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黄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手册

黄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手册

【摘要】: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具有致癌作用,对人畜的危害较大。动物长期、大量食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发霉变质的饲料后,即可引起黄曲霉毒素中毒。中毒后可见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带有血液。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死亡的猪,肝脏呈急性中毒性肝炎的变化。有大量腹水,肝脏有黄色脂肪变性,各内脏器官贫血。必要时可做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定量检验。重症病例应及时灌服盐类泻剂,促进毒物排出。

【病因】

黄曲霉毒素是一大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有较强的毒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毒性最强,含量也最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具有致癌作用,对人畜的危害较大。动物长期、大量食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发霉变质的饲料后,即可引起黄曲霉毒素中毒。

【临床症状】

禽: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急性中毒:多为2~6周龄雏鸡、雏鸭。中毒后可见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带有血液。脱羽、翅膀下垂,常常凄叫。虚弱,贫血。鸭还发生肌痉挛和跛行,多数病例还发生角弓反张、痉挛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慢性中毒:多为成年鸡、鸭。中毒后可见采食量减少,消瘦,贫血,体质虚弱,不喜活动。后期表现恶病质,病程较长的可发生肝癌。

猪: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3种类型。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断奶的仔猪和小猪,一般未见到任何症状即可突然死亡。亚急性中毒:多为育肥猪、后备猪,一般在采食霉败饲料后,5~15天出现症状;病猪精神沉郁,离群,后肢无力,步态蹒跚;黏膜苍白,后期黄染;食欲减退或完全废绝,渴欲增加,排粪干硬呈球状,表面附有黏液;多在发病后2~3天内死亡。慢性中毒:多为育成猪,病猪精神沉郁,走路强直,拱背卷腹,少数有兴奋现象,异嗜,排粪干燥,结膜黄染。

奶牛:中毒后多呈慢性经过,表现精神不振、厌食,有的兴奋不安,间歇性腹泻,产奶量下降,怀孕牛发生流产。

【病理变化】

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整个肝脏颜色变淡,慢性中毒死亡的鸡、鸭可发现有肝癌结节。急性中毒死亡的猪,病变不明显。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死亡的猪,肝脏呈急性中毒性肝炎的变化。有大量腹水,肝脏有黄色脂肪变性,各内脏器官贫血。

【诊断】(www.chuimin.cn)

本病主要根据动物有长期、大量采食含黄曲霉毒素发霉变质饲料的病史,并结合有消化不良,衰弱等症状,剖检肝脏有急性中毒性肝炎病变或有肝癌结节等特征性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做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定量检验。

【防制】

(1)预防:应从防止饲料发霉和控制动物食入霉败饲料着手。

①防止饲料发霉。饲料、谷物收获后应在4~8天内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5%以下,并贮存于干燥处,以防发霉。

②控制动物食入霉败饲料。对发霉严重的饲料应废弃,不能再作为饲料饲喂动物。

③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素可有效地吸附霉菌毒素,随之将毒素排出体外。

(2)治疗:发现黄曲霉毒素中毒后,立即停喂霉败饲料,多给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和青绿饲草,轻症病例不治疗可自愈。重症病例应及时灌服盐类泻剂,促进毒物排出。为了保护肝脏,促进解毒可用25%~50%葡萄糖维生素C混合静脉注射,也可用葡萄糖酸钙和40%乌洛托品混合液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