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动物中毒病防治手册:杂色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成果

动物中毒病防治手册:杂色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成果

【摘要】: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病的发生主要是动物采食被杂色曲霉毒素污染的饲草料引起,本病在马属动物和羊呈散发流行。种蛋孵化时胚胎重量减轻、畸形及胚胎死亡。奶牛呈慢性经过,产奶量下降,腹泻,严重者血便,衰竭死亡。表现为肝脏肿大,呈黄绿色,后期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呈花斑样色彩,皮下、腹膜、脂肪黄染,肺、脾、膀胱、肠道和肾脏广泛性出血。药物治疗主要在于增强肝脏解毒机能,恢复中枢神经机能,防止继发感染。

【病因】

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病的发生主要是动物采食被杂色曲霉毒素污染的饲草料引起,本病在马属动物和羊呈散发流行。

【临床症状】

马属动物多在采食霉败饲草后10~20天出现中毒症状。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进行性消瘦。结膜初期潮红、充血,后期黄染。30天后症状更加严重,并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顶蔷,无目的徘徊,有的视力减弱以至失明。尿少色黄,粪球干小,表面有黏液。体温一般正常,少数病例在死亡前体温升高达40℃以上。病程1~3个月,最长可达4个月。

羊多在采食霉败饲草后7天左右发病,多为亚急性经过,经20天左右死亡,初期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消瘦。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结膜潮红,巩膜黄染,异嗜,虚弱,腹泻,尿色深黄。病程1~2个月。2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多,死亡率高,1岁半以上羊也发病,但死亡率较低。主要发病季节为3~4月,5月份羔羊随群放牧后,不再发病。

鸡表现采食量减少,产蛋率迅速下降,棕褐色蛋壳变白;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喜饮水,腹泻,粪便中常有带血性黏液,最后昏迷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种蛋孵化时胚胎重量减轻、畸形及胚胎死亡。

奶牛呈慢性经过,产奶量下降,腹泻,严重者血便,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

马属动物剖检以全身广泛性出血和浆膜、脂肪黄染为特征。表现为肝脏肿大,呈黄绿色,后期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呈花斑样色彩,皮下、腹膜、脂肪黄染,肺、脾、膀胱、肠道和肾脏广泛性出血。(www.chuimin.cn)

羊剖检可见皮下组织、脂肪、浆膜及黏膜黄染,肝脏肿大,质脆,呈黄绿色、灰白色和暗红色花斑样,胆囊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肾脏肿大,质软,色暗,全身淋巴结水肿。

鸡剖检可见肝脏苍白,呈脂肪肝并有出血。

【诊断】

根据采食霉败饲料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测定样品中的杂色曲霉毒素含量并分离培养出产毒霉菌,一般饲草、饲料中杂色曲霉毒素含量0.2毫克/千克以上时即可引起中毒.

【防制】

(1)预防:防止饲草料发霉,或不能对动物饲喂发霉的草料,是预防动物发病的根本措施。饲草在收割后要充分晒干,然后堆放于通风、地面水流通的地方,严禁雨淋。

(2)治疗:本病无特效疗法。中毒病畜应立即停止喂食霉败草料,给予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和优质牧草。并应充分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刺激。

药物治疗主要在于增强肝脏解毒机能,恢复中枢神经机能,防止继发感染。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可选用高渗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B1静脉注射,也可口服葡醛内酯、肌苷片等。病畜兴奋不安时可用10%安溴注射液静脉注射,或内服水合氯醛。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