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孙权才干卓越,毛泽东赞叹称赞

孙权才干卓越,毛泽东赞叹称赞

【摘要】:刘震是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也是空军副司令员。毛泽东以此表示对林彪、吴法宪的蔑视,对叶剑英的称许。孙权迁都时,把武昌的木料,通过长江水路,运到下游的建业。他留给晚年毛泽东的总体印象“是个能干的人”。看似漫谈诗词史事,嘉许孙权“能干”,感叹“当今惜无”,其间蕴含多少政治内容,这就是毛泽东谈文说史的风格。我们据此完全有理由说毛泽东英雄巨眼颇能识人了。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在南方养病十个月后,回到北京第一次与政治局委员们见面,讲得很多,谈兴很浓。

在会见快结束时,毛泽东对自己所作《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的两句作了解释:

“我说才饮长沙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现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间,叫什么县我忘了,那个地方出鳊鱼。所以我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孙权后来搬到南京,把武昌的木料下运南京,孙权是个能干的人。”(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351—356页)

毛泽东念了辛稼轩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中的两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他指着叶剑英说:“他看不起吴法宪。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说吴法宪不行。”

毛泽东让叶剑英念这首《南乡子》。叶剑英随口念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毛泽东听了很满意,指着叶剑英说:“此人有文化。”接着念诗:“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然后又指着叶剑英说:“他看不起吴法宪。黄吴李邱不是曹刘,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吴法宪不行。”

刘震是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也是空军副司令员。毛泽东以此表示对林彪、吴法宪的蔑视,对叶剑英的称许。(www.chuimin.cn)

孙权黄龙元年(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定国号为吴。不久,迁都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迁都时,把武昌的木料,通过长江水路,运到下游的建业。他留给晚年毛泽东的总体印象“是个能干的人”。

毛泽东此次重吟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话语之间的“政治信息量”丰富。最可注意者,他将辛词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当今”即1975年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此时距林彪集团背时的1971年已过去四载。毛泽东指斥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不是曹操刘备那样的“天下英雄”,又巧妙地借曹、刘二姓,说曹、刘是指空军副司令员刘震、曹里怀,反证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不行”。真是信手拈来的巧妙之语。

那么,谁是“天下英雄”呢?毛泽东此次谈话,还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表示了不满,批评他们搞“四人帮”。他说:“不要搞什么帮,什么广东帮、湖南帮,粤汉铁路长沙修理厂不收湖南人,只收广东人,广东帮。”

林彪集团不行,江青集团不行,千古兴亡,神州陆沉,“当今惜无孙仲谋”,满怀暮年苍凉心境的毛泽东怎能不忧思浩叹!

但这位雄视百代的巨人并没有绝望,他赞扬“看不起吴法宪”,又“很有文化”的叶剑英,看来内心里已有“当今孙仲谋”了。毛泽东多次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1974年10月,王洪文跑到长沙向毛泽东诬告周恩来、叶剑英,毛泽东批评王洪文说,叶剑英功劳很大呢,他腹有良谋,“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你根本不是对手。并告诉王洪文回去有事多和总理、剑英商量。史载,毛泽东病危临终之时,口不能言,用手势招呼叶剑英到床前,欲托嘱身后大事,可见倚赖之重。

看似漫谈诗词史事,嘉许孙权“能干”,感叹“当今惜无”,其间蕴含多少政治内容,这就是毛泽东谈文说史的风格。他所描摹的政治趋势框架,一年后成为现实。在“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的历史巨变中,叶剑英再次表现出“大事”面前的不凡身手,终使神州安定。这恐怕“坐断东南”的少年孙仲谋是无法堪比的,难怪叶帅吟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了。我们据此完全有理由说毛泽东英雄巨眼颇能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