为治耶,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数语虽尧、舜复出,无以易也。然则象刑云者,是必模写用刑物象以明示民,使知愧畏耳。禹铸鼎象物,使民知奸回,亦此意。
注释
①《舜典》:即《尚书·舜典》,“典”为《尚书》的一种文体,参后“《南》、《雅》、《颂》无优劣”条注。②方施:普遍施行。方,通“旁”。《说文》:“旁,溥也。”③荀况:即荀子。后面所引的话出自《荀子·正论》。④墨黥(qíng):即墨刑,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⑤慅婴:在冠上加草带,代替劓刑(割鼻子)。慅,通“草”;婴,通“缨”。⑥共,艾毕:共,同“宫”,指宫刑。艾毕,即“艾韠”,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后面几个句子的句式同此。韠(bì),古代朝服上的蔽膝。⑦菲,对屦(jù):菲,同“剕”(fèi),砍掉脚的刑罚。屦,麻鞋。这句话的意思是穿上麻鞋代替剕刑。⑧“杀”句:赭(zhě)衣,赤褐色的衣服。不纯:衣服不镶边,这里指没有衣领。整句话的意思是,让犯人穿去掉衣领的赭衣代替杀头的刑罚。⑨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⑩怙终贼刑:怙终,有所恃而不悔改;贼刑,刑杀。刑故无小: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www.chuimin.cn)
译文
《舜典》记载:“象以典刑。”皋陶说:“普遍施行象刑,政事才清明。”说明唐虞时代就有象刑了。但是年代久远,说法不一。荀况记述那个时代的人话说:“象刑,用以墨涂面,衣冠上加草带;宫刑,割去犯人官服上的蔽膝;断足之刑,让犯人穿上麻鞋;死刑,使其穿囚衣而异于常人。”汉文帝废除残害肉体的刑罚的诏书说:“虞舜以异常的衣着象征刑罚,表示惩戒,衣服上做标记以区别,代替死刑,人民因此不犯法。”这两种说法,都是讹传。禹称赞舜说:“与其杀害无辜者,宁可放过不合常法者。”又说“有所恃而不悔改的人要施以刑杀”,“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这哪里是不杀不施以刑罚啊!荀况说过:“要想很好地治理国家,则如果人没有犯罪,不但不用残害肉体的刑罚,也不用象刑。但如果人犯了罪,如果只是减轻刑罚,这就是杀人者不被处死,伤人者不受刑罚。”这几句话,就算是尧舜重复说出来,也都无法辩驳。因此,所谓的象刑,想必是摹画用刑物品的样子以明白告知民众,使他们知道惭愧畏惧。禹铸造鼎描摹物象,与民众了解何谓奸恶邪僻,是同样的道理。
有关《千百年眼》中的另类中华史的文章
当钟室②难作,淮阴侯家有客,匿其三岁儿,知萧相国素与侯知己,不得已为皇后所劫。惜其客名姓不传,比于程婴,则有幸不幸耳。译文广南有个姓韦的土官,自称是韩信后人。当韩信遭钟室之祸时,韩信家里有客卿,把他三岁儿子藏了起来,客卿知道萧何向来为韩信知己,萧何是不得已被吕后所挟制。于是,客卿偷偷去见萧何,稍稍暗示他韩信无后的事情。吕氏在汉惠帝末期,已经绝嗣了,但是韩信后人存续至今,也是奇闻,史家不能了解。......
2023-11-27
楚子问鼎,罗泌②以为妄,谓楚庄贤君,孙叔敖③贤相,灭陈且复于申叔之对④,入郑且舍于郑伯之服⑤,非复前日之顽犷⑥也。而楚子问鼎,初心未必遽至是也。若谓楚实未尝问鼎,而以左氏为罔,则又不尽信书之过矣。注释①楚子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而楚王询问鼎之轻重,其初心未必就已是这样了。......
2023-11-27
注释①《尚书》古文、今文辨:始皇焚书时,博士伏生将《尚书》藏于壁中。伏生所传的《尚书》是用秦汉民间通行的隶书录写的,因此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拆孔子宅,以扩建宫室,没想到在墙壁中发现一部《尚书》,由于是用秦汉以前的古文字书写的,因此称为《古文尚书》。这就是《尚书》今古文之分的源起。武宗正德八年举人,撰有《尚书考异》和《尚书谱》,颇有功于《尚书》今古文考辨。......
2023-11-27
若以孔子差等百王之眼而照万世,则杨、墨之源不深,其流亦必不长,纵微孟子之排,亦将不久自熄。墨子反对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大禹一样,过俭朴的生活,提倡“墨者”身体力行。如果以孔子评价历代君王的见识来观照万世,则杨朱、墨子渊源不深,其流传肯定也不会长远,就算不看重孟子的排斥,过不了多久也会自己消亡。......
2023-11-27
《金縢》非古《书》读《书》至《金縢》,反覆详究,疑其非古《书》也。盖卜册之书,藏于宗庙,启之则必王与大夫皆弁。译文读《尚书》读到《金縢》这一章,反复详细探究,怀疑这一章不是古《尚书》的内容。......
2023-11-27
然则非客负于齐,固王听之不聪耳。秦兵攻入齐国,齐王建听取后胜的计策,不战而降,齐王建被迁到共。译文“松耶柏耶”之歌是齐人悼念齐王建任用宾客导致亡国。齐王建不听其建议,最后饿死在共城松柏之间。这样来看,不是宾客有负于齐国,而是齐王建分辨能力差而已。......
2023-11-27
四皓有羽翼太子之功,其没也,惠帝为之制文立碑。《通典》③、《文献通考》④皆不之载,而四皓碑目,《集古录》⑤、《金石录》⑥、郑樵《金石略》⑦皆遗之,独见于任昉《文章缘起》⑧。高祖召,不至,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为太子羽翼已成,打消改立太子之意。译文四皓有辅佐太子的功劳,他们死后,惠帝为他们撰文立碑。......
2023-11-27
后之儒者,皆以为短丧自孝文遗诏始,以为深讥。帝之诏固不为嗣君而设,而景帝之短丧亦初不缘遗诏也。译文后世的儒者,都认为短丧是从汉文帝遗诏开始的,人们都考察三年之丧,自春秋、战国以来没有能实行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