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为自相搏斗的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上的存在。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陆先生和江小姐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心理学家分析,陈先生和方女士的强迫症属于观念性强迫。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为自己的强迫观念或行为是不合理的。......
2023-12-01
毛泽东一方面赞扬孙权是“雄时者”,虎踞江东六郡,是一代人杰,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孙权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
1959年6月20日,毛泽东召集政治局会议,讨论宣传工作如何转的问题。会议结束前,毛泽东讲了话,其中说:
“报纸办得好坏,要看你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我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但有些同志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听了许多意见之后,要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曹操批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小,色厉而荏,就是说没有头脑。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141页)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身为江东人主,“拍板定砣”不如曹操干练痛快,特别谨慎小心,有时令人有优柔寡断的感觉。尤其每临大事,孙权很少痛快决断,总是多次征求臣僚们的意见,才最后定下决心。虽然其中不乏“民主”的积极一面,但较多的还是好谋难决。此中有着深层原因:
一是孙权刚刚统领父兄的部众时,只有十八岁,年少功微,难于服众。将士们离心离德,他们对孙权能否担负起治理江东的重任,都表示怀疑和忧虑。这样,孙权决策事情不能不格外谨慎小心,逐步争得将士们的拥戴。
二是东吴所处的不利政治态势,决定了孙权做事放不开手脚,必须瞻前顾后,甚至藏头掩尾,隐瞒真实企图。也难怪孙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事事师出有名;刘备身为当今皇叔,汉室宗亲,同样名正言顺;江东孙氏,实在提不出什么响当当的口号来,即使心中想北伐西征,也难以启齿。因为力量弱小,形势不利,有时孙权不得不委曲求全,一遇情势危急,他常常乞和,面颜雌伏,卑词称臣。自然,委曲求全也不失为一种韬略。孙权的几次卑词乞和称臣,也确实收到了缓兵的实效。但既然身为君王,却屡屡如此,无论如何是懦弱的表现。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描写了东吴君臣在曹军进攻面前,是主战还是主和的争论,就展示了孙权在上述背景下进行决策的复杂心理状态:(www.chuimin.cn)
曹操大军南下,逼降刘综,兵临长江,直迫东吴。这时鲁肃刚去游说刘备与孙权联合破操,并与孔明同至东吴议联盟之事。鲁肃问孙权:“主公意下若何?”权说:“未有定论。”张昭两次说:“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孙权或“沉吟不语”,或“低头不语”。孙权前后两次不答,并非默然认同张昭的意见,其实他心里是不同意的,但当时的客观形势是如此,曹操势大难敌,如拒操取胜的把握不大,故沉吟不决。鲁肃向他痛陈投降的害处,但还是没有解决孙权的“恐势大难以抵敌”的思想顾虑,下不了抗操的决心。孔明有破操之计,孙权虚心请教。但他担心刘备新败力弱,与之联盟,也难于抗操。孔明又针对他的顾虑进行敌我力量的对比,孙权听了,大喜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可是,他确是“吾意已决,更无他疑”了吗?其实,他对敌“势大难敌”的顾虑仍未完全解除,便派人去请周瑜来商议,并召集文武官员听取大家的意见。周瑜与张昭展开激烈的辩论,坚决反对张昭的投降主张,又指出曹军犯了“兵家五忌”,孙权表示“甚合孤意”。大概周瑜很了解孙权的多谋寡断,有意“将”一军:“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孙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说:“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说罢便将此剑赐予周瑜,说不听令者以此剑斩之,封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拒曹。
这是否说孙权已无狐疑,坚定了胜利的信心?还没有。周瑜请孔明议事,孙明提醒周瑜: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建议周瑜以军数解其疑。周瑜便于当夜入见孙权,说:“来日调拨军马,主公心有疑否?”孙权说:“但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周瑜告诉孙权,曹操鼓吹有水陆大军百万,其实只有二三十万人,而且是“久疲之卒,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惧也”。孙权表示:“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孙权先后经鲁肃、孔明、周瑜的开导,指出降操危害、敌军弱点及其实际兵力,才尽释其“恐操军势大难敌”的疑惧,终于坚定了抗战必胜的决心,与操军进行决战。
《三国演义》反反复复地描写赤壁战前的孙权“疑惑”“疑虑”“疑惧”,其中当然能看出孙权大战前的谨慎从事,但也能看出孙权的多谋少断来。他几次表示“更无他疑”,实际上还是心里没底。所忧虑者,主要是曹军“势大难敌”。这与曹操官渡之战中决策的果断干脆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孙权多谋寡断的缺点,到了晚年发展成妄加猜忌的多疑症,对人对事往往疑心过重,这影响了他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东吴的统治和国运产生了消极影响。在称帝以后,对文武官员多有戒心,稍有过失便刑戮妄加。对戍边将士不放心,要他们交出妻子做人质,如有叛逃,即杀人质。他还任用一批称作校事、察战的亲信,以监视文武官吏,致使一些无罪之人遭到陷害。这又与年轻时大胆任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权力下放,用人不疑,形成鲜明对比。
毛泽东论三国人物的领导决策风格,意在谈新闻工作。政治家办报,历来是毛泽东的新闻观点,那时他十分欣赏“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风度,对好谋无决、优柔寡断的书生气大不以为然。三国各派政治势力领袖人物的决策特点,他早已熟烂于心,此时信手拈来推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给吴冷西等新闻工作领导者树立榜样。孙权、刘备、袁绍都有多谋寡断的缺点,切不可像他们那“书生气十足”,可学者则是敢作敢为明察善断的曹孟德。结论是政治家办报也要多谋善断。1959年6月时,党中央正领导全党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的错误,宣传上要转变浮夸风气,毛泽东希望办报人像曹操那样“一眼看准”问题,“形势一变”,要转得快。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本质为自相搏斗的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上的存在。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陆先生和江小姐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心理学家分析,陈先生和方女士的强迫症属于观念性强迫。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为自己的强迫观念或行为是不合理的。......
2023-12-01
第五节意向性因为正是在意向性现象这里,当时和今天的哲学遇到了一种真正的障碍,因为正是意向性阻碍了人们直接而无成见地接受现象学所意欲寻求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要来讨论意向性。在描述布伦塔诺怎样尝试以更严格的考量来对全部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之际,我们就已经接触到意向性了。在意向性中,布伦塔诺辨识出了那构成了心理现象的真正本质的结构。而正是通过布伦塔诺,胡塞尔学到了如何去明察意向性。......
2023-12-02
一般而言,主观经历总是会给个体留下标志或痕迹,这些标志和痕迹会被加工成一定的意义。换言之,所有能够与学生学习发生关联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个人经历的一部分,这些事物都可以成为一种标志。不过这些标志是否有意义,就要依赖于每个学习者自身的建构。个体的完整学习经历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客观学习经历指的是实实在在所经......
2023-10-21
以杨衢云、孙文为首的两个革命小团体,自从一八九五年一月合并为“兴中会”以后,至一九零五年八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也正是整整的十年。看看这个最早的革命团体怎样地从生到死;和中山本人却又如何地脱颖而出,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经日本报纸这一宣传,不特“孙文”已跻身为国际人物,中国近代史上也多出了“革命党”这一词汇。......
2024-04-29
清末新政初期,湖北教育曾经盛极一时,在全国各省中曾位居前列。然而,自1909年起,湖北教育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瑞澄上任后,于当月委派马吉璋署理湖北提学使。面对困境,高凌霨采取停办原有学堂、减发教管人员薪金、催解学堂捐等“节流”举措勉强维持湖北教育。可以说,由于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湖北教育出现由盛而衰的局面。......
2023-11-16
初唐只有唐中宗举行庆生辰活动,和隋文帝的宗旨不同,开始转向对自我的祝福,并多少含有规劝政治的意义。开元十七年,唐玄宗生日定为千秋节,从此皇帝生日成为全国性节日,庆生辰活动开始制度化。玄宗以来,唐代臣民的庆生辰活动得到普及。尽管那时习俗和节令不少,人们却不曾将庆祝生辰列于其中,直到千年之后的隋唐时期,才出现了庆生辰活动。但隋文帝庆生辰尚未制度化,到唐玄宗时才定为程式。......
2024-07-03
学校集体生活是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学习社会规则的最佳途径,而且有利于孩子学习发展社会模仿、学习人际交往。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会沟通与互动,而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可以为谱系儿童提供一个自然的学习环境。虽然本节的主题是探讨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意义,但融合教育并不仅仅只是面向特殊儿童,应该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典型发展的孩子在融合教育中也应当是受益的。......
2023-07-26
相关推荐