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孙权由多谋寡断到多疑症,阻碍了东吴的发展

孙权由多谋寡断到多疑症,阻碍了东吴的发展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身为江东人主,“拍板定砣”不如曹操干练痛快,特别谨慎小心,有时令人有优柔寡断的感觉。孙权多谋寡断的缺点,到了晚年发展成妄加猜忌的多疑症,对人对事往往疑心过重,这影响了他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东吴的统治和国运产生了消极影响。孙权、刘备、袁绍都有多谋寡断的缺点,切不可像他们那“书生气十足”,可学者则是敢作敢为明察善断的曹孟德。

毛泽东一方面赞扬孙权是“雄时者”,虎踞江东六郡,是一代人杰,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孙权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

1959年6月20日,毛泽东召集政治会议,讨论宣传工作如何转的问题。会议结束前,毛泽东讲了话,其中说:

“报纸办得好坏,要看你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我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但有些同志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听了许多意见之后,要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曹操批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小,色厉而荏,就是说没有头脑。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141页)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身为江东人主,“拍板定砣”不如曹操干练痛快,特别谨慎小心,有时令人有优柔寡断的感觉。尤其每临大事,孙权很少痛快决断,总是多次征求臣僚们的意见,才最后定下决心。虽然其中不乏“民主”的积极一面,但较多的还是好谋难决。此中有着深层原因:

一是孙权刚刚统领父兄的部众时,只有十八岁,年少功微,难于服众。将士们离心离德,他们对孙权能否担负起治理江东的重任,都表示怀疑和忧虑。这样,孙权决策事情不能不格外谨慎小心,逐步争得将士们的拥戴。

二是东吴所处的不利政治态势,决定了孙权做事放不开手脚,必须瞻前顾后,甚至藏头掩尾,隐瞒真实企图。也难怪孙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事事师出有名;刘备身为当今皇叔,汉室宗亲,同样名正言顺;江东孙氏,实在提不出什么响当当的口号来,即使心中想北伐西征,也难以启齿。因为力量弱小,形势不利,有时孙权不得不委曲求全,一遇情势危急,他常常乞和,面颜雌伏,卑词称臣。自然,委曲求全也不失为一种韬略。孙权的几次卑词乞和称臣,也确实收到了缓兵的实效。但既然身为君王,却屡屡如此,无论如何是懦弱的表现。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描写了东吴君臣在曹军进攻面前,是主战还是主和的争论,就展示了孙权在上述背景下进行决策的复杂心理状态:(www.chuimin.cn)

曹操大军南下,逼降刘综,兵临长江,直迫东吴。这时鲁肃刚去游说刘备与孙权联合破操,并与孔明同至东吴议联盟之事。鲁肃问孙权:“主公意下若何?”权说:“未有定论。”张昭两次说:“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孙权或“沉吟不语”,或“低头不语”。孙权前后两次不答,并非默然认同张昭的意见,其实他心里是不同意的,但当时的客观形势是如此,曹操势大难敌,如拒操取胜的把握不大,故沉吟不决。鲁肃向他痛陈投降的害处,但还是没有解决孙权的“恐势大难以抵敌”的思想顾虑,下不了抗操的决心。孔明有破操之计,孙权虚心请教。但他担心刘备新败力弱,与之联盟,也难于抗操。孔明又针对他的顾虑进行敌我力量的对比,孙权听了,大喜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可是,他确是“吾意已决,更无他疑”了吗?其实,他对敌“势大难敌”的顾虑仍未完全解除,便派人去请周瑜来商议,并召集文武官员听取大家的意见。周瑜与张昭展开激烈的辩论,坚决反对张昭的投降主张,又指出曹军犯了“兵家五忌”,孙权表示“甚合孤意”。大概周瑜很了解孙权的多谋寡断,有意“将”一军:“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孙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说:“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说罢便将此剑赐予周瑜,说不听令者以此剑斩之,封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拒曹。

这是否说孙权已无狐疑,坚定了胜利的信心?还没有。周瑜请孔明议事,孙明提醒周瑜: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建议周瑜以军数解其疑。周瑜便于当夜入见孙权,说:“来日调拨军马,主公心有疑否?”孙权说:“但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周瑜告诉孙权,曹操鼓吹有水陆大军百万,其实只有二三十万人,而且是“久疲之卒,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惧也”。孙权表示:“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孙权先后经鲁肃、孔明、周瑜的开导,指出降操危害、敌军弱点及其实际兵力,才尽释其“恐操军势大难敌”的疑惧,终于坚定了抗战必胜的决心,与操军进行决战。

《三国演义》反反复复地描写赤壁战前的孙权“疑惑”“疑虑”“疑惧”,其中当然能看出孙权大战前的谨慎从事,但也能看出孙权的多谋少断来。他几次表示“更无他疑”,实际上还是心里没底。所忧虑者,主要是曹军“势大难敌”。这与曹操官渡之战中决策的果断干脆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孙权多谋寡断的缺点,到了晚年发展成妄加猜忌的多疑症,对人对事往往疑心过重,这影响了他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东吴的统治和国运产生了消极影响。在称帝以后,对文武官员多有戒心,稍有过失便刑戮妄加。对戍边将士不放心,要他们交出妻子做人质,如有叛逃,即杀人质。他还任用一批称作校事、察战的亲信,以监视文武官吏,致使一些无罪之人遭到陷害。这又与年轻时大胆任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权力下放,用人不疑,形成鲜明对比。

毛泽东论三国人物的领导决策风格,意在谈新闻工作。政治家办报,历来是毛泽东的新闻观点,那时他十分欣赏“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风度,对好谋无决、优柔寡断的书生气大不以为然。三国各派政治势力领袖人物的决策特点,他早已熟烂于心,此时信手拈来推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给吴冷西等新闻工作领导者树立榜样。孙权、刘备、袁绍都有多谋寡断的缺点,切不可像他们那“书生气十足”,可学者则是敢作敢为明察善断的曹孟德。结论是政治家办报也要多谋善断。1959年6月时,党中央正领导全党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的错误,宣传上要转变浮夸风气,毛泽东希望办报人像曹操那样“一眼看准”问题,“形势一变”,要转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